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互動在中學數學教學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全方位地理解數學基本概念和運算規律,而且可以有效地改變課堂環境,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思維發散以及形成良好邏輯系統的能力,改變學生對數學枯燥、乏味的看法。因此,重視師生互動在中學數學教學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并采取相關策略最大限度的發揮師生互動的作用,幫助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一、師生互動對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
1.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轉變。對于教師而言,中學數學課堂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僅提升了教學模式的轉變,也為以后更高層次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對學生反應能力、理解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拓展能力的訓練,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頭腦的靈活性,思維模式不再固定于同一方向,而是由此及彼,在學習一個公式的時候,能夠反復靈活運用,從而掌握規律所在,不再死記硬背所有復雜的概念及公式。
2.使教學內容不再枯燥單一。師生互動在教學中往往會帶有大量的動手操作環節,這樣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也增加了課堂內的學習氣氛。動手操作是指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手、口、腦等多種感官參與數學學習活動,親身感知、體驗豐富的數學知識。充分的師生互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由課堂上的旁觀者真正變成了一個參與者。
3.在現有的層次上革新數學課堂的教學設計。一堂課教師教得是否成功,反應點都在學生整體對課程的理解掌握程度,所以,數學課堂內的師生互動是最能反映教學中學生容易出現哪些問題,尤其是對于數字概念的理解與運用能夠體現出哪些環節亟待加強。數學課堂是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提高深淺知識的課堂,一堂準備得足夠充分的課堂設計,對于教師的課堂教學有著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
二、有效促進師生互動的策略
1.師生互動,首先要強調師生平等。師生平等,老師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者”,而是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首先應是師生完全平等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怎樣才有師生間真正的平等,這當然需要教師們繼續學習,深切領悟,努力實踐。轉變教育觀念,改變學習方式,師生平等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才是這次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務,這也正是綱要中提出師生積極互動的深切含義。
2.徹底改變師生的課堂角色,變“教”為“導”,變“接受”為“自學”。教師的“導學”既直觀又能引起學生注意,學生非常容易接受相關的知識點,在老師提示后,學生自己閱讀,找出內容的重點、新知點和難點,先自己利用已學知識嘗試解決,攻克疑難問題,這就是學生“自學”的過程。在老師做了“導學”之后,再讓學生閱讀,自行解決課本中的例題和練習,有了“導學”的認識,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點就相當明確。所以,改變課堂教學的“傳遞式”模型,還課堂為學生的自主學習陣地是師生雙邊活動得以體現,師生互動能否充分實現的關鍵。
3.創設問題情景,控制講授時間。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師生的合作與交流是“師生互動”的直接表現,師生之間的交流應是“隨機”發生,而不一定要人為地設計出某個時間段老師講,某個時間段學生討論,也不一定是老師問學生答,即在課堂教學中,盡量創設寬松平等的教學環境,在教學語言上盡量用“激勵式”“誘導式”語言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盡量創設問題、引導學生回答、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及培養學生創設思維能力。此外,為使教學時間的分配有重大的轉變,教師應該增加學生參與教學的時間,使之占一節課的三分之二甚至更高的比例。
4.創設有利于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及組織形式。在教學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研究活動有更多的優越性。根據相關經驗,這種小組以4-6人為宜,全班不超過10個小組,小組內成員輪流擔任組長,負責召集工作及充當小組發言人。這種組織形式首先使小組內生生交流互動比較充分,其次,因為人人都要當組長,所以對組內同學的意見、其他組同學的發言也都能注意地傾聽。由于代表組內同學發言,主人公的意識也更強一些,每個組與老師的交流、對話也比較充分,較好地彌補了大班額條件下師生、生生交往的不便,為互動創設較好的條件,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組織形式。
責任編輯 徐國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8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