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中的科研教學關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文章針對科研和教學兩條主線在高校教師職業發展中互助關系的問題展開討論,以普通本科院校為例,分別從脫離科研的教學、脫離教學的科研、科研教學協同發展三個角度展開討論,分析了在高校工作的專職教師應如何平衡科研和教學的相輔相成關系以追求職業生涯發展。提出以科研促教學,從深度上提升教學水平,以教學助科研,從廣度上延伸科研意義,最終促進青年教師職業生涯的進階。
關鍵詞 科研 教學 青年教師 協同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許多高校原有師資已無法滿足正常的教學與科研需求,大量的青年教師充實到教學和科研隊伍中來。教學和科研作為高校青年教師的兩條工作主線,對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青年教師在追求職業發展的過程中,對于如何平衡好教學和科研間的關系是重中之重。
1脫離科研的教學如無本之源
高校青年教師多是從各大學畢業、第一次就業的應屆博士生,從高校學生到高校教師身份的突然轉變,使得有些教師還不太適應,不知如何處理好手頭臨時工作和自身長遠發展間的關系。畢業前是一心科研的博士生,工作后是全心教學的“好老師”。然而從課桌到講臺,這短短幾米的距離,可不只是簡單地從學到教的轉變。
以本人所在的普通本科院校為例,剛入職的青年教師每學年一般要獨自承擔兩到三門基礎或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每門課程的教學不僅僅是課上45分鐘講完就行了,在課前要準備一整套的教學材料,如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案、課件、教學設計等,課后還要處理一系列的善后事宜,如作業、實驗、試卷等。這些都是非常耗時耗力的工作,因此,通常一學期一門新課上下來,青年教師能用于科研的時間就所剩無幾了。在教學型院校,對各項教學環節的考核是比較嚴格的,剛入職的青年教師更是考察重點。
現實與導向使部分青年教師把工作重點都放在了教學上,無心科研,也無暇科研。這樣的教學完全脫離科研,變成了無本之源。不做科研,對專業課程教學的影響更為明顯,教師對原理現象只能膚淺理解,無法帶領學生深入探討。課堂教學也只能照本宣科、枯燥無味,學生接受知識時也是味同嚼蠟、毫無激情。所以,脫離科研的教學缺乏深度,能把課程教完,但不能把課程教好。
2脫離教學的科研如無源之木
在高校青年教師中還存在另一種極少數的極端現象,即只科研、不教學,認為教學是浪費時間,只管自身搞好科研,以單純的科研成果追求個人職業發展。然而在高校這樣的工作環境里,一個好的科研工作者,首先應該是一個出色的教育工作者,通過教學,使科學實踐活動中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應以培養人才為中心,在育人這個目標下教學和科研承擔不同的功能,普通本科院校,純科研的研究生仍是少數,主體還是幾萬名大學本科生的教育。離開教學的科研就與學校的育人目標背道而馳了。
從高校的角度來說,科研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更好地教學,離開了教學,科研的意義也要大打折扣。離開教學的科研失去了梳理知識和發現問題的機會,也就成了無源之木。所以,在高校里,脫離教學的科研缺乏廣度,缺少了育人的意義。
3科研教學協同發展
脫離科研的教學更像是中小學教育,脫離教學的科研更像是研究所的工作,而在培養大量本科生和少量研究生的普通高校里,青年教師既要重視教學工作,也應強調科研工作,用“兩條腿”走路,這樣更容易實現更快更穩的職業發展。
剛入職幾年的青年教師大部分是應屆博士畢業生,其科研能力和科研資源都處在上升期,借助高校的平臺,將博士階段的科研工作繼續升華,積極申請各級各類科研項目。相比博士生階段的科研工作,青年教師在現階段的科研過程中應放開眼界,需要考慮一些與教書育人相關的聯系,而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論文和課題。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思考教學知識中的原理方法,教師只有從事科研,掌握豐富的知識,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高屋建瓴、深入淺出、思路開闊,課堂教學生動活潑,使學生對知識易于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借助教師的科研項目平臺,給學生提供一些進實驗室的機會,比如參加科創、競賽,做實訓、畢業設計等等。以科研促教學,能從深度上提升教學水平。
教學對科研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一來教學可以為科研系統鞏固基礎知識,科研做久了,有時候會對一些基礎理論弄混亂,而教學正好能梳理一遍相應的學科基礎理論;二來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交流也是發現問題、探討問題的一個機會,好的學生善于提出新問題,好的教師善于總結學生有意義的提問,這就有可能成為下一次新科研項目的源泉。以教學助科研,將能從廣度上延伸科研意義。
教學與科研作為大學的兩個基本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教學對科研具有支撐作用,是科研的基礎和保障;科研對教學具有促進作用,是教學擁有生機和活力的源泉??蒲薪虒W兩方面良性的協同發展即能促進青年教師職業生涯的發展。
4結論
本文探討了普通本科院校青年教師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對科研工作和教學工作的處理方法。分別從脫離科研的教學和脫離教學的科研兩方面否定了厚此薄彼的態度,提倡科研教學協同發展。以科研促教學,從深度上提升教學水平,以教學助科研,從廣度上延伸科研意義,最終促進青年教師職業生涯的進階。
基金項目:南京工程學院高等教育研究課題(2018YB20,2017ZC08)。
作者簡介:趙靜(1986-),女,博士,副教授,從事《模擬電子技術》、《光電傳感與檢測技術》等課程教學,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的科研工作。
參考文獻
[1] 巨洪軍.淺析高校教師的教學與科研[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4):7.
[2] 鐘飛,向明鈞.從“五維”視角談普通高等院校科研對教學的支撐作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12):61-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5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