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從“學校管理”走向“學校治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現代學校管理體制建設過程中,創新學校管理方式,構建現代學校制度,以期實現學校從“管理”走向“治理”的轉變,對于建立適應當下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教育自身發展需求的現代學校制度具有重要意義。學校“治理”區別于學?!肮芾怼敝饕憩F為從人治走向法治、從封閉走向開放、從控制走向協調、從單一走向系統、從約束走向自主的理論與實踐創新?;诮K省太倉高級中學轉型期的現代學校管理體制建設實踐,我們對于學校治理有了深入思考。
  【關鍵詞】學校治理;學校管理;管理體制
  【中圖分類號】G47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34-0066-03
  管部門的重大決策保持一致,與學校發展愿景保持一致,守好教育工作的底線。同時,我們倡議廣大教職工努力提升“三個素養”,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核心任務的素養,提高政策理解能力和政策解讀能力素養。倡導“求學校發展之同,存個人理解之異”,努力以學校創新發展的共同愿景為基礎凝聚學校發展的共同價值觀,以學校精神和文化認同的力量引導教師為學校發展建功立業,力爭在最大范圍內贏得廣大教師的價值認同。
   2.凈化學校風氣,追求卓越品質。
   學校發展過程中存在部分教師輕視規則、忽視不良行為、漠視公共事務的現象,針對學校教師隊伍中存在彼此交往有疑心,團隊合作有戒心,對學校發展有異心的不良風氣,我們在全校教職工中開展了全員解放思想大討論、尋找“最美教師”、拒絕有償家教簽名承諾等系列活動。在全體黨員教師中積極開展每月主題黨日學習、黨員教師評優課、黨員教師公益課等系列活動。在活動中提升全體教職員工的思想政治覺悟,發揮黨員教師先鋒模范作用,曝光學校中懶散、抱怨、不思進取等現象,凈化學校風氣,尤其是教師節前夕表彰優秀教師已成為我校傳統,較好地激發了教師的發展內驅力。
   (二)完善制度建設,提高作風效能
   1.加強制度建設的頂層設計。
   學校制訂并由教代會通過了《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十三五”發展規劃》,確定了校內管理的依據和師生的基本行為規范。充分反映廣大教職員工、學生的意愿,凝練共同的理念,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和發展目標,著力解決學校辦學中的重大問題,使之成為學校依法辦學、民主管理的基本規則。
   2.建立科學高效的規章制度。
   學校修訂完善了《班主任考核管理制度》《教學六認真檢查與公示制度》《教師違紀違規處理申訴制度》等規章制度,遵循公開、民主的程序,在學校內公開征求意見、充分討論,重大問題如學校發展規劃、課程建設方案等采取聽證方式聽取意見,保證師生的意見得到充分表達,師生的合理訴求和合法利益得到充分體現。在制定制度的過程中,我們充分認識到制度不是貼在墻上的裝飾,制度內容只有可操作性強、易執行,才能發揮作用。
   3.驅動問題導向的制度改革。
   學校以自下而上的問題驅動模式完善規章制度。學校建章立制的目的是制定標準規范流程,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制度建設也要與時俱進,更有必要基于問題驅動完善制度建設。例如,我校在積極推進備課組建設的過程中,發現備課組建設有利于教學管理重心下移,更貼近課堂教學,但過于強調備課組的作用又會弱化教研組對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改革、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的建設功能,所以,我們適度調整《教研組考核方案》,使教研組、備課組和諧發展。學校治理過程中堅持厘清“四個問題”,即研究學校發展的核心問題、把握學校發展的重大問題、探究問題解決的路徑、構建解決問題的模型;提高教職工的“四個意識”,即服務師生的意識、敬業奉獻的意識、進取創新的意識、精益求精的意識。
   (三)鼓勵機制創新,提高執行能力
   1.健全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
   一是依法明確、合理界定學校內部不同事務的決策權,健全決策機構的職權和議事規則,完善校內重大事項集體決策規則。二是加強上下溝通,建立科學有效的師生利益訴求表達機制。凡重大決策均需征求相關利益關聯方的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進行了全面部署,其中,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已成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與任務。2017年2月,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突出充分發展的要義,變“管學校”為“制定標準、頂層設計、甄別經驗、培育典型、統籌推進”。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給中小學深化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確的思路,如何踐行“學校治理”理念,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做出了積極的嘗試。
