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校合作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小學生來說家校合作對小學生的生活和心理都有極大的幫助。小學時期是人們形成健康心理的關鍵階段,此時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事半功倍的。但是學校的教育不能代替家長的引領,家長的以身作則,也不能取代學校的專業教育。因此,本文著重探討了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幾點有關促進家校合作的措施,希望能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幫助。
家校合作 小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探討
【中圖分類號】G 7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4-0024-01
孩子是純潔、天真的代名詞,他們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和學校的共同教育。這里所說的健康并不僅僅指健康的體魄,更包含了健康的心理。對初入學校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人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幫助他們成長的除了父母家人,又多了溫柔可敬的老師和一起成長的小伙伴。但是,家庭仍是小學生最溫暖的港灣,是小學生形成健康心理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學校,則是家長了解孩子多面性的一個重要平臺,家校合作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大意義。
1.家校合作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
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過后天不斷的學習和積累,學會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過程。而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為小學生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這套系統的完美實施,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家校合作的模式能最大程度幫助小學生形成穩定的健康心理,即良好的教育氛圍能引導小學生自主獨立的心理性格1。對剛擁有學校生活的小學生來說,家長仍是他們最依賴、最信任的榜樣,也是最了解他們的人,學校的專業教育不能缺少家長的參與,小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更不能缺少家長的教育。
(2)可行性
家長和教師的溝通交流,能有效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幫助。家長可以去學校詢問孩子的在校情況,并對孩子在家里的表現做出客觀的總結,與教師共同探討孩子的優點與不足,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制定獨特的培養方案,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優化特長。另外,家校合作還能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學校的教育計劃,更好地理解教師的工作,提高教師教學的積極性,讓學校的努力有所回報。
從另一方面來說,學校和家長有著共同的期望,他們在希望孩子有豐富學識的同時,更希望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讓孩子擁有正確、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共同的目標,也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2。在學校,教師教育學生成才成人,為他們提供和諧的學習氛圍,和有趣的學習環境。回到家中,家長們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營造溫馨愉快的生活環境,家校合作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2.關于家校合作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舉辦多種形式的家長會
家長會是多年來老師和家長交流溝通的主要途徑,也是孩子們心中無法磨滅的陰影,但是很多家長會都只走一個形式,并沒有發揮它獨特的作用。家長會不單單是孩子學習成績的分析大會,也不是學生的教育批評大會,它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家長和老師有效的溝通,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成長情況,以便于更好的輔導學生成人成才。所以家長會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它不一定要求每一位家長正襟危坐,像小學生一樣聽老師在上面進行古板的成績匯報,而應該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于內容,多方面地進行交流,可以更好地促進家校合作。
教師可以舉辦以“孩子做過最感動你的一件事”為主題的家長會,讓每位家長都能暢所欲言,可以是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是孩子無意識的舉動,讓每位家長都能發現自家孩子的閃光點。老師也可以向家長講述孩子做過的最感動自己的一件事,這不僅能幫助老師了解家長眼中的學生,了解每位學生的多面性,還能讓家長認識到,不在自己身邊的孩子是什么樣的,這種類型的家長會可以讓家長和老師都有所收獲。最后,老師和家長可以根據兩方面的了解,分析孩子的性格特征和獨特之處,以便在日后的生活中有方向的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專門的“家校合作”工作室
小學生是最天馬行空的人群,他們擁有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小學時期也是最值得呵護的成長期,它需要家長和學校百分之百的精力,去關照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學校可以建立專門的“家校合作”工作室,其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家長成長,提高家長的素質教育,讓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學??梢宰尲议L參與到學校的工作任務中來,認真聽取每位家長對學校、對教學工作的意見,邀請他們一起見證孩子成長的每一步,共同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出謀劃策。當然,“家校合作”工作室的任務還包括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讓家長在一定的約束下行動,做好“家校合作”這一教學方式的管理工作,共同為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
3.總結
小學是孩子人格塑造的關鍵階段,也是需要家庭和學校一起努力的關鍵期。家校合作不僅能幫助家長準確、及時地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還能幫助老師對孩子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從而制定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方法。家庭與學校的共同努力才能為孩子創造一個無憂無慮、積極健康的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賈輝,王亞菲.淺談如何有效開展家校合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7(23):282
[2]劉翠蘭.家校合作及其理論依據[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5(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