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生時期是人的行為、性格和智力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由于身心變化比較快,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的不足,小學生很容易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學生認識、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礙,鍛煉他們的意志品質,優化他們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質,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這是小學教育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鍵詞:小學 班級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述及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指根據中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通過心理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關鍵,更是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受學生自身、學校、社會、家庭等多方面的影響,而班主任作為學生教育的直接負責人更應該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人。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不夠成熟,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會導致心理壓力過大引起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小學班主任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ㄒ唬W生經常以自我中心
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面就是是“小霸王”,在入學前,他們缺乏與同齡小伙伴們嬉戲、追逐、游玩的體驗機會,缺乏與兄弟姐妹一起生活和學習的機會,無論是玩具、糖果,還是父母的寵愛,他們都是獨自占有的。這就導致上學后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去考慮問題,堅信自己的判斷就是正確的,不接受別人意見或建議,對自己也不善于進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評。
?。ǘ┳运阶岳?
自顧自的埋頭讀書,對同學的困難和請求置若罔聞;不愿幫助成績差的同學,怕耽誤時間;自己的參考資料從不借給同學,自己好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從不告訴同學,只怕別人超過自己。在課堂上自己學會了,就搗亂、或者找他人說話,擾亂他人聽不成老師講課;有甚者上課不僅自己不認真聽講,還影響其他人;自習課到處借東西或問作業,還振振有詞說他沒有講閑話。
?。ㄈ┐嗳醯男睦沓惺芰?
人的成長使無法離開挫折的,有人說:沒有被拍打過的皮球,算不得好皮球,沒有經歷過挫折的人生,就算不上完美的人生,也不可能真正走向成熟?,F在的小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愛注入太多,保護太好,所以孩子的心理承受力都偏差,普遍心理都脆弱。他們在面對挫折和不順心時,缺少自我調控的能力,在困難面前他們那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甚至到了不堪一擊的程度。
三、小學班主任如何在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ㄒ唬┲匾晥F隊交流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主動性,同時也實現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穩步提升的目的。社會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各行各業對于團隊合作的重視程度也隨之不斷提高,團隊合作不僅促進了工作效率與質量的全面提升,同時也充分發揮出了個人的優勢,而加強小學階段的團隊合作意識對于小學生后期的成長與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剛剛進入校園的小學生因為脫離家庭環境不久,所以其在處理很多事情的時候大多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而這是影響小學生后期成長與發展的關鍵印象。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進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適時的開展團隊合作,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
?。ǘ┡囵B學生良好心境
首先,創造和諧的班級文化,提倡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行為,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高尚品質。其次,班主任對班級進行管理時,應該主張勞逸結合,為學生營造適度寬松的學習環境。同時,教師還應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平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利于其成長為社會需要的創新型。
(三)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
良好的班級氛圍不僅是影響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時對于小學班級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不僅幫助學生加深了對善與惡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也為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性格的形成指明了方向。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有助于學生在潛意識里規范自身的行為舉止,同時也為其后期的成長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這也是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所要實現的最終目標。因此,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只有團結在一起才有無窮無盡的力量,才能確保良好班級氛圍的形成。另外,由于班級的凝聚力是影響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關鍵因素,所以,教師必須對心理健康教育與班級管理之間的關系予以充分的重視。
四、多給學生一些自我探索的空間
每次心理健康輔導時,老師只是組織并引導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分享各自的體驗與感受、喜與悲,并不是主要角色。讓學生自己在相互的溝通交流中,提高社交技巧和發展人際關系的能力,學會理解、關心、信任他人;讓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學會如何處事、助人,形成有效的互助態勢,借助這種反復性的相互作用,改變他人,也改變自己。
結語
總之,目前小學生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只要我們教師善于從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發現其心理問題,及時做好工作,對癥下藥,一定能保證學生健康的成長,使他們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祝靈珊.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用探析[J].青春歲月,2015.
[2]葛彩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用研究[J].考試與評價,2016.
[3]徐友茂.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的實踐應用[J].求知導刊,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