   一、從“學校管理”走向“學校治理”的校本實踐
   相對“管理”而言,“治理”更強調主體的多元性、參與性、協同性,它要求學校建立從人治走向法治、從封閉走向開放、從控制走向協調的治理體系,優化內部組織結構,完善制度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治理能力,推動學校轉型。學校治理重在處理好學校與政府、學校與教師、學校與學生、學校與家長、學校與社會五種關系,這也是我們變學校管理為學校治理的觀念基礎。
   (一)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素養
   1.凝聚共同價值,形成共同合力。
   我們在尊重教師個體差異的同時,開展“解放思想教育大討論”“如何創建高品質示范高中”“如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等事關學校發展的系列討論活動,提出了務必保持“三個一致”,即與黨中央大政方針保持一致,與上級教育主
  見,堅持邀請教代會教師代表列席每兩周一次的學校行政會議。三是建立重大事項的論證評估機制。對學校發展規劃、基本建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等決策事項,邀請校外專家、教師代表、上級部門領導等進行前期論證和評估。
   2.建立規范有力的執行機制。
   在學校執行機制中,我們強調校級領導的規劃能力,副校級領導的策劃能力,部門行政人員的組織與執行能力。針對校長分管年級制度的弊端,我們本著“管理為經,學術為緯,統籌兼顧,互動協調”的原則,實行級部主任負責制。我們以“三個重構”提升執行能力的“四點突破”?!叭齻€重構”包括重構機制,由科層行政管理轉向以專業化為特征的扁平化管理;重構主體,由單一的行政人員管理轉向基于專業的多元參與合作式管理,實現部門督查轉向合作“聯防”;重構工具,由傳統管理手段轉向依法治理、基于信息化和大數據的管理、公開透明的管理及引進第三方評價的管理?!八狞c突破”則包括治理依據的突破,制度約束和文化引領;關鍵要素的突破,師生民主參與;目的達成的突破,以問題解決促進學校發展;工作難點的突破,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
   3.努力建立有效制衡的監督機制。
   學校內部決策、執行和監督三權制衡的管理體系是學校內部治理結構的基本框架。在重大決策執行過程中,學校雖然已經跟蹤決策的實施情況,但囿于種種原因,學校目前在建立科學的監督機制方面還有待加強,缺乏相應的有效問責機制。
   (四)加強組織建設,提高發展能力
   學校積極倡導廣大教職工尤其是行政管理人員,把握“三個特點”,修煉“五項能力”,努力創建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具有三個基本特點,一是具有共同愿景,以共同發展愿景凝聚人心,抱團前行。二是創造性,善于創新,打破舊思維、舊模式,以微創新成就大事業。三是不斷學習,以終身學習、全員學習、全程學習和團隊學習為特征,豐富自己和團隊,以學習成就創新,成就品質。
   我們倡導全校上下圍繞這三個特征,以“天境大講堂”(教師版)為陣地,積極開展教師校園讀書、生涯發展指導、新課標研究、“研究性教學”課堂教學改革等成果展示活動。每次行政會議堅持理論學習與案例分析,開展青年教師沙龍活動,組建科技創新教育綜合教研組、心理及生涯教育綜合教研組。我們還引導教師修煉“五項能力”,即建設團隊目標的能力、加強團隊學習的能力、改變舊式思維的能力、善于系統思考的能力和勇于自我超越的能力。
   二、從“學校管理”走向“學校治理”的實踐反思
   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我們在學校管理體制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學校初步實現了從“學校管理”走向“學校治理”,有效調動了廣大師生樂教、樂學的積極性。雖然全體教職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面對學校從優秀走向卓越的發展需求,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如對學校治理頂層設計與建設的意識不充分和能力不足,學校行政團隊的精神狀態有待進一步完善。奉獻精神、奮斗精神等作為全校師生的表率尚顯不足,工作中存在患得患失的心理,一定程度上存在“好人主義”現象,缺乏啃“硬骨頭”的精神氣質,教師主動發展、創造發展的意識與能力略顯不足。學校工作中的標準意識、流程意識有待加強,離精細化、精致化的要求尚有一段距離。同時,學校治理改革還需要上級主管部門政策層面的支持。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92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