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瓶頸與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伴隨著世界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提出,為了能夠有效推進西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提高西部高校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意識和能力,本文通過解讀創新創業教育內涵,分析西部高校在推進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西部高校;創新創業;創新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18-0065-02
2010年教育部出臺《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教辦〔2010〕3號),2014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等九部門一起出臺了《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人社部發〔2014〕38號),要求進一步普及創業教育、加強創業培訓、提供多渠道資金支持等。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要求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自2017年以來,教育部加強開展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認定工作,不斷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大眾創業,創新先行,萬眾創新,教育先行。在國家緊鑼密鼓的政策頒布下,大眾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各有不同,那么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到底是什么呢?
一、深入理解創新創業教育核心內涵
創新創業教育不是解決大學生就業的救命稻草、不是幫助大學生掙錢的孵化機器,其本質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的、為其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素質教育,其核心內涵是以構建培養拔尖創新創業人才為導向的現代高等教育模式,引導學校師生不斷更新和升華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緊密結合,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轉變,強化對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具備創新力和創造力,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對于高校來說,創新創業教育不僅意味著打破以往的培養模式,樹立新的培養理念,更是高校管理層、教師以及所有相關工作人員整體意識的轉變,創新創業教育不再僅僅是一個概念,而是需要在各項教學工作中不斷被實踐和完善的工作,對西部高校來說,更是發展學校特色,追趕超越,提升學校辦學水平的一次重大機遇;對于高校教師來說,創新創業教育的提出意味著要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不再僅是傳統的傳道授業,而更要加強對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來說,創新創業教育要求的不僅是課業的成功,更是對個人創新創業精神、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和考察。
二、雙創教育工作推進過程中遇到的瓶頸
1.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急需完善。目前大部分西部高校對于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重視不足,雖然相繼成立了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及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辦公室,但學校各部門仍然是獨立作業,配合協調工作仍未理順,并未形成規模優勢,造成了較大的人力及物力資源浪費,難以滿足雙創教育工作推進需要。
2.創新創業政策保障體系亟待完善。為規范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積極引導廣大師生參加雙創活動,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全覆蓋,西部高校亟待健全完善相應的政策保障體系。尤其是在提高師生參與雙創活動的積極性、創新創業活動開展的持續性、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建設的穩定性、創新創業經費使用與管理的高效性等方面都需要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予以充分保障。
3.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特色有待開發。目前,西部高校主要通過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工作、參與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活動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但參與上述雙創活動的人數占學生總數的比例較低。與學校辦學特色相關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較少,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特色不夠鮮明,開展方式的多樣化不足,無法更好地輻射大部分學生,難以有效激勵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中。
4.師生雙創活動參與積極性仍需提高。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雖較之前有了提高,但是相比于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環境依然相對保守,主要以能源型企業為主,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較少,學生參與相關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學習實踐的機會有限。同時,教師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度不夠,認為創新創業教育與自己的教學工作并無太大關系,沒有從根本上認清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僅是簡單地以學生參與的創新創業活動,開展的科學研究,從事的創新創業項目,獲取的創業資金等指標作為衡量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參照系。并且,少部分學生積極響應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大部分學生則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不予以正視,缺乏正確的認識,更缺乏參與的積極性和熱情。
三、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對策
(一)建立健全雙創教育工作機制,明確主體責任
1.做好頂層設計,明確發展定位。高校應結合辦學定位與發展特色,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總體發展目標,將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以培養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為宗旨,以專業教育和課程教學(第一課堂)為主線,以開展創新創業訓練活動(第二課堂)為抓手,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社會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作風樸實和積極進取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將總體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目標細化到學校各級黨政任務考核目標中,并通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立項建設工作保障創新創業教育建設資金到位、責任到位,促使全校上下對創新創業教育達成統一認識。
2.出臺相關文件,理順運行體系。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制定相關文件辦法,理順運行機制,明確主體責任,建立由校級領導成員組成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宏觀管理,定期研討部署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并確立以教務處為牽頭單位,學生工作處、校團委、招生就業處等多部門組成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辦公室,相互配合,具體負責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落實與開展。
?。ǘ┤谌肴瞬排囵B過程,完善雙創培養體系 1.全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全覆蓋。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著力強化創新創業教育,將其融入專業教育,貫穿培養全過程,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全覆蓋,根據學校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構建第一課堂(含所有課程,尤其是專業課和實踐教學環節,亦包括由創業基礎等課程組成的創新創業理論課程)與第二課堂(學科競賽與大創項目等)有機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著重在第一課堂教學中融入創新思維和創新理念,在第二課堂中培養與開發創新能力與創業能力,鼓勵廣泛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賽結合,以賽促教,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2.建立健全雙創課程體系,探索雙創教育教學新方法。課程設置是培養方案的核心內容,是實現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中心環節。通過通識教育課、公共選修課、網絡平臺課程等多層面課程規定的設置,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對創新創業學分提出具體要求。同時,積極鼓勵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領域教育教學方法、教學形式以及考核模式、教研成果申報等方面的有益探索。
(三)著力強化雙創實踐環節建設,促進創新資源共享共用
1.整合內外辦學資源,加大雙創平臺建設力度。全面推進高校創新實驗平臺開放共享,制定相關的實驗室管理辦法,為學生跨專業跨領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提供平臺基礎。打造校內雙創孵化基地,對申請入駐的項目團隊進行考核,擇優投資、推廣以及轉化,打造創新創業種子庫。加大培育雙創社團,以雙創社團為依托,開展創業英雄進校園、創業訓練營等主題活動,啟發學生的創業思維和創業意識,在全校范圍內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強化實習實踐,與相關行業多家知名企業簽訂長期校企聯合培養協議,推進校外實習實踐教育基地建設。
2.完善創新創業實踐體系,推進創新創業成果產出。全面健全融理論教學、實訓實踐、平臺基地、支持保障為一體的創新創業實踐體系,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完善文化引領和指導幫扶,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進一步實現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的功能,真正實現從創意設計到產品打樣、成品產出、成果展示及推廣的創意產業鏈,能夠讓創業者的項目提前進入模擬市場“試水”,培育出大批優秀的學生創新創業成果。
參考文獻:
[1]王焰新.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反思與模式構建[J].中國大學教學,2015,(4):4-6.
[2]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Z].2010.
Absrt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y of world industry 4.0 and made in China 2025,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edu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wester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mprove the students'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the consciousnessand the ability,By interpreting the connotation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wester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university of western China;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76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