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游戲化學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內容摘要】像玩游戲那樣,把嚴肅的學習“游戲化”,以一種輕松、有趣、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復雜嚴肅的問題,讓孩子在游戲化學習過程中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實現并鍛煉自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以及證明自己的價值,在游戲化學習過程中會激發學生的潛能,進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關鍵詞】游戲化  學習效率
  一
  要說現在什么最吸引學生,那肯定是游戲。就連成年人,也有大量的人沉迷在游戲中。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學習肯定不如游戲那樣引人入勝。為什么學習不能像游戲那樣有趣呢?如果學習像游戲一樣,讓人沉迷,是不是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效率呢?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整個社會的發展變化產生根本性的變革,在這個時代里,不是只有“學習知識”這一個金字塔才是競爭的戰場,到處可以有個人發展的舞臺。知識軍備競賽式的高考獨木橋,已經不是21世紀當下的“金字塔”了,但保持“終身學習”的能力,古往今來乃至未來仍然是人才的核心要素。那么如何將學習知識變成一種學習能力呢?或許,通過游戲化思維,讓學生在“玩”中“學”,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法。
  我們都反對填鴨式教育,學生沒興趣聽,老師“硬講”,一遍不懂再講一遍,然而學生仍舊記不住或記住了很快就忘了。填鴨式教育影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我們教育者都知道這一點,然而這種模式并沒有多大改變,因為這種模式更為“方便操作”。
  《孩子是如何學習的》一書中講到,“很多傳統教育的錯誤認識就在于:教育者往往過于重視自己的教育方法,過于相信自己可以教會學生知識,卻忽略了對于學習者來說最為重要的學習方法。那就是,要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作為教育者,只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
  那么,我們教育者就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處境,探索孩子們是為了什么而學習?孩子們主動學習的動力是什么?《孩子是如何學習的》這本書的作者約翰·霍特告訴我們,第一是好奇心,如何運用好奇心、保持好奇心,是孩子們學習的關鍵所在。第二是理解和表達,為了理解別人和表達自己。第三是證明自己,孩子擁有強烈的自卑感和虛榮心。
  像玩游戲那樣,把嚴肅的學習“游戲化”,以一種輕松、競爭、激勵的心態去面對復雜嚴肅的問題,讓孩子在游戲化學習過程中受自己的好奇心驅使,實現自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以及證明自己的價值,可能會激發潛能,進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二
  什么是游戲化思維?
  泰格·尼格爾在他的《游戲改變世界》一書中,提到了游戲的四個核心?!八械挠螒蚨加兴膫€決定性特征:目標、規則、反饋系統和自愿參與。目標指的是玩家努力達成的具體結果;規則為玩家如何實現目標做出限制;反饋系統告訴玩家距離實現目標還有多遠;自愿參與則要求所有玩家都了解并愿意接受目標、規則和反饋。”也就是說一個任務只要賦予了目標、規則、反饋、自愿這四個要素,就會變成一種有趣的游戲體驗。
  轉述已故哲學家伯納德·蘇茨對游戲下的一個定義:“玩游戲,就是自愿嘗試克服種種不必要的障礙?!?
