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術師范生教育實習方式的改革與實踐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基于綜合性高校美術師范生傳統教育實習方式的弊端,本文提出了組建多元化師資隊伍,構建有效課堂,將所“見”轉化為所“用”的高校美術師范生教育實習方式改革新思路,期望結合近兩年的實踐探索,為完善師范專業教育實踐課程體系,改革實踐教學方法與途徑提供參考。
關鍵詞:藝術師范生;教育實習;教師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995 (2019) 01-0074-03
高等師范教育中教育實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和熟悉當前的教育現狀,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基本的教育教學模式、規律和特點,為師范生今后正式走上工作崗位打好基礎。因此,教育實習在師范生培養計劃中,歷來受到重視,教育實習一直被列為師范生的必修課程。隨著中學美術教育新課改步伐的加快與深入,高校美術師范生教育實習也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探索更科學合理的實習方式,以適應時代與社會的需要。
一、傳統教育實習方式及其弊端
師范教育中的教育實習一般采用安排一周或幾周時間,前期由學院統一安排學生到學院指定中學或教育機構開展教育見習,觀摩專業課程,初步了解課程教學模式并做好聽課記錄;后期開展分組討論,對所觀摩課程內容及教師的教學方法分組進行討論,再由指導教師組織全體學生進行集體研討、交流,最后由學生實際操作,上臺試講或授課,師生共同點評或總結。這種實習方式是我國高等師范教育專業普遍采用的實習模式,此模式看似方便統一組織、管理,實則存在很多與現實脫節的問題,尤其在美術師范生的教育實習中,傳統的教育實習方式與中學美術教育現狀脫節表現明顯。
其一,師資力量單一薄弱。擔任教育實習教學任務的高校教師普遍缺乏中學美術教學經驗,對中學美術教育現狀也缺乏了解。教學中往往局限于指導學生認識教育教學普遍規律、一般方法和教案編寫,更進一步也只能通過模擬常規中學美術教學形式,由于缺乏實戰經驗,造成流于形式的表面模仿。
其二,可提供教育實習的學校和機構數量難以滿足實際需求。高校逐年擴招,每年美術師范生人數也大大增加,以本校為例,每一屆美術師范生少則兩個班達到七八十人,多則三個班達上百人。在集中教育實習時間內,實習地點必須相對集中,可能聯系提供教育實習的本市中學最多不過兩三所,數量上很難滿足一個年級的美術師范生教育實習的需求。且在有限的幾天實習中,中學的美術課數量也比較有限。
其三,不能適應中學美術教育新課改的形勢。隨著中學美術課程教學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學美術教育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愈加重視,美術教學形式也由單一課本教學向多樣化的興趣教學轉變,對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創新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采用傳統集中的實習方式,在集中的幾天時間內組織學生到實習中學,一天下來也只能旁聽一兩節課,且由于大量旁聽學生進入教室,美術課只能采用傳統形式,無法施展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現場實習的學生也會浮于形式,難以體會教學的實質和中學美術教育新課改的最新教學理念。
二、高校美術師范生教育實習新方式探索
要想通過教育實習讓學生熟悉當前教學工作的方式和技巧,熟悉當前中學教育的基本內容、流程和規律,提高從業素質與能力,必須突破傳統實習方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讓學生實習到更加多樣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針對傳統實習方式的弊端,需要對美術師范生教育實習方式進行改革與探索,豐富實習方式與途徑。
一是推行“雙導師”制,構建多元化的師資隊伍。在本校美術師范專業教育實習課程改革探索中,以“請進來,走出去”為基本思路,加強與優秀中學教師的交流合作,推行大學老師與中學老師共同構成的教育實習課程的“雙導師”制。不僅豐富了教育實習師資隊伍的多元化構成結構,也能緊跟中學美術教育新課改的步伐,提升教育實習的實效性。并通過校外導師搭建平臺,獲得更多的觀摩渠道,為學生創造更豐富的實習途徑。
二是開展專題講座,構建有效課堂。邀請優秀中學老師走進高校課堂,解讀教育理念、教學方法。這種有目的、有計劃地邀請優秀的中學老師進行專題講座,以理論聯系實際,真正實現教育實習的目的。不僅可避免實習內容的盲目性和不確定性,也提升了教育實習內容的充實性和多樣性,構建起教育實習的有效課堂。
三是及時進行討論與小結,將所“見”轉化為所“用”。每次講座都要求學生記錄講座內容與過程,然后分組開展討論,再進行個人總結。這樣,記錄、討論和小結都能做到內容具體,目的明確,集思廣益,有所思考。最后,在模擬教學中,能將所“見”轉化為所“用”,真正實現理論指導實踐。
二、局校美術師范生教育實習方式改革與實踐初見成效
近兩年在作為一所綜合性高校的本校美術師范生教育實習課程改革中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實踐,收獲了一些經驗,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ㄒ唬┻M一步堅定了師范生從事中學美術教有事業的決心與信心
