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人本主義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生有著活潑好動、愛好玩樂、好奇心重等特點,所以如果采取強硬的管理方式,一味的禁止學生的言語和行為,盡管在短時間內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卻沒有從思想意識上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還是不高,與以人為本的小學管理理念相違背。所以,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從學生特性出發,進行科學管理。
  【關鍵詞】小學  人本理念  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92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關鍵階段,班主任必須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而班級是由個體構成的團體,班級管理中管理的是人,因此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能夠將人本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十分必要。
   一、人本管理理念的內涵和特征
   人本管理理念重在以學生為主,作為現代教育重要理念,其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的進一步實踐,提高了管理效率。人本理念就是以生為本,指班主任要以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實際情況為出發點,來構建班級管理計劃,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在班級管理中,不僅要明確學生地位,還應該重視調動學生積極性,繼而完成相應的組織管理目的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在小學班級管理中,人本管理理念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1.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不僅是學校的主體,同時也是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體。那么在班級管理過程更應該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進行有效的人本化管理實踐。2.高度尊重學生,這也是人本管理理念最核心的原則。3.全面依靠學生。在人本管理理念的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相信學生自身能夠勝任每一項班級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不必事事躬親,全面依靠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人本管理理念的體現。
   二、人本管理理念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一)以人為中心設計班級管理機制
   首先,以人的生理基礎為中心。在創設屬于本班的管理機制過程之中,作為班主任要充分考慮每一位學生的生理基礎條件。例如在包括桌椅、講臺等位置的設置上,要更符合學生的個人實際情況,杜絕過高或過低的桌椅設置,同時針對規則的制度,也要符合學生的能力與興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管理機制的運作穩定。又如,在實踐管理過程,要重視低年級學生的管理,要適當的放寬管理條件,比如應當適度放寬學生在上課時候的廁所要求,以求符合其生理規律。此外,針對部分管理機制而言,其強度也不宜過高,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重在培養習慣,并以達到鍛煉為根本,避免因過度勞累或運動強度過大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其次,以人的成長規律為中心。盡管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但其學習能力非常強,所以在管理機制的制定過程中,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成長軌跡。在符合其心理承受能力的范圍時,還要給予一定可對其心理引導的空間。例如,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會有初步的性別意識,教師在指定管理制度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男女有別的現實條件,從而更好契合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規律,達到最佳的管理成效。除了思想上的尊重以外,班主任還要從思維的角度考慮學生發展軌跡,例如在規章制度的設立過程中,教師應當盡量避免使用過于拗口、抽象的文字方法,而是要以直白的語言呈現內容,如什么可以做,而什么不可以做,從而便于學生的理解。
   (二)實施科學民主管理措施,以平等身份給予指導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以“以人為本”作為第一要義,真正意義上做到科學民主、人本主義的落實,充分激發學生“小小主人公”的價值觀念,這樣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學習,并且主動參與教師教學管理。首先,教師在選班干部的時候要做到科學、民主,通過科學的分析實際,積極提高對于學生的了解,從而結合民主化的形式,提高班干部選舉水平。從而選出最有公信力、最有實力的班干部。其次,針對班級的管理工作,可適度建設管理小團隊,從而發揮集體的作用與智慧,提升管理的效果和價值。再次,針對班干部和其他班集體工作,可設立專門的監督小組,讓學生監察班干部是否工作到位,從而提升所有學生的成就感,并敦促每一位班干部。最后,要以班干部為核心領導,積極分配工作給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管理的過程中落實“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理念。
   (三)構建個性化評價體系,引導學生體驗成功
   就人本主義的小學班級管理工作而言,評價體系的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而為了獲得更好的效果,可采用個性化的評價體系,創設出更符合本班級實際情況的評價內容,最大程度地挖掘評價應有的作用與價值,驅動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從而獲得最佳管理效果同時,也為后續的深入學習夯實基礎。而此時教師也要發揮自己學習引導的作用,針對學生所提出的評價內容進行深入分析與了解,切實了解學生的實際困難,做到定向疏導與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完成人本主義的班級管理,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四)創建輕松和諧的班級學習氛圍
   首先,教師要做到公平對待每位學生,要對學生負責,并且態度要親和,在師生關系構建過程,可以親近學生,拉近師生距離;其次,小學生在學習過程難免遇到生活實際問題,那么教師應該在學生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包括為學生樹立爭取的三觀,通過熱情的幫助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從而促使學生能夠更加信任教師,以提高管理效率。最后,班級管理過程要嘗試構建各類有效的班級活動,通過活動開展,進一步提高師生互動能力,也以此拉近學生彼此之間的關系,從而不斷提高班級凝聚力。
   三、結束語
   總之,以人為本的管理方法,重在結合學生個性化發展,不斷制定民主化的管理方案,從而解放小學生天性。人本化管理更有利于推動學生成長發展,為此在今后的班級管理中,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必須要不斷更新自身的管理觀念,將人本管理理念進一步融入到小學班級管理中。
  參考文獻
   [1]周莉.人本主義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下),2019(01):180.
   [2]謝艷芳.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30+32.
   [3]呂律.人本管理理念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OL].學周刊,2018(31):149-15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0497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