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學考試改革的積極意義與實踐途徑選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教育部取消“清考”制度的出臺,高??荚嚪绞降母母镌絹碓绞艿缴鐣年P注。高校教學考試的目的是為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查和檢測,同時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思路、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質量進行考查。高校教學以考試的方式激勵、促進教師不斷地提高教學水平,同時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自身的發展。隨著社會發展對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要在新形勢下更好地使高校教學考試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就必須提高教學質量,加強過程管理,對高??荚嚬ぷ鬟M行積極改革。本文對高校教學考試現狀及改革實現途徑的選擇進行分析探討,對高校教學考試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教學考試現狀;改革;實踐途徑
一、 高校教學考試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近幾年的高校擴招,社會對教育事業和高校學習質量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如何將教育更好地提高到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地步,使學生有更快更好的發展,成為高校關注的重點。高校教學考試是通過考核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質量進行考查的一種方式。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要求全面整頓本科教育教學秩序,嚴格過程管理。淘汰“水課”,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這一制度的出臺,對高校檢測方式創新和教學考試進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更進一步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為祖國培養建設人才。
目前我們國家大部分高校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認定和考核都是建立在考試的基礎上的。由于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有所差異,所以高校的考核內容大多根據書本的大綱,局限在教材的基礎知識上,對實際應用能力考查不足??荚嚦煽兊暮脡闹苯記Q定著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但是這種方式在學生綜合素質以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綜合能力上,重視度并不是很高;僅通過對期末試卷成績判定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評判標準比較片面;只重視課程試卷學業成績,而忽視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忽略綜合能力的培養,不能為社會培養合格的綜合建設人才,也會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很難營造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此外,針對不同專業和不同學科的特殊性,考核方式存在不能夠“因事制宜”的問題。
二、 高校教學考試改革的積極意義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如何在爆炸式的信息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專注力和辨別選擇能力,建立專業知識體系,真正做到“以本為本,四個回歸”,需要高校、教師以及學生的共同參與和配合。教學考試是檢驗高校教學活動的關鍵環節,教學考試的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ㄒ唬?教學考試是對學生、高校和教師的多重考驗
教學考試能夠體現高校教學活動的理念、教學目標以及發展方向,同時也能夠體現一個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的高低。教學考試不僅對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進行判定,更是對學校教學質量的判定,對教師教學職業技能的綜合考查。
?。ǘ?教學考試改革是對教學活動的規范化和合時代化
在教育部的各項要求和規范下,教學考試對高校教學活動起到一定的規范、制約和限制作用,教師的教學過程以及教學內容被合理的規范化,不僅提高了學生掌握知識的牢固性、穩定性,更提高了知識的合時代性,縮小高校教學水平的差距。
?。ㄈ?教學考試的改革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通過教學考試形式和內容的不斷改革,教師才能夠對比出當前教學要求下,在教學方法和內容上的不足。通過改變對一考定“全局”的考試現狀,學生不僅能在考試中發現學習中的不足,更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的學習,加大自身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極大地提高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 高校教學考試改革實踐途徑
根據教學考試現狀存在的不足情況,探討高校教學考試改革發展方向,健全和豐富高校教學考試的模式,積極采取措施改革我國高校教學考試勢在必行。
首先,優化教學考試的分數結構。課程最終的分數組成,需任課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合理安排比例,充分體現課堂表現、平時作業、實驗和期中考試等期末考試之外的分數組成,從而達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加強教師教學過程管理的目的。例如,高??蓪嵺`操作、分組調查討論等方式運用到考試當中。提高平時成績在考試中所占的比重。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更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使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但須避免為達到及格率不合理分配分數占比。
其次,合理安排考核方式,創新試題類型。高校應根據課程特點,將考試和考查,開卷考試和閉卷考試相結合。學生不僅僅像往常一樣地死記硬背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可以更加靈活、積極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豐富高校教學考試的試題類型,積極對教學考試的試題進行創新,傳統的考試題目和考試模板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也無法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考查,因此高校需要豐富和提高教學考試的題型。當然,如何能在開卷考試的情況下使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如何結合時代特點將試題進行創新,都對任課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提高教學考試的頻率。高校應該在每學期進行多次考試,可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和形式,既能鞏固學生的階段性知識掌握,更能夠保證在每一階段檢測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發現問題。
四、 總結
高校教學考試改革是新時代對高校的發展要求。高校要積極結合社會發展方向,堅持知識和能力并重的考核模式,對本校的考試模式進行改革。目前高校教學考試仍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更進一步地分析探討,在改革中不斷摸索合理的道路。在新的教育要求下,從更高層面提高高校、教師以及學生的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海生,張晶,儲常連.高校教學改革的總體思路與政策措施[J].2015(3):20-25.
[2]蘇倫高娃.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實踐分析[J].時代教育,2014(3):206.
[3]張旭輝,伍虹儒.高校教學考試改革與創新型人才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1(32):33-34.
[4]曾智洪,殷小娟.高校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6):10-14.
作者簡介:
王春陽,廣東省珠海市,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2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