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背景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今社會,面對“互聯網+”的挑戰,教育逐漸從封閉走向開放?!盎ヂ摼W+”與教學的結合越來越緊密。許多初中生物教師開始嘗試在“互聯網+”背景下進行生物學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教育改革。但目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仍有不足之處,使教學質量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基于“互聯網+”背景開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既是初中生物學教學的需要,又是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一、“互聯網+”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措施
1.打破陳舊、落后的教學觀念,重視初中生物教學
“互聯網+”時代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初中生物教師應該積極地打破陳舊、落后的教學觀念,重視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突破傳統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模式,以初中生作為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主體,通過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促使初中生對生物理論知識進一步理解與掌握。另外,初中生物教師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教學資源。初中生物教師應完善自身的信息化能力,以此將“互聯網+”靈活運用到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初中生物教師在進行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時,應該引導初中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在初中生生物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滲透生物理論知識,使初中生通過生物實驗的過程以及實驗現象得出結論。這樣不僅有利于初中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初中生物理論知識,還有利于培養初中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2.將“互聯網+”融入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
隨著教育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互聯網+”教育蓬勃發展。初中生物教師應該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發展?!盎ヂ摼W+”生物實驗課堂教學,可以很好地彌補傳統生物實驗課堂教學中時間和空間上存在的不足。在“互聯網+”生物實驗課堂教學中,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圖片、聲音、視頻等功能進行生物教學情景的創設,以此渲染初中生物實驗課堂教學的氛圍。通過生物教學情景的創設,讓初中生感受到身處其中,充分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發初中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以及對新知識的探索欲望。并且,“互聯網+”為初中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間,初中生可以自主地進行生物學習,以此提高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初中生物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內容,與初中生進行角色互換,由初中生利用“互聯網+”制作生物實驗課堂教學所需要的微視頻以及微課,使得初中生切身地去體會備課、教學的過程,以此加深初中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
二、“互聯網+”開展生物實驗——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教師活動:展示圖片,春雨滋潤大地、沙漠不毛之地、豐收的稻田等。師:通過圖片我們可以看到有的地方水源充足,植物生長旺盛,而有的地方水源匱乏,植物就無法生長,那水對綠色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呢?水分又是通過怎樣途徑進入植物體內的呢?下面我們就帶著這兩個問題一起學習今天的內容。(多媒體)學生活動: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本節課,思考兩個問題:水對綠色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水分又是怎樣進入植物體內的?
采用美麗的圖片,不僅給予學生美的熏陶,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先為學生描述水在植物體內的運輸途徑。
教師活動:師:課前同學們都已經做過相關實驗了,并都將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拍下來上傳到班級QQ群里,老師選取了幾張有代表性的照片,通過手機上的軟件投射到教室前方的交互智能平板顯示器上供大家觀察。(展示課前學生的實驗結果)下面我們請同學們自己來匯報自己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并說明實驗結論。其他同學可以對他的實驗進行評價,看看他有哪些優點,又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教師活動:教師進行總結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照課本,完成以下思考題:
?。?)染成紅色的部位位于莖的哪一部分結構?
(2)探究什么是導管以及導管是死細胞還是活細胞?
(3)植物體內的哪些器官內有導管?它們之間有怎樣的聯系?
學生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察實驗結果、參考教材,完成討論題。
學生A:被染成紅色的部位是導管。
學生B:紅色部位看上去像一根根長長的管子,這就是莖內運輸水分的結構——導管。它是死細胞。
學生C:除了莖以外,根、葉、花和果實等器官內也有導管,它們是相互連通的。吸收的水分就是沿著導管進入植物體內的。
該實驗由于時長原因在課堂上完成不了,所以可由學生在家里自主完成實驗,并將實驗過程和結果通過班級QQ群分享,教師可利用QQ群對學生進行實時指導。課上通過實驗過程和結果的展示,不僅可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還能讓學生更加充分地理解教學內容。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在于巧妙地在“互聯網+”背景下進行了實驗教學,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親身感受學習過程,然后將實驗視頻上傳給教師,教師可以在線上進行實時指導,并在課上和學生一起觀察實驗結果,一起對該實驗進行評價、相互學習,不但使學生能比較輕松地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而且還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養。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采用“互聯網+”技術,使得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學,讓學生能夠直觀地學習抽象的知識,并且教師利用“互聯網+”增進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玉華.例談互聯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6(6).
[2]馬杰.淺析互聯網時代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29):163-164.
編輯 郭小琴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5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