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合作學習的行為與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歷史課程的改革作為新課標改革中的重要內容,其關系到初中歷史教學的質量和成果。初中歷史在其教學工作中,單一的遵循課程內容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方式,與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有著本質的矛盾,因此結合新課標的改革內容,探索初中歷史教學方式的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優化;初中歷史;合作學習
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思想價值觀的變革有著深層的價值,初中歷史的教學要求時代的承載者通過學習歷史知識對自身進行主觀層次的改造,這種改造對象不僅針對學生,也包含了承擔教學工作任務的初中歷史教師。通過對初中歷史學習的優化對初中歷史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進行不斷的探索、實踐以及反思,完全符合思想價值觀變革這個重要主題。初中歷史教師一方面承擔著將歷史知識傳播給學生的作用,另一方面其本身對歷史教學的行與思是作為歷史教師這個職業價值的體現,本文通過對初中歷史學習現狀為切入點,對優化初中歷史合作學習提出了幾點意見。
一、初中歷史學習現狀
初中歷史知識的學習需要初中歷史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F階段初中歷史學習的現狀主要表現為課堂學習與學習評估兩個方面的特點,學生學習歷史知識主要方式是通過歷史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1]。這種一言堂的方式決定了學生在學習初中歷史的過程中過多的依靠自己本身對歷史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這就造成了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未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對初中歷史的思考沒有體現在學習過程中的消極作用。在價值觀理論中主要表現為歷史知識本身的價值在承載者中沒有得到有效地實現,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初中歷史學習的目標。學習評估主要體現為初中歷史的各階段考試,考試內容的設計結構不合理是教學目標低于預期的重要內因。因此提高歷史學習的教學質量在現階段的初中歷史學習中有著現實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二、優化初中歷史合作學習的方法
(一)引導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初中歷史教師通過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引導是優化初中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思考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這個過程中普遍可以采用以故事、詩歌為引入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對初一歷史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79.3%的初一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偏向以故事為引入的形式。歷史知識的以詩歌為引入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初中歷史有深厚的詩歌文化底蘊,歷史與詩歌的內在關系決定了詩歌本質上屬于歷史的一部分,因此以故事和詩歌為引入的課堂教學模式能夠起到積極引導學習歷史的作用。此外以實物為表征的課堂教學在引導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初中歷史教師在備課內容中應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制作和收集歷史文物模型、圖片等實物,在課堂中利用實物進行教學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在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同樣具有積極的作用。
?。ǘ﹥灮献鲗W習的手段
對個性化歷史知識的設計在調動學生學習初中歷史的主觀能動性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歷史知識的個性化教學模式突出表現為將歷史知識與學生學習能力進行了充分的結合,歷史知識個性化教學模式在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方面積極地采取討論會、互問互答等多種形式進行合作學習[2]。優化初中歷史合作學習一方面需要教師在備課中體現合作學習的內容,例如,角色互換的形式便是普遍采用的以教師為主導的合作學習的范例,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與學生互換角色的行為方式讓學生自己來備課、講課,歷史教師扮演學生的角色聽取學生講課的內容,在課堂結束后,通過對學生在課堂講課中的一些不足進行總結。這種方式的應用就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以學生為主體的合作學習方式是通過讓學生對歷史話題發表自己的認識,這樣便可以積極地利用合作學習的模式不斷鞏固學生學習知識的記憶和應用,同時在歷史思維的思考中探索價值觀的表現,此外合作學習的應用在培養學生和教師自身的分析能力、教學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結語
歷史學習的價值在于讓學生通過對歷史知識的學習不斷地培養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合作學習的應用不僅體現在知識考核中,其本質上是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初中歷史的教學質量。因此初中教師要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適應初中歷史教學的改革,這就需要歷史教師在不斷地增強自己的教學能力的過程中充分的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應用合作教學中實現教學改革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曹文廣.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化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2):46.
[2]聶禮明.合作學習,歷史課堂———論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考試周刊,2017(52):15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