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之困境與破解之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農村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提高農村地區幼兒教育水平的基礎,而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相對薄弱,跟不上幼教改革的步伐。如何促進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迫在眉睫,但這不光是幼兒教師個人的職責,更應作為社會的責任,從社會、園所、個人三方合力,共同推進。
一、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及影響因素
農村幼兒教育的發展不僅是幼教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近些年,雖然農村幼兒園規模逐步擴大,教師人數配備逐步到位,工作條件、工資待遇、學歷水平等都有所改善,與外界交流學習的機會也逐漸增多,但整體專業水平偏低,直接影響和制約著農村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推進。
1.從社會認同角度分析
政府對幼教的重視程度是幼兒園發展的首要因素。幼兒教育尚未納入義務教育范圍,對農村幼兒教師身份定位不高,對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家長也普遍認為幼兒園對孩子發展無足輕重,只有到小學后才要重視孩子的發展。這種不認同導致農村幼兒教師地位、工資待遇較低,教職工配備、活動經費等無法落實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2.從幼兒教師的來源分析
分析本園情況,教師的來源有三大類,一類是沒有受過正規學前教育培訓的初中、高中生,后經過函授取得的教師資格證,這類老師年齡較大,很難扭轉固化的、傳統的教學模式,教育教學不懂得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成人化“教”的方式占主導,不利于孩子的主動發展;第二類是為了補充農村幼兒園師資匱缺問題而招聘的非學前教育專業的老師,雖然都有教師資格證,學歷普遍大專及本科,但對于幼兒教育的專業知識、基本技能等了解甚少,大多老師要邊補差邊工作,頭幾年只能忙于適應工作。第三類是幼兒教育專業的老師,但也因為缺乏外出進修學習的機會、主動發展意識不強等因素,導致教育理念和方法過于陳舊,不能適應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需求。
3.從教師的主觀發展分析
?、爬碚撗芯枯^為欠缺
農村教師務實肯干,但想從實踐型老師逐步向研究型、專業型老師過渡,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隨著江蘇省課程游戲化的推進,教師對于理論的學習缺乏廣度和深度,無法更好地利用相關理論去解讀幼兒,給予合理、正確的判斷和分析,從而進行適當的支持和指導。
⑵職業倦怠現象嚴重
長期形成的陳舊觀念讓老師們的價值感、人生觀等出現了偏差,普遍認為組織開展好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就行了,面對幼兒園日趨規范嚴格的管理和課程改革的要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處在消極被動的狀態中,不愿嘗試和改變,缺乏探索精神,面對“挑戰”普遍選擇“逃避”,導致專業發展滯后。
⑶主動發展意識不強
教師對于自己的專業發展沒有規劃,無目的、無計劃性,走一步算一步,工作處于被動狀態。如:某教師不會進行觀察記錄,僅依賴園本培訓安排的研討活動進行學習,收效甚微。若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主動進行幼兒觀察方面的理論學習,同伴指導,多寫多練等,一階段后觀察分析能力就會有很大提升。
⑷培養力度不夠
幼兒園對于老師的培訓內容豐富,但較雜碎,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平時參加外出培訓,老師們也只是任務觀點,沒有把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平時的工作中去;園所沒有根據老師的優勢和不足“量身定制”一套適合其專業發展的規劃,根據規劃逐步跟進。
二、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實施途徑
1.政府社會層面
⑴提高教師地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中提出:在影響教師地位的主要因素中,應格外重視工資。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應只是教師個人問題,而是全社會的責任。因此,需要政府在關注和重視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同時,在法律、政策、激勵機制上來給予支持。
⑵把好招聘關
城里的幼兒教師招聘,由于地理位置和待遇優勢,可以擇優錄取優質的教師資源;而農村幼兒園由于位置和待遇等問題,缺口較多,往年的招聘基本全部錄用,這對今后的培養和發展造成了很大困難。所以要把好招聘關,盡量引進優質的教師資源,為后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幼兒園管理層面
?、偶訌妶@本培訓
因地理位置偏,外出學習機會較少,我們就充分利用好園本培訓來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如:通過請專家來園進行理論與現場的指導,讓老師吸收到先進的教育理念,逐步轉化為自己的教育行為;組織理論學習、骨干教師微講座等來提升教師理論學習的有效性;通過崗位練兵、沙龍研討、師徒結對等形式提升教師的主動發展能力。
?、葡到y性培養
一是可以成立骨干教師團隊,把園內有主動發展意識和發展前景的老師組團,進行系統性、針對性的培養,通過“報團取暖” 和“私人訂制”兩大思路,請專家引領,提供發展平臺,創造發展機會,逐步朝專業成長的方向努力。定期對她們進行重點培養。一旦成為五級梯隊中的成員,由點帶面,發揮好骨干教師的引領和輻射作用,促進團隊的專業發展。
二是分層培養。一方面根據工作年限進行:如1—2年的新教師以師德師風、一日活動組織等為重點;3—5年的教師以活動組織、觀察指導等專業性內容為重點;5年以上的老師積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通過教科研、區核心組等逐步向專業型老師發展。另一方向從專業發展方面進行:如專業技能從彈唱、舞蹈、書法、手工等方面;專業能力從材料投放、教師觀察、活動組織、家園共育等方面,由本園有特長的教師擔任項目負責人,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發展需求自主申報,逐步提升。
⑶建立完善機制
既要充分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又要讓老師感受到職業幸福感,必須形成完善的科學管理和考核機制,讓老師有成功后的喜悅,體現個人生命的意義及價值。
3.教師個人層面
?、耪覝识ㄎ?合理規劃
不同階段的老師能力也有差異,教師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正確定位。如新入職的教師主要是針對先前所學理論如何與工作實際有效對接,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青年教師則要善于捕捉到教育中的教育資源,積極開展教科研,提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自己不斷獲得專業成長并日趨成熟;有了一定積淀的老師就要思考如何讓自己的亮點與專長得以呈現,形成自己獨有的教學風格和專長,成為她人學習的榜樣。
?、评碚撘I 實踐反思
學習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石。首先要加強幼兒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游戲化等理論知識的學習,提升教師的知識內涵和專業素質,增長教師的職業智慧;向專家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從而轉變自己的觀念,形成正確的育兒觀、教育觀;向同伴學習好的教育方式方法,經常分享交流自己的教育教學心得,促進共同成長。其次要加強實踐研究,與理論進行有效嫁接,教師作為研究者,對于教育教學或課題研究中的問題,能有清晰的思路和步驟:從分析問題——尋找方法——嘗試解決——形成總結——充分運用。最后要及時反思,波斯納指出“沒有反思的教學是狹隘的教學”。反思是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法寶,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勤學善思會積累,才能越來越有內涵,在自己的專業發展之路上越走越深遠。
幼兒教師專業化就意味著獨有、無法替代。在幼教課改的浪潮中,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越來越重視,只有政府、幼兒園與教師三個方面相結合,齊抓共管,合力提升幼師的專業水平,才能跟上課程游戲化改革的步伐,從而提高保教質量,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孟河中心幼兒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0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