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策略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有了激勵才能夠促使人進步,激勵策略是一種最常見的管理方式,在各個領域都存在大量的運用,在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當中融入激勵策略,能夠有效推動學生自主展開學習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自主性,是十分有效的推動力,在班級的管理當中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管理方式之一。因此,文章根據激勵策略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展開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激勵策略;小學;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 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5-0143-01
班級作為學校最基礎的構成單位,對于整個小學的建設與發展都存在十分關鍵的意義,想要更有效地管理小學班級,首先就應該對小學班級展開有效的管理,繼而讓班級展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優良環境?,F在伴隨教育革新的不斷深層推廣,激勵策略受到了大量的重視,很多學校開始關注激勵策略的構建,不過如何才可以更有效地展現激勵策略在小學班級管理當中的價值,還應該不斷去探究和分析。
1.班級管理當中的激勵標準
?。?)滿足學生需要
不同的學生存在多元化的學習訴求,主要會牽涉到以下內容:強烈的歸屬感、相對的感情需要、需要獲得老師的尊重、獲得相對的成績和發展。只有具備相應的需要才可以激勵學生努力去奮斗,展開激勵為的就是獲得這種成效,把學生帶入自主探究和分析的過程當中。所以,在班級的管理工作當中班主任應該對激勵策略實現心里有數,盡可能順應學生的需要。
?。?)把學生當做學習主體
伴隨新課改的不斷推廣,需要老師把學生當做學習中的主體,班級管理活動也是一樣,還應該構建一個科學的激勵策略,能夠激勵學生自主加入班級管理的工作當中,把學生看作班級管理的主人,讓學生明白自身在班級管理當中也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實現這些,學生才可以自主加入到班級的建設當中,才可以確保班級管理工作更有效地展開。
?。?)意識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化差異
不同的學生所生活的環境、個性特征、興趣喜好都存在一定的不同,所以班主任應該明白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化差異,應該善于針對性展開激勵策略的實施,才可以帶動所有學生加入的熱情,如果激勵策略產生失誤,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損壞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的發展十分不利。所以,在激勵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才可以讓激勵獲得良好的成效,以此推動學生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2.小學班級管理中激勵策略的展開
?。?)建設目標激勵策略
目標激勵策略是指老師需要從小學生自身的現實學習狀況作為出發點,對不同的小學生設定對應的教學目標,同時不斷激勵與監督小學生落實對應的目標,繼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與技巧。這個激勵策略如果想要循序漸進地展開,一定要有條理的分階段展開。比如,學習成績優秀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老師可以設立較高的目標,對于學習較差的學生,老師可以建設長效體系,分階段逐漸落實。比如,今天學會幾個詞語,一個月之內學習成績進步多少分等等。如此一來才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立具體的激勵策略,繼而給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建設一個優良的基礎。
?。?)建設榜樣激勵策略
俗話說得好,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這句話在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當中一樣可以運用。在構建激勵策略的時候,老師需要運用有效的榜樣激勵。在平時的班級管理過程中充分挖掘孩子們的閃光點,對學生持續進行表揚,慢慢建立成榜樣標桿,激勵其他學生向標桿學習,如此一來不僅能夠科學的推動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還能夠讓對應的學生更有效地維持與傳揚這一優勢。比如說,老師可以把部分學習成績優異,上課發言主動,自主加入班級活動的同學當做學習榜樣,開班會進行表揚獎勵。如此一來,其他的小學生就會把這部分學生當做自己的學習榜樣,不自覺朝他們看齊,從而班級整體能力和整體素養都會得以提高。
?。?)建設感情激勵策略
在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當中建設感情激勵策略,應該把握的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老師在工作當中應該落實師生平等。在平時的班級管理當中,老師需要積極的靠近學生,運用多元化的契機和學生展開互動,繼而更有效地認識與把握學生的心理體會。另外,在班級管理當中,老師還需要處于學生的視角去思考和處理問題,只有如此才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關懷,繼而將老師看作自己的同伴。教師在管理當中才可以更好地應用感情激勵策略,在對學生提出各種要求時,學生也不會出現過多的抵制情緒,班級的管理工作才可以更有效地展開,讓班級變成一個團結的整體,不斷提高班級的實際管理水平,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
?。?)提升學生的責任觀念
所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分飾一個角色,也就是要承擔一定的職責。激勵學生在學習當中不斷努力,不斷進步,致力于獲取良好的學習成績,盡最大程度體會學習成功的快樂。所以,在班級管理當中,班主任可以在班級當中建設責任制度,需要每一名學生一定要承擔一定的職責,學生一定要經過自身的不斷努力和現實行為,才可以落實自身的職責,繼而提升學生的職責觀念。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應該因勢利導,清楚學生的真實需要,把握學生的心理變化,有的放矢的選用激勵策略,掌握學生的特點、時間、環境,有針對性地選用靈活的激勵策略。只有如此激勵的成效才更加顯著,學生才可以切實得到收獲,繼而落實班級管理的實際成效。
參考文獻
[1]牛光文.趙紅梅.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48.
[2]李家喜.肖穎超.淺析情感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5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2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