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農村中小學家校合作的現狀、問題及應對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和家庭教育相比,學校教育的目的更強,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學校系統專業的培養,學校教育也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在當前環境下家校合作得到了更多教育者和家長的關注。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家校合作現狀問題應對策略
  中小學家校合作對學生、家庭和學校的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教育自身發展的應有之義,應該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當前我國各級各類中小學校在不同程度上都開展了一些家校合作的活動,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只有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才可以提高家校合作的教學水平。[1]
  一、農村中小學家校合作的現狀和問題
  1.家校缺少聯系教育處于被動
  家長和教師都深知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卻缺少實際聯系,缺乏真誠交流。教師一般都要等到學生成績嚴重下降或者違反紀律時,才會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家長一般在學生有事需要請假時,才會主動和教師聯系,家長和教師沒有及時的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進行溝通。一些農村家長由于自身的文化程度較低,對學生缺乏教育上的指導,不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育活動。所以導致不能及時的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教育處于被動。[2]
  2.家庭溺愛學生“嚴師”不能發揮作用
  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現在大部分家長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不希望教師批評自己的孩子,不愿意教師給學生留太多的作業。這就給教師出了難題,常言道“嚴師出高徒”,中小學生的自制力有限,身心還未發展成熟,需要有嚴師管教著引導著,才有可能成為國家棟梁,而家長的過分溺愛會讓 “嚴師”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這是當前很多中國家庭在教育上出現的一大問題。
  3.過于看重成績不利學生成長
  在當前教育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家校最關注的部分。過分的強調成績會使低分學生自我否定,喪失信心,被教師邊緣化。分數確實重要,但是過分關注學習成績,對于學生的成長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成績優先的想法會讓中小學生感受到來自學校和家長的壓力,過分的強調成績可能會使低分的學生自我否定,喪失信心,在這種環境下學習的學生也容易產生學習成績高于一切的錯誤心理。
  4.學生沉迷于網絡嚴重影響了學習
  當前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接觸到手機、電腦這些電子產品,如果能好好利用,會有利于他們獲取知識,提高學習效率,但是有的學生不動腦子,用作業幫直接搜索答案,甚至沉迷于游戲,追劇等不能自拔,嚴重影響了學習,不利于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學生還缺少戶外運動,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給家校合作也帶來了嚴峻的考驗。
  二、農村中小學家校合作的應對策略
  1.對家長進行全新的定位,明確家長的責任。
  家長是家校聯系的主要紐帶,家長要對自己進行全新的定位,規范家長要對學生負的責任。學生的在校情況,由教師向家長進行傳達,讓家長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 ,及時掌握學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家長要依據教師提供的信息,改變引導方式,尊重孩子,平等的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和教師共同肩負起培養學生的責任,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2.家長需要加強自身修養,成為教學的輔助者。
  家長要通過各種途徑學習教育知識,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支持“嚴師”按照教育規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進行合理有效的教學,成為教師教學的輔助者,起一個推動作用,讓家庭成為學生學習的有利因素。而不是一味的“溺愛”孩子,避免與教育規律發生相沖突的事件,阻礙學生的發展。特別是當前農村,留守兒童較多,多數跟隨爺爺奶奶生活,這一點顯得尤其重要。
  3.家校聯手,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不能把成績作為衡量一個學生的好壞的標準。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學校要鼓勵他們樹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多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發現并挖掘學生愛好與特長。家長也要及時鼓勵學生,而不是扯后腿,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學校教師要通過各種有效方式,定期與不定期地和家長進行溝通,反饋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反之亦然。學生在家校遇到了任何問題,教師和家長都要及時進行交流,共同探討問題產生的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與家長溝通交流時要秉承真誠尊重的態度,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達到“家校共育”的目的。
  4.雙管齊下,讓孩子遠離網絡侵害。
  首先家長自己應作出榜樣,不要在學生面前眼不離手機,有不文明上網行為。另外,家長要嚴格限制孩子上網時間,多多陪伴孩子出去游玩放松心情。學校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及時引導學生健康上網,文明上網,遠離網絡侵害。家庭和學校做到密切聯系,及時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雙管齊下,讓孩子遠離網絡侵害,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如果好好的利用家校合作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如果利用不好的話,也就流于形式了,對學生起不到任何促進作用。學校要深化家校合作的理論研究,加強家校合作主體的教育,優化價值觀念,拓寬家校合作的渠道,促進深度合作,共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河清,馬恒毅.家校合作價值論新探[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2):
  [2]胡書英.中小學家校合作的問題與對策[J].家校共育,2016(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38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