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以對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應用為主題,分析了開放式教學與傳統方式教學的利與弊?;谒刭|教育的需要,開放式教學是一個突破,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轉變小學生思維方式的一個好的方法,以使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開放式教學;素質教育;小學數學;動手能力
小學數學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往往有很多學生產生學習越來越吃力的感受,進而對于數學產生厭倦或者抵觸心理。教師要及時認識到這一點,隨著學習深度的變化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實施開放式教學,使學生對數學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進而也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實現有效教學。
一、開放小學數學教學內容
要想實現小學數學的開放式教學方法,其首先需要教師明確的就是教學內容的開放化。傳統的教學安排中,教學內容只是單純地局限在書本的層面上,這就導致教師的教學目光變得十分狹隘。沒有做到教育的“與時俱進”,長此以往,就會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下降,教學質量低效。開放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就是要豐富教學知識,在教授學生基本的數學理論和數學習題之后,還要善于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應變思維,真正地做到教學目標要求的“素質教育”。開放教學內容這一部分的教學創新,其實還可以“跨學科”進行,也就是說,在數學授課的過程中,不是單純地講數學,而是讓其他學科與數學相互滲透,這才能讓教學活動真正地“開放”起來。
二、創設開放性的學習內容,提供合作學習機會
良好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還可以超越創新。對于小學生,教師必須要創設開放性的學習內容,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建立學生合作學習的通道,上學生自主地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和途徑,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盡情地展示自我、挑戰自我,并以開放包容的心態。通過吸納別人的經驗,完善自我,不然合作學習就會成為空中樓閣。有一位教師在執教《簡單的求平均數應用題》時,給每個小組配備了若干杯數量不等的飲料,當“怎樣使每個杯子的飲料同樣多”的問題一經提出,學生躍躍欲試。這時,老師及時地讓學生將自我表現的欲望通過合作學習的途徑表達出來:“同學們,眾人拾柴火焰高,同學們分飲料的方法一定很多。怎樣分得又快又科學呢?請大家自由組合小組,用集體的智慧解決這一問題!一時間,眾小組分工明確:有的動手分,有的用尺子量杯子的水面高度,有的用筆算,還有的用秤稱,并讓學生把合作學習的過程記錄下來。于是,在交流時,就出現了“動手倒,以多補少的辦法分得均勻”、“先把幾杯飲料集中在一塊,再按重量平均分”、“以其中的一杯為標準,多了的就倒出一些,少了的就加一些”、“只要把幾個杯子中飲料的高度用直尺量出來,再除以杯子的個數,就得到了每個杯子里必須裝多少了”、“用實物分,太麻煩,必須尋求一種簡便的辦法來解決求平均數,那就是用筆算”、“從這個例子可以想到,要求平均數就是用總數量除以它所對應的總份數就可以了……”。在交流與合作中,學生通過實物操作,在交流與合作中不斷優化自己的行動方案,從實物到算式形成“形式化”的過程,再從算式返回到實物解釋形成“尋找意義的過程”,逐步建立數學模型。學生之間多種多樣問題解決方案的形成與交流發生在學生之間,使學生的思維發生激烈的碰撞,產生出創新的思維火花,打破了學習小組中個體單一的思維定勢使學生個體學習成果與學生小組學習成果實現了融合。
三、優化開放的課堂練習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練習是鞏固基礎、發展思維、反饋信息、強化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優化課堂練習,要處理好“導”與“放”的關系。所謂“導”,就是教師要善于引導,通過內在的教學藝術手段,調動學生自己探究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求知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數學知識能力,盡量多設計一些多層次的題組,使基礎題、提高題、綜合題分層出現,讓學生自由選擇,還可通過開放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數學成功的樂趣。新課標要求教師設計開放性的課堂練習,旨在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不斷強化。因此,教師在備課中要開動腦筋,充分開發例題的功能,巧妙地設計開放性習題,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為他們提供創新開放的空間,逐步使教材的知識結構同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增強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開放教學組織形式,給學生充足的陽光和雨露
活躍、和諧、民主、平等、歡樂的課堂氛圍是學生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生長發展的“陽光、空氣和水”。傳統的教學空間是封閉的,新課程的教育觀念卻為我們打開了視野,強調合作、參與、討論,實踐、調查研究等等,讓教學組織形式的開放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如:我在教學與實際生活有聯系的內容時,如:《千米的認識》,結合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自去走一走,體驗千米的長短。讓孩子在猜測、想象、探索問題的美好空間里,體現數學應用的成功。給了學生展示的舞臺,表現的機會,也激發了他們的潛力。
總之,開放式的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新課程理念下的開放式數學教學,是一種開放情境,調動學生探索學習、激發創新、發展個性的教學。教是開放性的引導,學是參與式的體驗,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手段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讓沉悶的傳統式課堂教學轉變為開放式的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操作、思考、討論、交流、爭辯;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表現,發展個性,讓每一個學生都以主體的身份最大程度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從而使學生更加熱愛數學,喜歡學數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