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激勵風格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時期是一個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是漫長學習道路的開始。這一時期的學生還處于一個比較懵懂的時期,成熟的三觀尚未形成,需要老師家長的不斷引導才能夠更好地成長。班主任是小學班級中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僅僅需要對學生的成績負責,還需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負責。如何管理好一個班級?在班級管理中應當采取怎樣的風格?是每一位小學班主任都在思考和探索的。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班主任;激勵風格
引言: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管理中的靈魂,班主任的能力直接決定著整個班級的成績與綜合素質。班主任在選擇管理風格時,激勵風格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可以幫助班主任將班級管理得更好。在班級管理中,為了促進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風,設置激勵機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1]。尤其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經過幾年的學習,已經習慣了小學的學習生活,覺得自己長大了,是一個“小大人”,其實他們還是孩子。適當的激勵機制可以使他們感受到被認可,使班級管理更加井井有條。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運用激勵風格的優勢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運用激勵風格,需要在班級內制定相關的管理機制。倘若將這些激勵機制在班級管理中運用的恰當,會在很大程度上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收獲到令人驚喜的效果。無論是在什么時代,什么社會,都在講有獎有罰,如果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也需要得到一些回報。而小學階段的班級與中學階段的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弱,如果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只是一味的講道理,學生可能聽不進去,事倍功半[2]。而適當的激勵機制會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教師更好地管理整個班級。而且設置激勵機制,讓表現好的學生得到了獎勵,會鼓勵他繼續做到,也會激勵其他的學生效仿,這樣可以實現整個班級更好的管理。同時有了激勵機制,會激發學生表現地更好,并且可能會激發學生的潛能,使整個班級的紀律和成績都得到有效地提高。
如何將激勵風格應用進班級管理中
激勵學生制定目標并努力達成
小學高年級的班主任想要在班級管理上取得更好的效果,一個奮斗的目標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可以帶領整個班級每一位學生分別制定一個個人的小目標,再一起制定一個班級的大目標,然后向著目標奮斗,努力實現它。學生的個人目標與班級的目標之間最好是有一定的聯系,這樣一來學生會更加有參與感、集體榮譽感。為了使目標在班級管理中的激勵作用更加突出,班主任可以擬定一些與實現目標相關的“班級口號”,時常拿來激勵學生、鼓勵學生,口號一定要朗朗上口,有活力。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弱,很多時候容易出現“三分鐘熱度”的情況,有可能剛堅持了幾天,就將目標拋之腦后了。而喊口號可以很好地避免這一點,時刻激勵學生。
在制定目標的時候,也是一個讓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時候。班主任需要教育學生從實際出發,不能好高騖遠,制定一些看起來華麗實際上無法實現的目標[3]。要讓學生了解到,目標不能夠太簡單,要有挑戰性,但同時也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最合適的目標,既可以使自己變得更好,也比較容易實現,不會出現因為目標太高無法實現,最后學生的自信心受到打擊的現象。對于表現好的學生,班主任需要對其進行鼓勵,讓其繼續保持并做好表率;對于表現較差的學生,班主任也需要對其進行鼓勵,讓他努力做得更好。
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活動
鼓勵每位學生積極參與也是班主任激勵風格在班級管理中應用的表現。隨著新課改工作的不斷深入,關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這一觀點已經被大部分老師認可,所以在班級管理中也要給學生一些自主性,讓學生在班級管理中也有參與感。班主任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給予學生一些班級管理的權利,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管理,學會自我管理。
班主任需要落實班干部選舉的民主化,不能夠再像從前那樣由班主任直接任命,而是應該讓學生自主選擇班級的班干部。過去班主任直接任命,學生會覺得那是老師的“間諜”,從而排斥和不信任,班干部的管理作用大打折扣[4]。而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過程,會促使學生對自己的決定負責,形成“責任與義務”的意識,并且同時可以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學生大規模地參與班級管理,從此班級榮譽不再是老師或是極少數人的事情,而是每一個班級成員的任務,學生也會更加約束自身的行為,使班級的管理工作更加順利的進行。班主任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使學生的身份實現從“被管理者”到“小主人”的轉變,能夠激發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管理的各項事務中。通過這樣的激勵方式,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鼓勵優秀的學生,激勵學生向榜樣學習
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也是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中一個重要的環節,評價對一個學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還比較小,還是一個需要被鼓勵的年齡段,只要學生沒有犯原則性的錯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要盡量以表揚為主[5]。但是對學生的評價也不能一味的表揚,也需要指出學生的不足,讓學生加以改正,只是整體趨勢應當是積極的。這樣一來學生受到鼓勵,會更加積極地表現,而不是因為班主任偏激的評價影響了自信,對未來的生活學習產生陰影。
班主任還需要讓班級中優秀的同學起到榜樣作用,在班級內對其進行公開表揚,讓其他同學向其學習。這樣既會使優秀的同學努力保持優秀,也能夠激勵其他學生努力使自己也變成“榜樣”。這樣一來會使整個班級都處于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中,使班級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地進行。
結束語:
從上文所闡述的來看,激勵風格能夠使班級管理獲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小學高年級的班主任需要將這一激勵風格應用于班級管理中,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努力挖掘每一位學生的潛能,使每一位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和成長,為之后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瑜. 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激勵風格探究[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8.
[2]賴丹鳳,伍新春. 我國教師激勵風格的類型、表現及其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影響[A].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與創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心理學會,2013:2.
[3]賴丹鳳,伍新春.基于自我決定理論的教師激勵風格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11,19(04):580-588.
[4]賴丹鳳. 中小學教師激勵風格的相關研究[A]. 中國心理學會.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心理學會,2009:1.
[5]李俊茹. 教師的激勵風格與學生內部動機的關系[A]. 中國心理學會.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心理學會,20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4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