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家校合作的困境及有效應對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教育開始于家庭,父母屬于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更屬于孩子人格習慣得以形成與完善的領路人。而在學校當中,教師屬于教育活動的引導者以及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學生的學習有賴于教師的引導和指導。因此,開展家校合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就對開展家校合作的意義進行簡述,分析當前學校家校合作存在的困境,并指出相應的應對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家校合作;困境;有效策略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艱巨而復雜的任務?!睆闹锌梢缘贸?,除開學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當中占據著最為重要的位置,其對于孩子的成長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學校與家庭合作的意義
  教師和學生家長的合作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水平的提升以及學校的發展。現階段,對學生開展教育工作若只依靠學校的力量無法起到較好的效果,還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在這樣的背景下,家庭教育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重視。將學校與家庭所具備的優勢充分的展現出來屬于家校合作的主要目的,通過家庭教育的優勢來對學校教育存在的缺陷予以彌補,學校教育則可以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進而讓家庭教育能夠更好的強化與支持學校教育。同時,學校與家庭教育除了需要確保行動一致之外,還要志同道合,統一信念與原則,不管是在教育目的方面亦或是教育方式上均需要維持一致,以此來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二、家校合作的困境
  1.體制機制不健全
  學校學校需要家校合作融入到日常工作當中,建立并完善家校合作的體制機制,并增強其連續性和計劃性,結合實際狀況,根據體制機制來開展各項日常工作。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一些學校并未設置專門的人員來負責家校合作方面的有關事宜,導致工作缺乏針對性與計劃性。同時,組織管理程度也有待進一步的提升,導致家校合作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2.家校合作內容狹窄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需要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予以全面的培養。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在多元智力理念當中表明:“每個人所擁有的智力各有不同,每個孩子的身心發展是不平衡的,各有特色,所以在教育過程中應該關注每個孩子的發展?!痹陂_展家校合作的過程中,家長會以及校訊通等屬于學校和家長進行溝通的主要方式。就家長會而言,基本上屬于班主任向家長傳達學生在學校當中的表現以及學習情況等,家長發言與提問的時間較少,進而導致家長會針對性不強,家長無法在這一形式的交流過程當中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當中的具體狀況,進而降低了家校合作的有效性。由于家庭和學校均面對的是學生的成長,因此,家校合作在內容方面應做到更加的豐富與全面。例如,涉及學生的心理健康、成績、品德以及興趣愛好等等。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大部分學校與家庭均只重視學生在學業方面的狀況,尤其是考試成績,進而限制了家校合作的內容。
  3.家校合作活動缺乏系統性和長期性
  大多數學校在新學期的開始階段均會制定開展家校合作的方案與計劃,但在教學工作當中存在的可變因素影響下,會對原有方案與計劃進行改變甚至于完全放棄。就算是開展了部分家?;顒樱餐鶗痪邆鋵嵭?,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同時,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學校只重視學生學業,并未花費過多的精力與時間在家校合作方面,只是應付檢查、走走過場,難以實現家校合作成效。
  三、加強家校合作的對策與建議
  1.加強家校合作的制度與組織建設
  就學校而言,需對家校合作的相關制度以及組織建設予以增強,讓教師和家長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交流,建立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作方案。就家長而言,需增強和學校之間的聯系,防止因為學校和家長之間缺乏聯系而使得建立起來的方案趨于形式,不具備實質性內容。同時,還需結合學校生的具體狀況,諸如身心健康、學習成績以及德育教育等相關內容,以此來制定出更具針對性的方案,并對方案進行嚴格的落實與貫徹,以便于在增強家校合作的基礎上,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
  2.拓展家校合作渠道
  ①成立家長委員會
  學生家長和學校之間存在著相同的目標,雙方在參與學校管理以及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的愿望與動機等十分的明確,即為了在了解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的基礎上推動三者的共同發展。組建家長委員會能夠為家長搭建參與學校管理與教育的有效平臺,有利于教育合作以及信息交流,更好地促進家校合作能力的提高。
  ②定期舉行家校研討會
  要想讓家校合作的作用充分的展現出來,雙方需進行有效地互動,而要想增強互動的有效性就需要定期開展家校研討會,此方式可以讓學校與家長處在相同的平臺當中,對學校發展、學生教育以及課堂教學等相關問題進行共同探討。在開展家校研討會的過程中,需提前對內容進行明確,不能夠只關注學生成績問題,并轉變“教師報告會”的模式,讓其真真正正地成為交流式的家校研討會。進行研討會時要注重了解學生的情況,而不是將其變為“告狀”“批評”等。
 ?、塾矛F代科技方式,加強溝通
  例如,構建班級博客,將班級當中發生的新鮮事發布到網絡當中,讓家長也能夠參與進來并進行評價,進而更好的掌握班級動態。其次,還可以發布和家庭教育相關的知識,以便于家長更好的對孩子進行教育與指導。同時,也可以創建家校聯系的微信群、微信公眾號以及QQ群等,讓家長、教師之間能夠更為便捷的開展交流活動,并讓家長相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共同探討教育方法,增進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信任和感情。另外,還可以與德育基地合作,讓學生參加夏令營等活動等。
  3.學校應強化教師和家長的合作意識
  思想觀念屬于行動的前提條件,為了能夠讓家校合作能夠有序的進行下去,對家長與教師的傳統觀念予以轉變十分的重要。校長屬于學校的領頭人,其所具備的教育理念影響著學校的發展,通常來講,校長對家校合作給予的支持與重視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家校合作是否能夠有序的開展。為了能夠增強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學校的相關領導需對觀念進行轉變,給予家校合作更多的重視度,積極地對家校合作相關理念進行宣傳,建立相關政策與制度,激發家長與教師參與家校合作的主動性,以此來確保家校合作能夠有序的進行。就教師而言,學校需增強對其的培訓力度,采取師師交流以及專家講座等相關方式,來對教師所具備的家校合作觀念予以增強,并糾正他們存在的錯誤觀念,優化和家長進行交流與合作的技巧、方法,促進教師溝通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就家長而言,家長教育屬于家校合作的主要內容,所以也需注重對家長的教育,學校需增強宣傳力度,采取開展家庭教育指導課程以及講座等相關方式,使家長能夠認識到要想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需給予其充足的家庭關愛,教育不只屬于學校的職責,同時也屬于自己的職責。俗話說:“養不教,父之過?!奔议L需積極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主動和學校進行合作。
  綜上所述,家長與教師共同參與到學校管理工作當中,既屬于確保學校健康成長的需要,也屬于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學校教育為基礎教育,家庭教育則是在基礎教育上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家長和教師需用平等的態度,相互理解與尊重,以此來為學生搭建成長的橋梁,共同構建和諧的家庭學校教育環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曉磐.淺析中小學家校合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新校園(上旬),2017(1):174.
  [2]陽小蕓.淺析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徑和方法[J].好家長,2017(11).
  [3]朱李生.學校家校合作的問題透視與對策[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9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43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