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關系的選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教育理念引領 教學制度規范
教師專業提升 教研項目拉動
網狀節點聯動 整體和諧推進
“新生態學?!睂嶒烅椖拷M聯系人:
王占偉 手機:18610378011(微信同號)
張 欣 手機:13703889990(微信同號)
地 址:洛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
郵 編:471934
郵 箱:wljyyjy2017@qq.com
一線教育管理者和教師,天天忙于實操教學業務,而不斷更新的教學理論讓他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削弱了理論對教學實踐的指導作用。新生態學校的教學體系研究基于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人群等三個方面來進行,追求一線教育管理者和教師的“有理念、需具體、可操作、要扎實”。
這需要對教學體系中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人群加以闡釋。這里的教學內容不是大家常說的教材內容,而是課程內容的一種體現方式,也就是教學流程中師生互動所采用的教學方略、教學方法、教學方式。這些才是教學的真正內涵,才能稱為“在教學流程中師生互動采用的教學內容”。我們經常把教材內容當成教學內容,影響了真正的教學內容(教學方略、教學方法、教學方式)的整體研發,對此進行解釋和糾正,很有必要。
所謂教學內容,是在教學工作中所涉及的教學方略、教學方法、教學方式的內容,是教學范疇內不同層級的三個分支體系。
方略,全盤的計劃和策略。我們的教學有沒有一個“全盤的計劃和策略”呢?有,一定要有。但是,現實中許多校長和教師,不缺教學方法,缺教學方略。下面,僅從教學關系的選擇來談對教學的影響。
關系,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間某種性質的聯系。
在教學中,師生之間存在三種關系可供選擇,且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觀性。
第一種教學關系,教師教,學生學,以教師教為中心。在這種關系的教學中,教師的任務是執行事先準備好的教學方案,努力教授學生,直至得出預定答案。因此,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把課堂當成自己的舞臺,教師是主角,學習好的學生是配角,而大多數學生只是不起眼的“群眾演員”,甚至是“觀眾”“聽眾”。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之間缺乏基本的交流與溝通,以及互相探究學習的互動,更不用說學生來質疑教師了。
第二種教學關系,教師的教服務于學生的學,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在這種關系的教學中,要求教師和學生始終處于平等地位,教師不以權威自居,而是作為引導者出現,既把學生看作教學對象,更把學生看作教學主體。首先,教師要把課堂看作是一個啟發、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場所。教師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思想,有獨到的見解。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人格,因材施教,在承認個體差異的前提下,為每一名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使他們都能得到發展,同時,鼓勵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和良性競爭。最后,在教學目標的確定和教學活動的安排上,教師應及時與學生溝通,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及各個環節,彼此理解、信任、合作。
第三種教學關系,是一種全新的教學關系,師亦生,生亦師,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可以教,教師亦可以學,師生既學又教。這種教學關系恰是教學關系走出二元對立之后,建構而成的一種教學互動、師生共生共長的新型教學關系。這種教學關系激活了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讓學生發現了知識的奧秘,發現了自己的價值。這種教學關系的特征,近似于《道德經》中所云“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7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