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的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采取的措施
小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是全面發展的根本條件,班主任只有對小學生心理健康進行詳實充分的了解才能將工作做好。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有許多因素,有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個人因素、學校氛圍等。
1.學校氛圍
小學生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校園,周圍一切環境都是新的,幼兒園老師對學生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深入細枝末節。但是步入小學校園后,首先學習方面,學生必須 完全獨立,學會自立,自我管理的能力需要學生養成自律的行為習慣和能力,學會自我服務是發自內心的行為,要求學生有明確的目的和計劃。引導學生自我管理首先讓學生們學會獨立,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課內與課外都要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性鍛煉。
2.社會因素
由于班級學生的差異性,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個性都有所不同,班主任要深入、全面的掌握和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了解學生的行為習慣、家庭狀況等,為班級管理工作奠定基礎,班主任還要全面了解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水平和接受知識的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智力狀況等,對以后制定學習任務和教授知識的進度和難易程度做好準備工作。同時,抓住小學生年齡的心理特點,充滿愛心和耐心,多和學生交流談心,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善于挖掘學生的優點,鼓勵和表揚,采用樹立榜樣和典范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熱情的融入集體中。表揚中有批評,方法得當,使學生正視不足,易于接受。
3.家庭原因
班主任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合作與配合,平時要多溝通多交流,定期召開家長會,配合學校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效結合。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和學習生活情況,抽時間與學生座談、交流,以便及時糾正其不良行為,通過家長會的召開,使家長會用合適的方式來管教子女,促使班級工作順利展開。
孩子步入小學校園后,家長們有幾種偏激的態度。比如:有的家長采取放養的態度,把孩子放在午托或培訓中心,學生很可能在這個時候碰到很多問題,而父母卻不在身邊,溝通和交流不順暢,久而久之,問題越多,孩子很可能因為父愛母愛的缺失,各種問題呈現。還有一種偏激的態度就是,家長過分的關注,孩子的日常和遇到的點點滴滴都要悉數掌控,這樣不但不會讓孩子成長,反而害了他們,因為孩子得不到處理問題的能力,自理能力欠缺,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不管長到多大都是“巨嬰”。所以,家長不能不管,也不能全管,要把握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堅持正確的道德標準,有禮有節,有方法有步驟地面對學生的各種問題和心理狀態。
二、班主任做好小學生心理工作的方法
1.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善于用表揚與鼓勵的方式注重對學生的精神鼓勵
作為班主任老師,時刻都不能忘記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培養學生謙遜自信的品質,這對他們今后人生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養成謙遜的品質,這樣才能處理好與周圍人的關系,才能與他人在良好的氛圍之下一起合作,取得團隊的更多成就。孩子在小學高年級階段,一些學生在學習上逐漸顯得力不從心,教師就需要給學生更多的鼓勵,讓學生認識到隨著學業任務的繁重,困難的增加,學生原來所采用的學習方法可能也需要調整,需要用自己的智慧,探索出一條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要讓學生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只要肯思考,多下功夫,就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績。所以,面向高年級學生的班級管理工作教師,還要一如既往的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要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讓小學生因為精神世界的豐富,而能夠勇敢的戰勝在生活和學習道路上遇到的困難,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能夠建立起對未來成長和學業的自信心。
2.耐心培養學生,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班主任是小學生成長的引路人,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小學階段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小學生年齡小,專注力短,行為習慣還沒養成,這是最好的培養時期,班主任應長期堅持開展有計劃、有側重、豐富的主題教育活動。第一,勞動教育。讓學生學會親自體驗并逐漸養成自己動手的習慣,展示勞動成果并分享收獲的喜悅;第二,組織獻愛心,樂于助人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第三,開展書寫規范活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行為習慣。第四,組織“爭當讀書小博士”活動,培養學生養成愛讀書、多讀書的好習慣。班級和家庭設立圖書角,創造更多的讀書空間。舉辦分享心得體會的活動或朗讀比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
3.構建和諧的班集體文化氛圍
在小學班集體管理工作中,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可以促進師生之間更好的交流,可以讓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能夠在課堂內外有更多的交流??梢曰ネ▽W習資源,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生提高對班集體的情感歸屬。
尤其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成長發育變得更加迅速,有的學生正逐漸走入青春期階段,教師要注意到學生在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及時對他們做好青春期衛生教育,讓學生順利度過這樣一個階段。所以,構建和諧平等的班級情感氛圍,對于學生來說,就會從心理上感覺到安全和踏實。讓學生內心感受到溫暖的力量。因此教師要從細節上把工作做好,從總的方向上帶動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在理想引導之下 高效地學習,快樂地成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7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