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診斷策略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診斷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課堂教學診斷既要注意形式的多樣化,也要注重診斷內容的全面性,同時更要關注診斷體系的科學性,這樣使課堂診斷符合語文學科的本質特點,能有效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充分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教學診斷;語文課堂;內容;形式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3-0016-02
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師專業發展的深化,近幾年來課堂教學診斷逐漸成為教學研究的熱點。課堂教學診斷,就是診斷者診視與判斷課堂教學諸要素及其關系,總結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的一種教研活動,旨在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如何在課堂教學實際過程中,掌握課堂教學診斷的方法與技能,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的同時,實現教與學兩方面的全方位發展,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經驗,從診斷形式、診斷內容及診斷體系三個方面對課堂教學診斷的策略進行探索。
一、診斷形式的多樣化
?。ㄒ唬┧嗽\斷是基礎
他人診斷,即外部診斷,是由非執教者對教學進行的診斷,以旁聽者的眼光觀察和分析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使得觀察更冷靜全面,分析也會更客觀深入。因此,他人診斷是課堂教學診斷的基礎。
在教學診斷中,他人診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自身的教學難免會有所疏忽,或者一些問題根本無所察覺,這時就應借助外部的力量來進行教學診斷。這樣,有助于教師做出正確的判斷,準確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一位青年教師在執教《推敲》時,設計了一個主問題:“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賈島‘煉字’的品質?請勾畫相關詞句并寫一寫你的感受。”診斷組教師在診斷會議中指出:“這一環節的教學,學生雖然可以根據問題去尋找文中的關鍵詞句,但相當多的學生勾畫得不全面。教師請了一兩個學霸當代表發言,其他學生當旁聽,因此課堂學習氣氛沉悶無趣?!眻探探處熖寡?,如果診斷組教師不提出這番診斷意見,她絲毫沒有察覺到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狀態,也不會想到今后要對類似的教學問題進行改進。
?。ǘ┳晕以\斷為根本
自我診斷是一種通過反思發現病癥、對癥下藥的批判性思考,是一種自主性思維行為。專家們將自我診斷稱為“自省診斷”,認為這是最有效的診斷方式,其最有意義的一點是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進行。
同樣是執教《推敲》這篇課文,另一位青年教師也設計了同樣的主問題:“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賈島‘煉字’的品質?請勾畫出相關詞句并寫一寫你的感受?!?
這位教師在課堂巡視時就發現有部分基礎較弱的學生勾畫不全,此時教學診斷已經自覺發出信號。接著,教師并沒有像第一位教師那樣只是請一些解讀全面的學生來作答,使教學流程變得流暢自然,而是及時調整課堂教學,請那些畫不全的學生來回答問題。同時,以此作為契機,引導水平高的學生點撥一知半解的學生,提高所有學生的參與意識。
其實,課堂教學診斷是根據課堂教學隨時展開的,是教師自我應變能力的一種體現。每一位教師都應努力用睿智的思維、機敏的眼光來觀察與評估自己的教學行為,并持續而深入地開展教學自我診斷,使其內化為教師自身的一種自覺行為。
?。ㄈ┧撕妥晕以\斷相結合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自我診斷與他人的診斷要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從而提升語文教師的自我診斷能力,使得語文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還是以《推敲》一課的教學為案例。診斷組教師和執教教師都認為設計的主問題“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賈島‘煉字’的品質?請勾畫出相關詞句并寫一寫你的感受”雖然能考察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但這是一個老套的問題設計,缺乏新意,學生興趣不夠濃厚在料想之中。課文文字簡單,學生理解起來并不困難,但能抓住細節全面解讀就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做到的。診斷組提出意見:“變‘問’為‘演’,將‘賈島騎驢推敲’的煉字場景描寫設計為小組表演活動。這樣,小組成員能依文本、摳細節,全面調動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解讀、建構文本能力?!?