  同樣的,我們希望學生能夠在游戲化學習過程中,不斷探索、學習和改進,自愿從事不必要的艱苦工作,真誠地看重自己努力得來的結果。以玩游戲的態度來學習,是為了主動讓學習變得更有價值。
  游戲化不是指具體做某一個游戲活動,而是用一種“游戲化”思維方式積極的參與活動,把枯燥的事情,變得有意思一些,把被迫做,變為主動做。具體來說,就是把生活中的某個大目標,細分成一系列的小目標,然后就像打游戲通關一樣,完成一個小目標,就給自己一個獎勵。每完成一個小任務,都會有一種成就感,會感覺到一種實實在在的進步?!巴瓿伞边@個動作,給參與者帶來極大的榮譽感,一種完成“里程碑”式的自豪感。
  游戲化學習是提高課堂學習效果的一種策略。借鑒游戲的機制,在競爭、快樂、自愿、激勵的前提下,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率。在參與中,讓學生有表達自我的機會,鍛煉提升自我表達和思維的能力?!巴妗笨梢蕴岣邔W生的參與度,積累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擴寬自己的經驗,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以“贏”為目標,促進學生參與競爭的積極心態,全力以赴想要去贏。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面對失敗的態度,積極的失敗反饋會讓孩子渴望再次嘗試,同時也有助于孩子建立樂觀心態,失敗沒有可怕,也沒有那么嚴肅,可以從失敗中學習,再嘗試一次又一次,總有成功的希望。學習是一種無限游戲,它跟只為了獲勝而玩的有限游戲不同,它是一種無盡頭的游戲,為了盡量長時間地玩下去而玩,這樣便于養成一種“終身學習”的意識,學無止境,時時處處可以學習。
  三
  如何把學習任務“游戲化”呢?這里就需要談到一個“游戲化設計”問題。解決方法仍然是游戲的核心四要素:目標、規則、反饋、自愿。首先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環境。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解除“警備”,在輕松的心情下主動參與活動,發展創造性思維。
  其次是目標設定。跳一跳剛好夠得到,剛剛超過自己的能力,這種狀態最容易調動起積極性。任務既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把學習變成一種游戲。通關游戲,難度遞增,持續性學習,及時性反饋。讓學生有趣味性、成就感和滿足感。這種目標最能夠刺激學生產生精益求精的專注精神。并且在活動中及時給與學生反饋信息。用獎勵機制激起他們的自愿參與度。當然,這個獎勵不是物質獎勵,而是能夠激發學生自主性的內在驅動力,游戲能夠提供給學生一些證明自己的新機會,學生擁有隨時參與或退出的權利。
  以下是關于要求學生背誦蘇洵《六國論》學習任務,并結合本班學生的基本學情,將之進行游戲化設計之后,變成的樣子:
  本周游戲:“搶名牌”之《六國論》(蘇洵)。
  游戲任務:每組每位成員完成《六國論》(蘇洵)背誦“搶名牌”游戲,戰況實時更新在后黑板。
  游戲規則:每位組員有一枚帶有自己名字的“名牌”,在本周一至周三,每組成員與另一小組成員挑戰背誦《六國論》全文(可分段進行挑戰,全文為止),打敗一個成員即為獲勝,可贏得對方的“名牌”。無論贏得還是失去“名牌”的人可以在之后(周三放學前)再去挑戰其他組成員,重新贏得“名牌”,周三放學前統計“名牌”總數最多的小組,即為boss組。
  第二輪:周四周五分段默寫闖關,完成度80%以上(按字數百分比來計算)即算闖關成功。
  預告:順利通過《六國論》闖關的同學,可以參加下一個游戲的競選:《項鏈》課本劇編劇導演演員幕后及呈現舞臺表演等一系列活動。
  這樣的游戲設計,是我的一個初步嘗試,肯定存在一些不夠科學嚴謹之處,但我想在增強學習趣味性的同時,其實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團隊意識。所謂團隊,就是為了實現某一個目標,由互相合作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體。這和我們學校一直以來倡導的“合作學習”是一致的。團隊合作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模式,在團隊中,雖然有一個組長帶領,但每一個組員的決策和行動都影響著其他組員,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他們之間互相了解、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共創佳績,這樣才能夠將團隊的力量發揮到最大處,而不是靠少數幾個優秀個人單打獨斗。
  結語
  將游戲的思維方式植入到學習中來,我相信這會帶來課堂教學方式的改變,對提高教學效率有益。歸根結底,教育的核心是信任學生,給學生以自主權,相信他們可以自我成長并懂得為自己的成長負責。此過程中,教師要懂得放權,并給予學生需要的,有針對性的切實技術和方法指導。有理由相信,游戲化思維會帶來學習上的變革,并逐漸成為一種教育趨勢。
  【參考文獻】
  [1] [美]約翰·霍特 著;張雪蘭 譯. 孩子是如何學習的[J]. 京華出版社,2010 (06).
  [2] [美]簡·麥戈尼格爾 著;閭佳 譯. 游戲改變世界:游戲化如何讓現實變得更美好[J].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09).
  [3] [美]凱文·韋巴赫、丹·亨特 著;周逵、王曉丹 譯. 游戲化思維:改變未來商業的新力量[J].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04).
 ?。ㄗ髡邌挝唬荷虾J忻裥侵袑W)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750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