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歷史教學實現新課改的方法分享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通過觀察當前的社會大環境,我們不難發現,唯一的方向、唯一的目標、唯一的方法都不復存在。社會在不斷轉變,學校教育也在不斷轉變,作為教育者的我們,自然也需要不斷轉變。我們要通過學校教育在學生的發展過程中產生更大的價值。如就高中歷史學科而言,我們不僅要向學生展現學科魅力,還要讓學生品味其中的思想價值。我們要通過不斷的改革,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將他們在高中歷史學科中獲得的能量,在其他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在生活與成長中不斷釋放。促進學生快速成長,積極成長。本文中筆者就對高中歷史教學如何實現課程改革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高中;歷史教學;新課程改革;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8.2,B0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2-0002-01
  在學校教育實踐中,能夠發揮教育價值的有多種元素。而隨著教育大環境的轉變,社會大環境的轉變,我們可以發現唯一的方法、唯一的目標、唯一的資源都不復存在。作為教育者的我們,要將創新改革作為一種常態,落實于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在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我們正面臨著這樣的大環境。作為教學一線的教育者,我們要勇于改革。要能夠隨著社會的發展,更新我們的教育理念。讓我們的創新意識、創新方法,成為學生擁有創新意識,創新方法的階梯。本文中,筆者就結合高中歷史教學實踐,對如何實現課程改革進行了分析。
  一、給學生學習的時間
  在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我們提供給學生的時間很少。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講解,還有部分時間是學生在積累記憶。在當前的教育大環境中,我們需要對此作出改變。在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讓學生有思考的時間,有質疑的時間,有探究的時間。如筆者認為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中,同學們應該作為教學的主體,老師應該對教學的效果給予重視,并以同學們作為教學的核心,仔細研究教材上的內容,創新教學的模式。例如,當課程進行到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有關《五四愛國運動》一課內容的時候,老師就可以轉變傳統教學的方式,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教學進行輔助。老師可以先向同學們提出問題:“大家知道五四青年節的由來么?”然后讓同學們帶著疑問,觀看有關五四運動的相關圖片或者視頻資料。然后讓同學們分成小組的形式,進行問題的探討并總結出答案。
  二、給學生創設適宜的情境
  歷史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它需要學生的理性和感性同時發揮作用才能解讀歷史教材。在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我們如何讓學生同時投入感性和理性呢?筆者認為,就需要我們積極地進行情境創設,給學生品味的時間,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給學生投入情感的時間。在課堂上,老師要注重教學情境的創建,并能夠靈活地運用教學中的問題。這就需要老師具有超高的專業素質,并且能夠透徹地掌握教材上的知識。與此同時,老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到,對問題的設定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此類問題可以拓展同學們的思維,且保證同學們的自尊心不會受到打擊,使同學們的學習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當課程進行到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有關《太平天國運動》一課內容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向同學們提出這樣的問題:“假如同學們生活在當時的時代中,希望政府能夠做出怎樣的變革呢?”然后讓同學們分成小組進行探討,并總結出自己的想法匯報給老師。
  三、促使學生理論聯系實踐
  在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我們也提出過要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而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我們設計的理論聯系實踐的活動往往只是空談,學生只是在紙上談兵。筆者建議,在開展高中歷史教學實踐時,我們要相應地做出改革。應用教材資源,應用我們的社會環境,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實現理論聯系實踐。實踐與理論相互結合的教育方法有兩種。首先,老師對教育資料的選擇要從實際出發,多找一些身邊的例子加入到教學中。也可以從現實的情景出發,增加同學們知識的代入感。例如,在歷史教學中,老師可以從古建筑、人文文化等進行描述,通過兩個時代的建筑與文化的對比,讓同學產生深刻的影響。其次,同學們的學習要將實踐與理論知識進行融合。歷史的學習中有很多教育知識都具有代表性,這些教育內容需要同學們結合實際去理解運用,例如,老師在課堂中講解關于愛國知識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列舉一些經典的愛國運動等活動。在這種學習氛圍中,我們可以打動學生的內心,直接觸碰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在經歷中發現,在經歷中思考,在經歷中獲取。
  四、用多種方法來評價學生
  用多種方法來評價學生,我們才能多角度來看待學生問題。我們才能實施多種方法的指導、多種方式的推動。對于新時代的高中學生而言,社會的未來是一個未知數,他們需要在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積累能量、思想、方法,讓學生能夠在社會未來的發展中展現價值。教育模式的創新是通過教學評論機制進行檢驗的,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主要以同學們考試的成績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這種評價方法太過于片面且不具體,無法對同學們進行全面具體的評價,不利于同學們的發展。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中,歷史老師應該多注重教學評價機制的完善,多方面地評價同學們,將筆試考試和課堂表現及每一個階段學生的變化相結合,更客觀、更全面地對同學們學習的情況進行評價,這樣既可以保證同學們的全面發展,也可以讓同學們對學習充滿動力,提高學習成績和文化與道德的素養。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作為教育者的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現在,還要關注學生的未來,讓我們的影響力在學生的成長中越來越大、越來越積極。而要實現這樣的轉變目標,作為學校教育者的我們,首先要推行課程改革,不斷地進行創新,給學生一個創新的環境,促使學生擁有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曾憲偉.品趣明理活學活用——淺談新課改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學方法[J].才智,2014(22):1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06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