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言文方向出發對初中語文教學的新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內容摘要】文言文學習是初中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文言文同白話文迥異的寫作和表達方式,導致初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費時費力,學習激情不高,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優化教學方法,加強教學力度,從而提高文言文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 文言文教學 思考
初中語文教育的意義是傳承我國優秀的文化傳統,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一直是重點和難點,如何讓學生擺脫吃力枯燥的學習過程,提高語文教育的學習效率,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文言文教學的具體現狀
語文學科的學習效果、成績提高需要厚積薄發,因此需要一定時間的積淀。而面對成績提高的迫切需求,學生更愿意花費更多時間在見效快,成績提高明顯的知識點上。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缺乏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恰當的教學方法。通過灌輸和生搬硬套的手段將課本內容灌輸到學生頭腦中,由于對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缺乏,導致文言文的學習效率低下。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學普遍采用教師講授和學生筆記的方式來展開,這種傳統的教育手段固然減輕了雙方在課堂上的負擔,但也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學習不用動腦,只需動筆記”的觀念,無法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差異使得其缺少實用性,在學習時,學生也就無法根據其意義而產生重視。針對這一過程,教師應在課堂上對文言文的意義進行詳細講解,其作為中華民族文化思想的最重要部分,包含深刻且寶貴的遺產,是本民族文化延續至今不可缺少的一環。
二、初中文言文在教學方法上的思考
1.文言文的學習需要調動學生主動性
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的文言文學習中,從興趣入手,使文言文教學的課堂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初中階段的青少年對新鮮事物的興趣較為濃烈,針對其特點,將互聯網、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引入課堂,從而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習興趣的目的。例如:在學習清朝沈復《童趣》一文時,其情節內容雖極富表現力,但現當代學生并不知道“夏文成鶴”,“觀蟲斗蛤蟆”等情節究竟是怎樣的畫面。通過互聯網的資料收集和多媒體的表達方式,將文中描述的情況以圖片、視頻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可以增強學生體驗,深入理解課文。同時,也可將具體的資料收集、課件準備的任務分配到學生中間,使學生從頭到尾地參與到一堂語文課的教學過程,有利于形成對語文課的興趣。
學生積極性的調動不單單來自于教師的單方面努力。由于諸如《唐雎不辱使命》這類具有具體情節的課文存在,又為教學提供了新的可能。讓學生以話劇、小品的形式對課文進行原文分組演繹,教師制定相關評審標準對學生的表演進行評價。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以文言文對白表演,其本質上是增加學生背誦和預習的過程,而表演的參與過程則是讓學生產生參與感,提高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文言文的學習背誦朗讀是關鍵
文言文在當下,相當于一種新的語言。學習任何語言“讀”“寫”都是關鍵,誦讀過程其實是教給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自行找出難點、重點的空間,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自我意識,有所側重。同時,文言文由于其行文特點簡練、押韻,在誦讀時抑揚頓挫,自然而然產生美感,使學生體會到文言文的魅力。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等名句不僅在語言上優美對稱,且其中蘊含古人深刻的思想境界,在閱讀的同時及體驗到古代文字的簡潔、凝練、典雅,也是對初中學生價值觀形成過程的重要指引。
要明確誦讀的目的是背誦?!皶x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的學習會在實踐過程中形成新的方式,但是其目的是不變的,那就是要讓學生在這個過程能夠達到背誦的目的。教學實踐中,為方便學生背誦,總結文言文的行文方式、常用句型、短語是幫助學生達到背誦的關鍵,例如:“牡丹,花之富貴者也”中的“……者也”在《在陋室銘》一文中有大量應用,同時在其他文中有類似句型 ,如:“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者也”中的“……者……也”。綜合分析這些句型可以讓學生在背誦過程中加深印象,避免錯誤。
3.文言文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理解
文言文學習中,學生會遇到一些特殊語法現象,例如:“甚矣,汝之不惠”“荷擔者三夫”等倒裝句式。這類句子在文言文中出現頻繁,具體分析的時候,又有賓語前置、主謂倒裝、定語后置、介賓結構后置等情況,如不加以解釋,就會顯得雜亂無章,阻礙學生形成記憶。對于這些容易造成混淆的內容,要結合傳統教學授課的方式,要求學生以記筆記為主。筆記的意義在于可以記下重點和思考內容,促進文言文知識的理解,而且有效的筆記可以讓學生后期在查閱資料時將知識點再自學一遍,方便于學生自行對將來遇到的同種文言文句子翻譯,達到綜合記憶和深刻記憶的效果。
結語
文言文的學習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到課堂中,從而自主學習和自我反思,體會自身不足,并在不足中進步。文言文作為五千年優秀文化傳承至今的紐帶,在中學階段應該需要得到一定的重視,推而廣之,語文課的教學在需要被重視的同時,也要追求更先進的思路來進行教學。其實,語文的學習不應該拘泥于普遍的方法,因材施教低開展新形勢的教育,形成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才能使教學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陳登軍.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9):16.
[2]方躍華.淺談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幾點有效思考[J].中華少年,2016(13).
?。ㄗ髡邌挝唬褐楹J械谖逯袑W)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48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