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美術教學應緊貼學生生活實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美術教學不單單是美術理論知識的傳授,它更是一門充滿美學元素的藝術。藝術創作的靈感和素材來源于生活,如果美術教學脫離于生活,那么美術教學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所以,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創新教學方法,將教學活動同學生生活緊密相連,使教學走進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感悟美,從而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關鍵詞: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生活化
  一、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美術教育是教育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重要內容。為了能夠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使其健全發展,走上社會道路成為有用之才,加強對學生美術教育的意義重大。然而當前的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這樣的一個問題: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不感興趣,錯誤地認為美術學習靠的是天賦,參與美術學習的積極性欠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筆者認為同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很大關系。當前部分的初中美術教師對美術教學教育目標不夠明確,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基礎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沒有意識到美術教學的素材來源于生活,美術教學應緊密地聯系生活這一思想,導致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興趣不高、不愿學、學不會等諸多問題出現。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美術教育的價值,我們應加強對美術教學方法的優化和改進,使美術教育走進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的元素,讓學生愛上美術。
  二、初中美術教學生活化策略
 ?。ㄒ唬﹦撛O生活化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應在透徹掌握初中美術教材內容和教學目的前提下,精心設計社會化教學情景,教學同學生生活相結合,將學生生活中接觸到的有關美術的素材融合到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美術學習中。為了能夠讓學生理解美術學習同生活間的聯系,教師在美術教學情景設計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挖掘教材內容中同生活的契合點,將教材同學生生活實際結合,利用學生身邊的人物、景物等創設情景;結合初中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和認知特點創設學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情景;情景創設形式要新穎、多樣化,能夠第一時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情景創設應緊密地聯系教材內容,圍繞教學目標和要求進行。如,在講授《多變的色彩》一課時,筆者首先給學生創設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色彩,但應如何巧妙地搭配色彩呢?學生帶著這一問題從生活中的點滴與色彩的聯系入手,通過對生活中各種色彩的搭配感悟生活,體驗不同的審美感受和藝術內涵,讓美術與生活融為一體。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領會到了在生活中是處處存在色彩的,只要善于發現與創造,生活就會變得豐富多彩。
 ?。ǘ┮龑W生用美術表達生活,激發學生的潛能。
  教師應在美術教學中充分認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引導學生用美術理論知識去發現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情感元素,讓學生自己將生活中發現的美、情感等元素融入到平時的美術理論知識學習中,這樣更容易讓學生理解美術理論知識的真正內涵。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學生理論結合實踐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繪畫的本領。比如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新年賀卡制作、名片制作等作業,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親自動手設計、制作,這樣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
  (三)培養學生發現生活中美術資源的能力,讓美術走進生活。
  教師在充分利用美術教材資源的同時,還需深度挖掘教材內涵,拓展教材資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多觀察、多體會,讓學生在生活發現美的事物、美的景色,從而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充滿美術元素。學生走出校園感受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觀察大自然的顏色,探索大自然的奧妙,使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的事物,主動地將生活和美術相結合,讓學生領略到大自然的美感,在美的感悟下煥發學生們的美術創作靈感。比如在寫生課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的風景區寫生;在手工制作課教學中,教師可將我國傳統的剪紙或者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雕塑等作為教學素材,讓學生觀察這些素材的同時發現素材的美感,然后引導學生如何制作剪紙。這樣不僅鍛煉學生能審美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開展多維互動交流,實施美術教學生活化。
  所謂多維互動,主要是指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以及師生與教學環境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在美術教學環境中,教師往往無法完全掌握學生的心理、生理狀況,因此開展多維互動交流不僅能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還能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互交流,交換學習意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與美術教材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開展體驗式學習和開放式教學,常常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ㄎ澹┳⒅厣罨佬g教學的綜合評價。
  學生的情感態度是學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學生能否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與評價有密切關系,多元化的成果展現與綜合評價是學生智慧生成的外在表現。當今的美術教材拓寬了材料的概念,材料從傳統的靜物、景物發展到現在的各種實物,如線團、石頭、開關甚至是廢棄的紙團。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客觀事物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希望得到別人的評價和認可,所以,教師要注重生活化美術教學對學生的綜合評價。評價方式應從傳統單一的教師評價學生轉化為學生自評、互評和師生公平等,評級角度從終結性評價轉向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教師對于學生創作的美術作品,除了要給予學生充分肯定外,也要引導學生發現自己作品中的不足,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建立學習美術的自信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4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