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評之有方 改之有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前習作評價存在“重指導輕評改、顧全面缺聚焦、貼標簽少策略”等問題。對此,教師要掌握“內容安排有主次”“評價目標有聚焦”“修改方法有示范”三大評改要領,結合具體操作,從“先寫后導”“先讀后評”“先評后改”三個層面有效實施,著力解決高段習作教學低效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高段;習作評改;現狀策略
  從習作指導到學生習作,從習作點評到學生修改,這應當是完整習作教學的題中應有之義。吳忠豪教授也曾指出:“習作課不僅要當場交流點評,還要讓學生當場修改自己的作文?!钡C觀當下的習作教學課堂,一個單元一次的作文課,基本還是以“課堂上花大量時間指導審題學范文,留點時間給學生寫作文,隔段時間評作文”這樣的教學模式在進行,習作教學“只重寫而忽略改”“高投入低產出”的老大難問題依然存在。要改變這一頑疾,首先要精準厘清習作教學的困境所在,其次應當進一步明確習作評改的要求,并在此基礎上采取針對性的策略。
  一、厘清現狀:高段習作評改之困境
 ?。ㄒ唬┲刂笇Вp評改——增量不明顯
  習作教學從課時上看,一般都是兩節課完成。在現在的教學中,兩節課的內容安排不外乎兩種情況:作前指導+當堂習作——習作評改被擠占,被縮小為一個“可有可無”的環節;作前指導+自我評改——評改缺少引導,學生不知如何下手??梢?,重要的評改環節要么縮水,要么輕描淡寫走過場。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習作水平和評改能力是很難提升的。
  (二)顧全面,缺聚焦——重點不突出
  有一部分教師意識到習作評改課的重要性,他們往往會花上一節課甚至更多的時間組織學生自評、互評,進而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但是當下的一些習作評改課上,教師往往顧及習作要求的方方面面,從字詞到篇章,從主題到語言,從順序到結構,對于學生習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缺乏聚焦,導致每次習作評改都似蜻蜓點水。學生的評改能力和習作水平也難見提升。
 ?。ㄈ┵N標簽,少策略——修改不得法
  在習作評改課上,教師雖然有了評改的意識,但對于如何組織和指導評改,對采用哪種具體可操作的策略往往缺少思考。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我覺得他沒有把事情經過寫具體?!薄叭绻芗狱c細節描寫就更好了?!薄坝蒙闲揶o手法句子會更生動?!薄@些看似有導向作用的評論,只是貼標簽式的語言。沒有具體的策略推進指導,學生很難把習作修改好。
  二、明確目標:高段習作評改之追求
 ?。ㄒ唬﹥热莅才庞兄鞔?,確保評改有時間
  習作評改課上,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是習作修改技能,這些技能只有靠學生動筆實踐才能獲得。教師一定要改進作前指導,壓縮指導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留出來讓給學生動筆寫,寫完以后再交流討論,進行修改,這是提高習作修改效率最好的方法。
 ?。ǘ┰u價目標有聚焦,突出指導有策略
  習作評改課的成效高低,關鍵取決于習作評改目標是否聚焦。如果一節課40分鐘,既要評改字詞句篇,又要評改結構順序,最終的結果往往會一無所得。因此,教師要善于取舍,要依據學生的習作現狀確立評改重點,并有策略地進行指導,以期實現一課一得。
 ?。ㄈ┬薷姆椒ㄓ惺痉?,落實技法有效果
  習作評改課中,教師除了聚焦問題的指導講評外,還要規范修改方法。在教師的不斷引領和示范下,學生在習作修改中逐漸掌握并運用修改方法,修改能力自然得以提升,習作水平也會不斷地提高。
  三、精準施策:高段習作評改之策略
 ?。ㄒ唬┫葘懞髮В瑢憣ЫY合
  小學高段的學生已經具備基本的習作能力,大部分學生能針對習作要求自主作文,能把事情寫完整,做到條理清楚,等等。因此,在習作課上,教師應淡化指導,讓學生對照要求選擇題材,根據提示完成習作,并且要求學生當堂完成。這樣做的好處有二:一是不會束縛住學生的思路,避免學生習作“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二是能真實反映學生的習作水平,便于教師準確把握學情。
 ?。ǘ┫茸x后評,讀評結合
  弱化教師批改,強化學生評改,是習作教學改革的一大進步。但弱化教師批改不等于對學生習作不讀不閱,關鍵是怎么讀、怎么閱。以目前的實踐看,在上習作評改課前,教師要對學生的習作進行反復研讀。
  1.一讀:讀習作素材構思
  每次習作后,教師要對學生習作過程中的素材進行羅列,作出評價,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或者加強指導。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單元習作《父母的愛》,學生的習作素材如下。
  [要求 素材 人數 你曾經不理解父母,通過一些事情,體會到了父母之愛。你可以對父母提建議,你也可以和父母說說心里話。不論寫什么,都要寫出你最想說的話,表達真情實感 生病或受傷時,父母照顧我 16 雨傘遮住我這一邊,父母卻被雨淋濕了 9 考試失利后鼓勵我 8 我犯錯了,受到父母的處罰 1 忘記帶作業本,媽媽在燈下為我抄題目 1 過馬路時,媽媽總走在我右邊 1 無論刮風下雨,媽媽都給我送飯 1 其他 6 ]
  從上表中不難發現,前面三項是常見的素材,那如何引導學生讓“老素材開出新的花”?通過交流、回憶當時的情景,學生挖掘出容易忽略的內容,細化素材:“生病時,媽媽一心給我買想吃的水果,忘記拿找回的零錢。等想起了再去要時,沒要回錢反被老板嘲諷?!薄翱荚囀Ю?,媽媽為了幫我,先把題目做了一遍。遇到不會的題目,在網上或向同事請教解題方法?!?
