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村小學家校合作的現狀、問題及應對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良好的家校合作關系,可以促進學校和家庭之間的信息交流,更好地促進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同樣,家校合作關系的建立能夠優化學校教育的環境,促進教師身心愉樂的教學。目前,我校在不同領域、不同程度上都開展了一些家校合作的活動,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農村小學家校合作的基本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留守兒童比例大,家庭中家校合作教育意識不強
  我校學生多為留守兒童,大多監護人的監管能力有限,導致留守兒童缺失正常的家庭教育。而當學校組織家長到校進行家校合作時,爺爺奶奶更多的是手足無措。難以跟進家校合作的進度,缺乏與學校的溝通,讓教師不能及時、全面掌握學生在家的心理和行為,阻礙家校合作的進一步實施。大部分留守兒童的情感缺失,情緒不穩定,更缺乏良好的自制力以及意志力。也讓他們對教師的管理存在心理抵觸,同樣給家校合作也帶來了嚴峻的考驗。
  (二)家庭和學校教育理念的差異,對家校合作提出挑戰
  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部分家長思想觀念落后,過于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增加學生學習負擔與心理負擔,卻忽略了對孩子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與家長的溝通中,家長開口閉口都是談分數。家長和教師在教育理念上的差異,也對家校合作提出挑戰。
 ?。ㄈ┘议L過于傾向學校教育,忽視家庭教育,讓家校合作缺乏信任基礎
  現如今的農村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家長忽視家庭教育,將教育孩子的重擔壓在學校的情況。這種在將孩子送至學校后,遇到事情就找學校負責,而將自己的責任義務置之不理的行為,又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教師教育積極性。沒有家庭教育的支撐,讓家校合作缺乏信任基礎。
  二、家校合作的應對策略
  (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增強家校溝通
  隨著信息技術在農村的推廣使用,學校與家庭之間溝通渠道不再局限于家訪等形式。班主任可自行組建班級家長網絡社交群,將學生在校的活動圖片、學習情況、視頻等信息通過信息技術及時傳遞到群里。讓學生家長,特別是留守兒童的家長能及時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學習與成長情況。
  同時,教師可以在班級家長網絡社交群將教育理念的理解傳遞給家長,為學生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打下堅實基礎。考慮到農村部分家長的文化水平,在傳遞教育理念時,應以一些教育小視頻為主。另外,要鼓勵學生家長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
 ?。ǘ┌l放紙質調查表,全面了解家長能學校的意見和要求
  傳統的紙質調查,有調查面廣,操作方便的特點,對于農村里有一定年紀的家長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每個學期期末,都會向家長發放學生成長分析表和科任教師教學質量評分表,一方面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另一方面也讓學校及時聽取家長的建議和意見。
  (三)召開家長會與設立學校開放日
  家長會可以實現學校和家庭的互動,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同時也讓老師知道孩子在家的情況,從而統一家庭和學校對孩子的教育觀點。同時,也要及時設立學校開放日,讓學生家長來學校深入學生課堂聆聽教師的講課,深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了解老師的講課水平,增加學校辦學的透明度。
  (四)認真開展的家訪工作,密切家校合作關系
  家訪在增進和加強家校間的溝通和聯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使家訪更為有效,我們應該更偏向選擇貧困生、學困生和特殊家庭。家訪過程更應該注重與家長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力求產生共鳴,不要有訓斥家長之意。更不要把家訪看成是“告狀”和“訴苦”。同時,家訪是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雙向交流,要讓家長暢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觀點,統一認識,統一對學生的要求。另外,在家訪中也要考慮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自我改變和前進的動力。家訪之后,及時總結,及時分析,及時反饋,把家訪作為家校合作的重要一部分。
  (五)多方協調,組建家長委員會
  學校可以組織部分有一定文化水平、組織能力和奉獻精神的家長成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成立后,要堅持家校溝通與合作,讓家長充分參與學校管理,有效體現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知情權、評議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家長委員會的建立,可以提高學校、教師與家庭的合作教育的意識,改變單一而隨意性很大的家校合作的局面,拓寬家校合作教育的渠道。
  責任編輯 李少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91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