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之前因后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心理健康對于小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社會、家庭、學校和小學生自身四方面,只要我們從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有的放矢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維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社會,家庭,學校,自我
  素質教育的推動下,中國的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但社會各界帶給他們的壓力也一直有增無減,他們的心理或多或少的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通過翻閱各種心理學科書籍,觀看留守兒童電影,觀察本班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習性,總結造成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社會因素
  雖然小學生還沒有直接接觸社會,但他們身邊的人無時無刻不在給他們灌輸一個事實: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社會競爭無處不在。這使得小學生不得不體會到競爭的壓力和生活的壓力,導致他們產生無所適從的心態,從而引起各種心理問題。
  二、家庭因素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的道德修養、教育方法等對學生品德和心理成長有著直接而重大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有不切實際的期望,用孩子的學習成績去評價學生的好壞,使他們產生緊張感,甚至恐懼感。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已經送到學校,教育孩子就是老師的事情了,對學生放任自流。他們很少關心孩子們的心理健康,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不能在第一時間找家長來解決,而是尋找能幫助他們的老師。另外,家長的品德低劣、作風不正也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三、學校因素
  學校的教育指導思想、學生的學業負擔、學生在學校的人際關系等,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雖然我們國家現在正在推行素質教育,但是應試教育的影子仍然出現在每一所學校。面對同學的競爭,他們埋頭苦學,沒有一點快樂而言。另外,部分教師不善于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忽視情感的交流與引導,教育方式、方法單調、刻板。
  四、小學生自身原因分析
  例如,我校有一名女生,父母在四年級時離婚了,她被判給了父親。由于父親忙于生計,只得將她留守在老家和奶奶一起生活。作為一個天真淳樸的孩子,她不理解父母為何離婚。面對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突然支離破碎,她心里十分惱怒,竟把這責任引咎到奶奶身上,于是每天故意制造各種麻煩與奶奶發生爭吵。她的奶奶沒有辦法,只能向老師傾訴。
  面對孩子的種種心理問題,我們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在剖析原因的基礎上采取積極的對策,努力去解決問題。
  一、努力改善社會大環境首當其沖
  首先必須凈化社會風氣。要確保小學生心理健康,必須樹立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應給予小學生正面的社會激勵與輿論導向,少一些負面的消極的導向。其次,傳播健康的社會信息。健康的社會信息,有助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相反則會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形成種種危害。各種電視、電影、報紙、刊物等媒體應多做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宣傳。再次就是要凈化小學生的居住環境。居住環境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各家庭成員之間融洽相處、民主平等,使孩子體會到幸福、溫暖,進而就會產生強烈的安全感,有助于他們培養自信、開朗的性格特征。孩子的意志品質和個性特征受到父母行為方式的直接影響,因此家長要對自己的言行嚴格要求,發揮榜樣的作用。要把孩子看成是獨立、平等、發展的個體,尊重孩子的合理想法和說話權利,引導孩子向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擁有健全人格的方向發展。再者,家長要積極主動地與學校進行溝通,才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作出整體而又客觀的評價,并給予合理的指導。
  三、學校教育不容小覷
  學校要將校風、校訓等展示在校園顯眼的地方,教室內或走廊的墻壁上掛有名言警句或有關行為習慣的警示牌等。整個校園盡顯“積極、向上、創新、整潔”的風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收到健康的熏陶。學校要利用各個節點或每周五的活動課開展各種藝術、體育等活動,活躍他們的身心。各個學校還應當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及日常管理中去,采用多種方式,寓心理教育于無痕中。這其中,教師便是關鍵。教師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要時刻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去為孩子上課,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鼓勵孩子們不斷進取。教師還要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他們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和自信心。
  四、自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調節放松自己不安的情緒,如天馬行空地想象、盡情地運動、聆聽音樂、縱情高歌等。要明白一旦有什么問題要學會向他人求助,在學校可以找老師或者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傾訴;在家里可以找長輩、親友談心;也可以向社會上的心理咨詢有關部門電話求助等。當然,他們也要學會用筆與自己談心,把自己的心聲用文字描述下來,這樣對健康心理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家長和老師要做到尊重孩子的隱私,絕不會隨意公開孩子的日記本。
  小學階段是孩子們心理發育最為關鍵的時期,一個人的性格、品質、興趣等都將在這一階段初步形成,各種潛能即將初步開發。為了保證這些小幼苗們能夠擁有健康的心理,為了他們以后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社會、家庭、學校三者應該團結合力,共筑孩子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 薛喜民,薛雅芬.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2011(11).
  [2]孫玉蓮.小學生常見問題及教育對策淺談[J].才智,2010(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210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