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巧用豎式計數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大量的直觀教學和操作活動來輔助,教具與學具成為了必需品進入了課堂,成為兒童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工具,教師要善用并巧用這些工具。
關鍵詞:教學案例;豎式計算器;走進數學;樂學數學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教育應該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負擔?!痹谛W數學教學中加強直觀教學和實際操作活動有利于孩子走進數學、樂學數學。其中的豎式計數器是一種用數字符號表示數字,非常適應小學生學習數學時使用,尤其是在低年級。例如:模擬豎式筆算方法進行演示計算的步驟和算理,從直觀豎式形態過渡到抽象在紙上的豎式筆算的優點;數的認識中能直觀地溝通個級四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讓學生從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以下是在人教版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巧用計數器來學習的教學案例:
案例一:人教版新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
本課是學生在學習了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加法口算算理。教師將豎式計數器的直觀圖與表示口算過程的算式相對照,突出算理。最后通過比較計算時有什么不同,使學生深刻領悟“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減”。
在探究新知環節,小小圖書館為情景,已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解答?為主線。當引導學生說出算式35-2=
師:怎么計算呢?現在給你們一些時間想一想,可以借助計數器,然后跟你們小組的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
生:先算5-2=3,再算30+3=33。
生:可以用計數器,十位上撥3個珠子,個位上撥5個珠子,然后從個位上拿走兩個,最后得數是33。
師:為什么要從個位上拿走兩個,不從十位上拿走兩個呢?
生:因為2是表示2個一,要從個位上拿走。
師:看看你掌握了嗎?快速口算:26-4= 49-5=
師:第二個問題怎么解答?
生:35-20=
師:怎樣解決呢?有多少種方法呢?小組合作討論一下。
生:先算30-20=10,再算10+5=15。
生:可以用計數器,十位上撥3個珠子,個位上撥5個珠子,然后從十位上拿走兩個,最后得數是15。
師:為什么要從十位上拿走兩個呢?
生:20是表示2個十,2個十要從十位上拿走兩個。
師:看看你掌握了沒有,快速口算:38-10= 57-20=
師: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就是“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
師:同學們你們看看兩邊算式,在計算的時候有什么不同?
生:個位減個位,十位減十位。
生:……
師:也就是說,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減。
為了突出“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減”的問題。教師領會了教材的編寫用意,將直觀教具由小棒變為豎式計數器。計數器雖比小棒的抽象性強,但能更好地體現位值的思想。學生通過下面標注數位的計數器及計數器上不同顏色的珠子,能清楚地看到“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減”,并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模擬豎式筆算方法進行演示計算的步驟,加深對算理的理解,幫助孩子走進數學、樂學數學。
在練習環節中,設計了“看魔術表演”,設計意圖:讓學生會看計數器,并會根據計數器的變化列出算式。在之前立體模型計數器感知后,加入了平面的計數器輔助練習,更有利于后續抽象的豎式筆算的模型與方法。又能吸引一年級孩子的注意,提高了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
案例二: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1000以內數的認識》
本課在借助直觀模型“豎式計數器”開展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其中在“數數”活動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數數,如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十個十個地數,還可以一百一百地數,學生充分體驗相鄰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理解1000的含義,認識計數單位“千”,構建了個級四個數位的聯系,讓學生從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教學例1是借助了課件動畫來演示小方塊,得出十個十個地數,10個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再次感知:
書上的小朋友是怎樣數的?請同學們打開書75頁看例1,學生邊數邊填書。
通過數數,同學們有什么新的發現?
復習計數器每一檔所表示的數位名稱。(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小結并板書: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
讓學生知道計數器從右往左每一檔所表示的數位名稱。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表示幾個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幾個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幾個百,第四位是千位,表示有幾個千。
在運用知識環節,教師演示撥珠,學生利用計數器撥珠子幫助數數。
教材第75頁做一做:
?。?) 從一百起,一個一個地數到一百二十。
(2) 從一百一十五起,一個一個地數到一百二十。
?。?) 從一百九十八起,一個一個地數到二百零三。
?。?) 從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數到三百一十。
豎式計數器能很形象地讓學生表示出1000以內的數,得到位置值和計數單位概念的滲透,解決了整百整十拐彎處數數的難點,并幫助學生建立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引領孩子走進數學、樂學數學。同樣地,在教學百以內、萬以內數的讀寫時,把計數表和奎遜耐彩條結合起來使用,效果更好,這便于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習計數單位、數位等易混的概念,同時掌握讀、寫數的基本法則。
以上的兩個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巧用豎式計數器的教學案例,充分體現了教材在題材選擇、結構編排等方面最新的教學方向,同時又提示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怎樣去實踐數學課程標準中的基本理念,很好地引領我們走進課程改革。
作者簡介:
陳德威,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鳳凰湖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