通過校外導師的現身說法,使學生進一步堅定了從事中學美術教有事業的決心與信心。例如本校的校外導師Z老師,她是本校十多年前畢業的美術師范生,從事中學美術教學也有十多年了,還在全國美術教學競賽中獲獎,她走進實習課堂,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對生活與藝術的認識,她以自己從教的親身感受,傳達給同學們美術課是一門為學生也為自己帶來強烈“幸福感”的課程,在自己追尋理想和自由的過程中,無論現實有多么困苦,但精神始終是自由充盈的。還有一位在中學美術教育領域工作了二十多年的Y老師,她也是本校的校外導師,在走進高校教育實習課堂中,她對當今教育重科學輕藝術的趨勢下導致的審美缺乏的普遍現象之言不悔,指出美術教育中重技法輕鑒賞的教育誤區,強調審美教育的重要性,強調提高學生審美是美術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從事中學美術教育事業是神圣的,在全心投入中學美術教育事業中,可以成就他人,也可以讓自己的人生也更精彩。這些校外導師都經歷多年的美術教師生涯,仍能滿懷對美術教育事業的熱愛與感情,從他們身上同學們更直觀認識到中學美術教師工作的意義與價值,也引起同學們對美術教師工作的向往,從而樹立從事中學教育工作的決心與信心。 ?。ǘ┨岣吡藦氖轮袑W美術教學的素質與能力
在中學美術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引發教師角色的變化,教師將和學生一道打破課堂的寧靜,經常走下講臺、走出教室,利用學生生活中的美術教學資源,與學生共同觀察、討論、感受和體驗。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與落實,中學美術教學的形式與方法不斷創新。通過經驗豐富的中學美術教師的示范教學,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到作為主體性的角色感受,身心投入的直觀感知,深入欣賞與評判一節優質美術課。因此,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室美術教研員也作為本校的校外導師走進課堂,他以國家最新的美術課程標準為指導,介紹了美術課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和美術課程的多樣化,幫助學生了解新時代的美術教育理念,理解構建中小學美術有效課堂必須遵循的要求。還有Y老師,他在全國美術教學比賽中多次獲獎,作為校外導師,現場示范一節《篆書的知識與鑒賞》高中美術欣賞課,現場的學生都被情不自禁地被引入高中美術課堂,被Y老師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和豐富生動的教學方式所吸引,親身感受到一節優秀的美術課的魅力與價值。之后,Y老師他毫無保留地分享了如何在備課中反復推敲、多次修改的過程細節,并詳細解讀了本節課的組織構思理念,這種由表及里的深度解讀,讓學生在實習中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最后,他還以本次課為例,從不同的角度與同學們探討“什么是有價值的課”,強調理解和尊重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指出在教學中“貪多不如求精”,細致到提問的技巧,要做到每一次提問都能承上啟下,還有課后及時認真的反思才能讓自己不斷進步。在這一系列中學美術教學技能技巧講座中,同學們不僅近距離看到了優秀中學美術教師的風采,更深刻理解了一名優秀中學美術教師應該具備的教學態度與能力,明確了努力的方向。
?。ㄈ┥羁汤斫狻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職業精神
教育實習不僅要關注本學科的教育現象與教學方法,還應注重全面學習,了解中學教育作為一個整體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本校的教育實習中還邀請了一些優秀的中學班主任擔任校外導師。他們不僅在各自學科的教學中成績斐然,更以良好的職業素養受到同行和學生的愛戴,是教師職業的楷模。例如W老師,他是人教社中學數學教材講師團專家,也是湖北省“特級教師巡回講學項目”專家庫成員,擔任中學班主任經驗豐富。在班級管理經驗交流中,他提倡建立“班干部制度”和“班級積分制”,注重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和鍛煉,還談到了要處理好個人與同事、學校、學生的關系,并結合生動真實的事例分享了他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成功經驗。還有H老師,他是一名中學高級老師,也是本市名師工作室成員,還是教師資格證面試考官。在他在二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不僅重視個人教學能力的提升,更提倡“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特別強調班主任工作中要注重一個“情”字,以一個個真實生動的事例告訴同學們要學會在教學中找到幸福感。從這些優秀的班主任的經驗中,同學們學到很多教育管理技巧,認識到中學教師工作的辛苦與責任,更深刻理解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職業精神。
四、總結
近兩年,在本校美術師范生教育實習課程的改革中,以“雙導師”制為依托,充分發揮教育實習的實踐訓練作用,以培養出真正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開展了一系列教育實習方式的實踐探索,豐富的實習形式,增強了學生從事中學教學的決心與信心,提高了從業素質與能力,學生普遍都能明確認識到終身學習、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成為一名中學美術教師的職業素質與追求,明確了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謝雱.中學美術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顧國蘭.論教育實習在大學美術師范教育中的重要性[J].美術教育研究,2016( 11).
[3]高巍,劉瑞.師范專業認證視角下高師院校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師發展研究,2018 (4).
[4]吳宗勁,饒從滿.教育實踐類課程對職前教師從教準備度的貢獻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18 (6).
[5]高芳.實踐取向視域下的職前教師培養[J].教育評論,2018 (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1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