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山區初中物理實驗課外延伸的可行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物理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物理課堂中實施科學探究的時間是有限的,而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科學態度的養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有意識地把物理課堂的科學探究延伸到課外??梢哉f引導學生提高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能力,是一項有挑戰性的課題。
  山區中學,受各項外部條件的限制,教師該如何創造條件把課堂教學和物理課外實驗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一、物理課外實驗,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
  物理實驗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活動和途徑,是進行物理研究的基礎,也是研究物理的主要手段。初中物理課堂學習內容多,教學的時間又非常有限,教師對課本中涉及的實驗往往避重就輕處理,讓學生背實驗步驟和實驗結果,結果造成了學生對實驗不重視,扼殺了學生的動手實驗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必須把物理實驗教學延伸到課外,延伸到生活中去。
  物理課外實驗的延伸,為課堂學習提供豐富的感性認識素材,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學生建立概念,認識規律,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比如,教了光現象的知識后,布置學生課后運用多種測量方式測量學校旗桿的高度。這樣,學生既鞏固相關的物理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對課堂教學起到補充的作用。
  二、物理課外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課外實驗,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環境,相對于學習課本書面作業,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當學生對某種事物充滿興趣的時候,對知識的理解往往接受得比較快。
  比如,教了《聲音是什么》后,進行物理課外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臺簡易的電話,第二天讓學生展示成果,并說出簡易的電話的工作原理。學生獨立完成簡易的電話,一方面可以讓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產生較強的成就感,更積極投入到物理課堂的學習和實驗活動中;另一方面,還能讓部分膽小、畏難的學生更加關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提高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熱情,主動地參與探究。
  三、物理課外實驗,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是集體完成的。而課外實驗,主要是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學生必須在外界環境受一定制約的條件下完成,要收集相關信息,與生活環境中的一些人和事進行交流、分析,對實驗現象進行記錄、分析、歸納等,讓學生在獲取新知識,擴大知識面的同時,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等各種能力都能在實驗中不知不覺地得到提高。
  比如《浮力的應用》教學,學生學習物體沉浮的規律后,要求學生課外,實踐自制“潛水艇”。有個學生自制“潛水艇”就很有意思:兩個裝眼藥水的玻璃瓶,用膠布把大口連接起來做成船體,再在兩端小口各套上一段自行車上的氣門芯,一段插入水里,一段露出水面含在口里。想讓它沉,就吸出瓶里的空氣;想讓它浮,則用口吹進氣體,使水排出。這個物理課外實驗,對課本知識繼續探究,既能使學生及時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又能使學生主動探索獲取新知識,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探究能力。
  四、物理課外實驗,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了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中有很多都與我們的物理知識息息相關。認真觀察生活,我們就會發現生活中同樣不缺少物理實驗。課外實驗通常在家中進行,取材于日常生活用品,學生可以更深刻地感知實驗現象,同時,也可以用所學知識來解釋實驗現象。這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探究主動性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比如,讓學生回家把筷子放入半杯水中,看能發現什么。第二天上課交流,引導學生“發現生活”“發現問題”,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生活的主動性。又如,安裝家庭照明電路的課外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山區課外實驗,很多條件還不成熟,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課外實驗的指導和督查,及時了解情況,引導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制定具體的操作方案。
  總之,課堂教學需要課外實驗進行補充,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能力。課外實驗,教師要引導學生靈活地應用已有的知識與技能,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去進行一些新的探索和實驗。只要我們勇于創新,敢于嘗試,就一定能克服山區各種外在條件的制約,引導學生更好地走進物理世界。
  責任編輯 羅 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801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