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思維發展型課堂建設的成效、瓶頸與破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2012年底,我與北京師范大學趙國慶博士認識,他倡導的思維訓練給我許多啟發;2015年8月我來到冼村小學任校長,把趙國慶博士的思維發展型課堂理念帶到冼村小學,在教學教研中積極嘗試,承接了第9期、第13期兩期思維教學現場觀摩會,參加了2016、2018年兩次思維發年會和2017年度的聯盟課堂教學大賽活動,在實踐中取得了許多的成績。冼村小學是一所原城中村,現生源半數為外來務工隨遷人員子女的基礎薄弱學校,三年多思維發展型課堂的理念學習與實踐給學校帶來了許多變化。
  一、思維發展型課堂建設的成效與瓶頸
  1.思維發展型課堂建設成效
  第一,學校的教科研與培訓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和統一的目標,教學、教研、科研、培訓都圍繞這一目標開展,不斷融合,在產生合力的基礎上開始出現創新。第二,在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轉變師生的觀念,教師更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實踐中應用思維工具來促進學習的深化,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深化對思維工具、思維技能的理解和運用,課堂呈現出“關注思維技能,注重學法建?!钡奶攸c,在聯盟內外產生較好影響。第三,思維發展型課堂的研討為教師提供了更多學習鍛煉和成長的平臺,越來越多的教師主動借助思維教學現場會、思維發展型學校聯盟的交流來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第四,思維發展型課堂實踐悄然改變著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更多借助思維工具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和分享交流,既關注知識的獲得,又關注學法掌握,學業質量日益呈現出良好發展趨勢。
  2.思維發展型課堂建設瓶頸
  學校整體上“變革步伐太慢,探索深度不夠,效益提升不明顯”。結合實踐觀察與反思、理論學習、專家及一線教師的交流,我認為深層次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校缺乏思維發展型課堂建設的整體規劃,整體支持不足。思維發展型課堂建設不能單兵突進,需要整體的配合。第二,教師觀念轉變太慢,不夠重視理論學習和自我革新,缺乏實踐自覺性。第三,學校教科研訓的路徑不夠明確,未能形成有效合力,難以迭代提升。
  二、建設思維發展型課堂的關鍵因素
  1.要有思維導向的教學設計意識
  首先,得明確思維發展目標,以教育目標分類學理論為指導,把國家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三維目標”創造性地落實到具體的單元、課時教學中,把知識學習、技能練習與思維發展統一起來。其次是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以及由問題情境所引發的認知沖突。第三,要引進思維工具作為學習支架,在幫助學生學習的同時讓思維工具的應用逐步走向自動化,從而提升思維品質。第四,要有問題意識,問題要有意義,能夠產生認知沖突,能夠引發學生去聯系新舊知識,形成新的認知結構。第五,要有整合意識,在內容上應重視單元整合,在空間上要課內外相整合,在策略運用上要注意多樣方法的靈活應用。
  2.要基于學科大圖景進行整體問題設計
  思維發展型課堂的教學設計尤其要關注整體,從知識到能力發展,到思維技能的練習和自動化;問題設計有層次,問題情境和認知沖突才會更豐富,遷移學習更有梯度。
  首先,根據思維發展型課堂理念和框架問題設計策略,教學設計應先思考最高階的基本問題,明確如何在本單元、本課時的學習中促進思維發展和學習建模,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其次,要考慮中間的單元問題,根據思維發展需要對學習內容進行單元整合,根據建模需要對知識學習過程進行優化;單元問題的設計,要有話題性、延展性和沖突性,沒有“標準答案”,但要求有理有據,有分析(演繹或歸納),有對話交流,要充分發揮思維工具的作用。第三,設計具體的內容問題,它指向學習材料本身,但不能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雙基問題”,要把問題作為支架引發思維活動,充分應用可視化思維工作呈現思維過程和結果。
  3.學習應是“高挑戰而輕壓力”的活動過程
  思維發展型課堂強調學習應該是“高挑戰輕壓力”,重視問題情境和認知沖突,聚焦知識結構和思維能力,善于思維技能和變式練習,不故意設置陷阱,不追求標準答案,不制造對抗的氛圍,而是鼓勵學生探索與試誤,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耐心傾聽,鼓勵合作和肯定性評價,重視基本概念而反對玄虛,重視多樣的變式而反對機械重復性操練,重視寧靜的思考碰撞而反對表面熱鬧而實則膚淺的表演討論,讓學生在不停接受挑戰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新刺激,激發求知欲,收獲成就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在此過程中,思維工具是幫助學生應付挑戰的有效支架,變式練習則是克服機械練習而實現熟練化、自動化的有效路徑。
  三、改革教學管理促進思維發展型課堂建設
  1.研訓一體以轉變教師觀念,提升教師的理論與技能準備
  理論學習的重點包括“新教育目標分類學”(馬扎諾)和“認知分類學”(從布盧姆到安德森)和有意義學習理論(奧蘇伯爾),以及教學設計方面的理論。技能培訓的重點則是框架問題設計、概念圖、可視化思維工具、核心思考工具以及批判性思考、創造性思考等。同時改革培訓方式,把培訓與研討相整合,把理論學習與實踐反思相結合,在常規教研中圍繞具體的課例,以一定的理論為指引,專題討論目標設計、框架問題設計、活動組織與檢測反饋、思維工具應用等,在研討中推進培訓。
  2.以教學計劃和備課、評課為重點,提升常規教學教研的高度
  制訂教學計劃的目的是對本階段的學習目標、學習主題與內容、學習策略做系統的思考和整體的設計,是教師推進思維發展型課堂實踐的支架。在實踐反思基礎上,學校組織骨干教師制訂學校思維發展型課堂教學計劃表;各學科備課組根據學科特點進行系統思考,提出各階段(單元)的基本問題,提出單元整合的設想,設置課內外相結合的學習實踐活動,在此基礎上再落實課例研討安排。
  抓好常規教學與教研是推進思維發展型課堂的根本。以思維發展型課堂理論為指導提供新的備課用表、觀課用表、評課用表,用規范的表格來指引全體教師都去實踐,在實踐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提升、發展個性去創新。
  3.做好課程整合、氛圍營造和研訓保障,為思維發展型課堂建設可持續深入提供支持
  規范開設思維課,明確授課教師,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思維工具。深入推進學科融合應用,同時在所有實踐活動和文化宣傳中主動引進思維工具,在鍛煉應用能力的同時也營造思維學習和應用的良好氛圍。同時,創造機會引領家長關注和主動學習思維工具。學校以思維發展型課堂建設為中心推進課程改革,完善教學管理和研訓保障,讓教師更聚焦于專業工作,加強與思維發展型聯盟內外的兄弟學校、同行的交流,引領思維發展型課堂建設持續深入。
  思維發展型課堂的探索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實踐過程。我與冼村小學走上了這條求索之路,將堅持學習、實踐、反思、深化的迭代之路,克服思維發展型課堂建設中的瓶頸,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提升其學習力。
  責任編輯 錢昭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8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