自我診斷與他人診斷的最佳結合方式,就是在他人診斷中給予執教教師充分的話語權,甚至將其納入診斷主體中;在自我診斷中,教師要充分給予聽課教師、學生的話語權,尤其是學生。重視執教教師和聽課教師的雙重意見,兩者有機結合,是實現教學診斷目的的重要保證。
二、診斷內容的全面化
就教學內容而言,教學是指在課堂這一特定環境內發生的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教”和“學”的活動。從內容上分類,課堂教學診斷可分為教的診斷與學的診斷。課堂教學診斷應當立足于教與學的真實狀態和復雜關系。
?。ㄒ唬┙痰脑\斷力求精準
要診斷教師的教,首先要診斷教學目標是否準確。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教學目標在關注人文性的同時更關注語文的工具性。教師要把這一核心任務作為一種自覺的追求目標。一堂課教師想要面面俱到,結果就會什么都教不到位。其實,放棄也是一種智慧,正所謂“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如果教學目標過多,教師的教學任務過重,教學只能是每個目標都蜻蜓點水,學生只能跟著教師浮光掠影地走一個過程。因此,教學目標要做到準確、集中,力爭一課一得。
其次是診斷教學內容是否精簡。王榮生教授指出:“在目前的情況下,對語文教學來說,我以為教學內容更為重要,更為關鍵。一堂語文課,如果教學內容有問題,那么教師的教學再精彩、再精致,課堂氣氛再熱烈、再活躍,價值都是有限的?!苯虒W內容精準與否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診斷。一是教學內容是否清晰明確,能否凸顯年段特點;二是對教學內容理解的深度、廣度如何,教學是否集中和充分;三是選擇的教學內容是否符合課標規定、是否與教材要求吻合、是否是學生所需要;四是學生學習結果是否理想,教師所教的內容與學生實際學到的是否一致。 隨著課堂教學診斷的不斷深入,診斷的內容也將越來越細化,這有助于培養教師的鉆研精神,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在解讀文本時,教師應當先作為一般讀者閱讀教材,“鉆進去”潛心體會文本,“披文以入情”;然后“跳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依據教學目標來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 這樣,教的診斷才更加完備。
?。ǘW的診斷旨在高效
如果說教的診斷是力求精準,那么學的診斷便是旨在高效。學生的學習狀況很大程度上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對學生學的診斷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實踐;二是學生學習習慣是否養成,學習方法是否掌握;三是學生是否能在沒有教師監督的情況下自覺地學習;四是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參與廣度與深度如何,是否進行個性化的思考,產生有價值的發現。針對學生語文學習困難的診斷,應采取以“能力的知識觀”為診斷依據、以“任務分析”為診斷技術的診斷策略。
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各種知識能力掌握的診斷可以依據診學單來進行。如,教學四年級的《人類的老師》這篇說明性的文章時,教師抓住學段特點直接問診學生概括段意的能力。學生在診學單中先寫出自己概括段意時遇到的困難,然后在課前嘗試提前概括,最后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就學生的疑惑組織討論。這樣,通過師生共同學習,總結出概括小秘訣——方法上要先分層再提煉最后合并成句,目標上要準確、簡練、通順。
診斷學生學的效果除了在學習某一篇具體課文時使用診學單外,還可以對某一知識點或語文能力設計量表,形成評估導向進行診斷。如,閱讀批注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常用手段,也是學生應該形成的語文能力。為落實閱讀批注,筆者在教學時從批注符號、批注內容、批注角度、二次批注后的提升度等四個維度形成量表,讓學生在量表完成的過程中診斷出自身的問題所在。診斷的過程也是治學的過程。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改進,學生逐步學會了批注。正如黃厚江教授所指出的,語文教學診斷要有“學生視角”,即在診斷中審查教師的教學活動是否一切為了學生,是否能有效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三、診斷體系科學化
?。ㄒ唬┰\斷自覺性及內在提升
語文教學診斷自覺性,指教師投身于教學診斷活動的積極意識與自發行為。從本質上來說,語文教學診斷自覺是從診斷者的角度提出的一種自我突圍、自我重構、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路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診斷活動,積極地與其他教師溝通,不斷提升自我學習的能力。
?。ǘ┰\斷制度化及外在引導
語文教學診斷制度化,指保障語文教學診斷順利實施的一系列規范體系,主要包括明確具體的教學診斷標準、機制、規章等。學校可以建立考核性診斷機制,年級組、語文專題組雙項聯動,多層級、多維度進行評價,使師生都成為教學診斷者、每一個環節都成為診斷工作的抓手。
如何處理語文教學診斷自覺與診斷制度的關系,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是語文教學診斷研究與實踐亟待解決的問題。任何學診斷都需要教學實踐,這也是語文教學診斷自覺與診斷制度有效結合的關鍵。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診斷是教師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能及時為課堂教學調整方向、糾正錯誤,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獲得更為全面、深入的語文素養。因此,課堂教學診斷要注意形式的多樣化、內容的全面化以及體系的科學化,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診斷能力,發展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黃厚江. 語文課堂教學診斷[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
[2] 高建偉. 課堂教學診斷:親知·聞知·說知[J]. 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10).
[3] 嚴先元. 教師怎樣作教學診斷[M].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 尹達. 新時代語文教學診斷活動的現實選擇[J]. 語文建設,2018(01).
(責編 韋 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4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