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學校園流行的青年文化現象與背后折射的青年思想動向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通過問卷調查以及查詢資料的形式,了解當代青年思想文化的基本概況,從而分析我國當代校園文化流行文化產生的原因,并從當代校園文化流行文化產生的原因入手,分析流行文化對當代青年大學生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進而分析大學校園流行的青年文化現象發展趨勢。
關鍵詞:流行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072-02
1 當代高校校園流行文化的基本概況
在當代大學生當中,高校校園流行文化主要表現形式為
共享經濟、社團文化、流行游戲、抖音視頻等等。為了保證本文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我們在開展分析之前利用問卷法,對沈陽師范大學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得出如下結果:
1.1 獲取流行文化的途徑主要以網絡為主
數據顯示,多數同學通過手機、與同學交談等方式獲取最新的文化信息,紙媒相對于其他方式來說選擇的人數較少。目前,大學生的手機里普遍安裝了許多APP,大部分同學是通過微博來了解流行文化,參與最新最熱話題的互動討論;也有很多同學是通過刷抖音視頻獲取最新的流行文化動態,并會對視頻中的語言、動作、歌曲加以模仿與應用。
1.2 當代大學生對流行文化的態度
從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部分同學對于流行文化的追崇是源于個人愛好,也有一部分同學是利用網絡游戲來打
發時間,并且同學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強烈,幾乎無校園貸的情況。同學們對待目前流行文化進校園現象比較理智,認為大學生在積極跟上時代潮流以外,也應該分清好壞,多數同學認為影響流行文化在大學生中傳播的最主要原因是大眾傳媒對于正流行文化的推崇,大眾傳媒通過反復推廣的方式,讓眾人皆知。
1.3 高校大學生對流行文化的評價
多數同學認為流行文化內容要盡量貼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即使不能夠宣揚中國傳統文化,但是也不能敗壞社會風氣、宣揚媚俗文化。大部分同學對于流行文化的態度是積極的,認為通過流行文化的傳播,可以使人們拓寬視野,與時俱進,思維和認識將不僅僅局限于學校之中,通過觀看視頻、參與討論的方式,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生活常識與技巧。
但是也有同學對快餐式的流行文化表示擔憂,認為當下的快餐式流行文化使人浮躁,不能踏踏實實的沉淀自己,只是一味迎合流行趨勢,不能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目前對于流行文化的評價體系沒有完善也是讓大學生不能滿意的,未完善地評價管理體系使流行文化市場呈現出參差不齊、魚龍混雜的現象,雖然流行文化在短短時間里就能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將最新的流行動態消息發送到人們的身邊,但是就這樣只具備速度和影響力的文化現象卻難以提升人們的內心力量,很少能滿足人們的精神世界的提升需求,短時間的風靡更讓人們覺得這些文化的推動由利益牽引著,缺乏積極引人向上的動機。
2 我國高校校園流行文化產生的原因
2.1 同輩群體之間,相互模仿,追求時尚
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從眾心理的影響。大學校園如同小型的社會,每個人如果想在這個小的交際圈子生活,都會有自己的小群體。小交際圈,這種歸屬感會推動者小群體朝著共同的興趣和愛好方面發展。如同當一種文化開始流行,并逐漸得到大家的時候,從眾心理,所謂的歸屬感便會推動著這種文化的發展,從而便形成了在校園中大家所認可的校園流行文化。
2.2 大眾媒體對流行文化的極力宣揚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手機、電腦等科技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網絡的不斷更新,刺激著人們追新立異,成為許多企業的商機,加之大眾媒體的極力宣揚,為流行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渠道。
2.3 流行文化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受到青少年的喜愛 街舞等新興的社團文化也在校園中廣泛流行,青少年以流行文化為載體,得到內心的滿足和大家對其的認可,從而獲得一定的人氣得到大家的喜愛,比如說在抖音等短視頻中發表熱門視頻,獲得粉絲追捧就是現象之一。
3 流行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
3.1 積極影響
3.1.1 培養創新意識
流行文化的發展,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發展。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們也可以積累實踐經驗,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和發散性思維。
3.1.2 推動新興文化發展
大學生相對普通群體來說,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當一種文化在大學生之間流傳開來,便會更容易得到廣泛性的傳播。
3.1.3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
流行文化內容生動,形式多變。可以通過流行文化的特點,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被當代大學生接受和理解。
3.2 消極影響
雖然流行文化可以豐富大學生的精神文化,豐富大學生們課余生活。但是大學生容易接受新鮮文化的同時,也要擦亮眼睛。否則,也容易受到不法分子滲透到流行文化中的文化詐騙等不良信息,對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觀等方面會有錯誤的引導。
4 大學生流行文化的發展趨勢
4.1 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為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持續性發展的奠定了基礎
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與世界的交流也越來越多。經濟的碰撞,也帶來了文化的交流。流行文化也隨之而起。當代大學生,作為青年人的主力軍,既是文化的傳播者也是流行文化的載體,相對于其他人來說,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也更容易接受到新事物的影響。
4.2 大眾傳媒及電子科技的迅猛發展是青年流行文化廣泛性發展的催化劑
電子科技和互聯網的誕生,為人們之間的溝通,打開了更便捷的渠道。人們可以快速的從網上獲取自己所需的相關信息,這也加快了文化傳播的步伐。大學生作為青少年更是具有挑戰性的群體,對未知的文化充滿好奇,加之手機、電腦的普及,更是為他們接觸新鮮事物打開了更廣闊的渠道,成為流行文化廣泛性發展的加速器。
4.3 高校校園主流文化引領高校流行文化并存發展
高校的校園流行文化體現的是大學生們對個人生活、價值的追求。包括學生們的愛好、價值觀、生活習慣、追求等。而高校的主流文化則是注重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培養建設性的人才。所以說,在將來我們應大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鞏固好校園文化為主流的地位,把握好校園流行文化的發展方向,正確的引領好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才是大勢所趨。
參考文獻:
[1] 陶好飛,陳玲.校園文化引領機制構建研究——基于校園流行文化趨勢及創新網絡視角[J].北京教育(德育),2017(12):40-43+90.
[2] 吳雪,彭立學.流行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影響與研究[J].經濟師,2018(02):26-27.
[3] 張春花,李歐美,高見.高校校園流行文化發展趨勢及其引領機制探索[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2(08):121-124.
[4] 韓成秀.網絡流行文化對大學生教育的影響與對策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6):196-197.
[5] 劉鳳娟.流行文化對“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高教學刊,2017(21):192-193+19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9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