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心理健康教育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分析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為了讓教育更適應社會的發展,為了培養更優秀、更全面的人才,我國一直在進行深化教育改革。新課改背景下,更注重發展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當然更注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和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素質的提升、道德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分析闡述了如何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對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分析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06-0219-02
  小學生有著自己的生理以及心理發展特點,針對小學生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符合小學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發展的特點。對小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小學生的良好素養、提升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增強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心理以及生理發育成型的最初階段,所以針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尤為重要。事實上,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可以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可以促進小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是一種“兩全”的教學模式。
  一、為小學生創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學習環境以及學習氛圍和小學生學習的效果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農村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為學生創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很難對自己的情緒進行靈活調控,極易受到情緒影響[1]。通常情況下,小學生身處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小學生的思維會比較發散,整個身心也較為放松,小學生會感覺學習是一件快樂、有意思的事情,其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課堂參與度也比較高,小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能夠積極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此時,無論是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是其學習興趣,都已經被充分激發并且調動起來,學生能夠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做出響應,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大大提升,能夠較快的領悟、接受教師所講內容,教師會獲得一個良好的課堂效果,學生的學習質量也會大幅度提升[2]。如果學生的思維被壓抑,必然會降低其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也會讓學生的學習質量大幅度降低,同樣也不利于教師課堂活動的開展。
  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還是教師利用語言文字的魅力以及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對語文知識所表達的情感產生一種共鳴,從而讓學生的人格以及情感得到升華。創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需要把控課堂活動,同時能夠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小學語文課堂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提升。
  二、綜合考慮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內容
  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心理健康教育時要充分考慮小學語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所以,作為小學教師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用認真負責的態度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時要保證教育活動真實有效,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3]。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教材的很多內容都可以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源內容,另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則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進行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渠道以及途徑。因此,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一方面,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綜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內容,要考慮小學生的個性化,對小學生進行分類指導,通過因材施教、由淺及深的教育方式實施心理教育活動。另一方面,小學生平時的活動主要還是課堂教學,因此教師要充分意識到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意義,盡可能地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活動中,盡可能將兩者緊密聯系起來。
  總之,教師所要做的就是結合小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疏導小學生成長、學習中的負面情緒,引導其樹立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幫助小學生調節自身的情緒,培養小學生較強的心理素質,養成小學生的健康人格,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小學生的快樂成長。
  三、注重小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
  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應用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內容之一就是培養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因此,教師需要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候,利用創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為小學生創造德、智、美為一體的課堂學習氛圍,將教學內容客觀地、具體地展示給小學生,將教學內容和現實生活有機聯系在一起,為小學生創造一種更切近現實生活的學習環境,讓其在身臨其境中學習,盡量縮小小學生和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兩者間的心理距離。通常情況下,小學生都是非?;钴S好動的,他們對于不同角色表演活動都是極為愿意參加的,在活動中他們會體現出較高的積極性以及興趣。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候,可以充分考慮小學生年齡特點及學習規律,盡可能在小學語文課堂活動中融入一些帶有創新意義的活動,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活動。讓學生更切近教材內容以及教材人物,讓學生能夠對教材所表達情感產生同感,能夠受到一定的渲染及啟發,教師通過寓教于樂,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達到培養學生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語文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學科之一,心理健康教育符合素質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一方面是新課改以及時代發展的一種體現,同時也是小學生健康成長、快樂學習的需要。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優美文字段落、積極向上情感都可以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小學語文課堂聯系在一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教師在開展小學生語文教學活動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候,應該將兩者聯系在一起,讓兩者同步發展,共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亞文.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學周刊,2016(7).
  [2]馮青山.如何在特殊教育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6(1).
  [3]劉麗.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散文百家:(下),2016(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82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