  選用好的素材,文章就算完成了一半。教師在讀習作時,從源頭上去找出學生文章的癥結,引導學生發現普通素材中的亮點,在平凡事跡中尋找感人之處。
  2.二讀:讀習作評改重點
  在讀學生習作時,教師要選擇有共性的文章,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對例文進行修改,獲得作文評改的知識經驗和方法技能。如五年級上學期的期末考場作文是《想起那件事我就        》,許多學生選擇以“高興”或“傷心”為題,可在字里行間卻看不出“高興”“開心”或“傷心”,這就是典型的用概括化的詞語進行概括性的總結。   基于此,這次習作評改的重點就可以確定為:聚焦事情經過,指導學生修改事件發展過程中主人公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突出人物內心的情感。根據這些提示,學生這樣修改文章:
  “耶!”我大叫一聲,幾步跑到奶奶跟前,接過變形金剛,一把拽過奶奶的手,拉著她轉了一大圈。奶奶急得想抽出手:“小祖宗,快停下來,我要被你轉暈了?!蹦菨M頭的銀發,在陽光的照耀下,白得透明,看上去特別慈祥。
  通過這樣的修改,學生明白,對于文章的重點部分要通過具體的動作、語言、環境來描繪,讓讀者從中感受人物的心情狀態,這才是對生活的還原,這才有感染力。
  3.三讀:讀習作語言特點
  在寫具體的基礎上,學生還要關注更高層次的習作表達,那就是語言的建構。他們認為優美語言就是運用了各種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進行簡單的疊加就成了好的句子。若僅此,那學生的語言建構就只停留在粗淺的表面了??聪挛?。
  奶奶就這樣突然走了,悄無聲息。
  趕回鄉下,已近黃昏。回到家,第一眼便是滿眼的白布,人們頭戴白紗,腰間別著白紗,胸口戴著白花,靈堂中間用黑筆寫著一個大大的“奠”字。一切都那么刺眼,我的眼眶紅了,淚水忍不住涌了出來,滾滾的淚水一滴一滴地沁到裙擺上,暈染開來,我無暇顧及……
  評價這類文質皆美的文章時,如果僅僅是抓住幾個動詞,畫出動作描寫、神態描寫、環境描寫,找出文中運用的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進行“貼標簽”似的欣賞點評,那對提高學生語言建構質量并不能起到實質性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具體的描寫。如寫奶奶去世了,文章中的“突然”“悄無聲息”將意外來得讓人措手不及表達出來。再如寫哭,許多學生會寫“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滴一滴往下落”,而好的語言則會進行更為生動的渲染,“滾滾的淚水一滴一滴地沁到裙擺上,暈染開來”,語言顯得靈動、文雅。
  評價這類文章,應引導學生關注文中語言跟自己的文字的不同之處,并學習模仿,形成自己的語言體系,那習作的表達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
  (三)先評后改,評改結合
  1.常規修改策略
  明確文章的修改方向后,教師可以通過微課進行示范修改,讓學生掌握增加法、刪除法、調序法、更換法等最基本的修改方法,并能試著把文章修改通順、具體。為了使評改更有趣,讓學生能記住并喜歡使用規范的修改符號,教師為枯燥的評改術語取了好聽的名字。
  從習作評改現狀中發現,教師要增加評改的方式,除傳統的上交后統批之外,還可以有面批、互批、共批等多種形式,各有不同的效果。
  3.激勵修改策略
  在學生修改習作后,為了激勵學生進行二次或多次修改,教師設置了“自薦明星”“亮點明星”“跟帖明星”,讓學生把寫得好的作文片段張貼在“美文墻”上,使全體學生在課余都能參與到評價的行列中來。
  沒有任何一種習作評改方式是完美無缺的。習作評改要改變當前的現狀,循序漸進。教師要在不斷的策略優化中讓學生規范、自由地評改作文,為全面提高習作能力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學峰.運用微信激發小學生自主作文的實踐愿望[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5(11).
  [2]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課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3]王敏.從兒童藝術教育的視角看小學習作教學[J].內蒙古包頭師范學院,2013(12).
 ?。ㄕ憬←愃锌N云縣紫薇小學   3214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58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