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進生的教育特點與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以往的教育中,出于應試、升學率等層面的原因,學校和教師在教學中更關注成績優異的學生,比較忽視成績落后的后進生。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的推廣,后進生的問題越來越被重視。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激發后進生學習的積極性,爭取后進生的轉化。
關鍵詞:后進生;特點;對策
所謂的“后進生”指的是在學校中品德表現不佳、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后進生的問題在教學中一直存在。教師對于班級中的后進生一般都不太重視,很多教師將時間和精力主要放在優等生身上,無暇顧及后進生;還有部分教師認為后進生是智力上的問題,后天補救的機會不大。事實上,形成后進生不僅僅只是智力上的因素,還有很多層面的因素,教師要深究形成后進生的原因,然后尋求切實可行的策略。
一、后進生的教育特點
?。ㄒ唬┓侵橇π睦硪蛩靥攸c
1.性格因素的原因
性格因素會直接影響著一個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很多教師忽視了性格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沒有及時引導學生。很多學生因為性格孤僻不愿意說話,進而影響了語言學科的學習,還有一些個性比較敏感自卑的學生在學習中一遇到挫折就容易自暴自棄。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性格,幫助學生排解心理上的問題。
2.興趣因素的原因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反之亦然。后進生一般都對學習缺乏興趣,上課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打瞌睡,學習效率低下。課堂沉悶枯燥、教學模式單一是造成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重要原因。教師必須意識到,學習興趣不是先天形成的,是可以后天培養的,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二)環境因素特點
1.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是學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場所,很多后進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是家庭造成的原因。大部分后進生的父母由于各種原因對學生的關心比較少,孩子成長在一種冷漠的家庭氛圍中,對學生的性格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導致學生學習不積極。教師要定期與家長溝通,多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對于改善后進生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2.班級與學校環境因素
班級與學校環境都是集體環境。集體對個體的影響有時是非常大的,尤其當集體與個體發生沖突時產生的巨大傷害,極易造成“后進生”的出現。學生之間的相處,也常以群聚、以類分形成不同的小團體,當個別學生面臨被集體所孤立時,該生在身心上的壓力是極大的,這自然會波及學習方面。現在一般不提倡輕易地在全校范圍內批評某個學生,因為這種傷害可能更大,有時甚至在學生的一生中留下傷痕和烙印。與此相反,集體對個體的認同,對個體則有著巨大的激勵作用。有組織地開展一些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機會的活動,使后進生融入集體中去,發掘他們的“閃光點”,并適時地讓集體給他(她)一點表揚,這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后進生的教育對策
(一)因材施教
針對學生性格上的因素,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轉變以往教師在教學中處于絕對權威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真正走入后進生中間,了解后進生的性格特點。對于個性比較敏感自卑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對于他們身上出現的一點進步也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對于性格比較急躁的學生,教師要細致耐心,告訴他們凡事不可急躁,要從點滴小事做起,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因為一點小挫折就喪失信心。總之,教師針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要因材施教,采取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
(二)創新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引進現代教學技術,革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資源。大部分學生習慣感性的思維方式,習慣直觀的學習材料,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在課堂播放與學習有關的圖片或者音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習的實際情況,使用分組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等多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這些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學習需要,尤其是分層教學法,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性格特點進行分層,不同層級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標準,非常適合解決后進生問題。
?。ㄈ┘皶r與家長溝通,家長要配合教師的工作
以往教師與家長的聯系有限,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微信、QQ隨時與家長溝通交流,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家長要配合老師的工作,知道教育不僅僅是學校和教師的責任,要承擔起家庭教育的義務。
(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
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注重班級學習氛圍的營造,通過開展郊游等活動增強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友誼;通過開展體育比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讓學生尤其是后進生感受到一種和諧、友愛的班級環境。和諧、友愛的班級環境可以減少后進生的壓力,改善后進生的性格,促進后進生的健康成長。
后進生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僅僅依靠教師,需要教師、家長和學校的全方位的配合,積極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鼓勵他們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那么,“后進生”就會以一個成功者的姿態去追求、去拼搏,從而在人生的舞臺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
參考文獻:
[1]王慧.如何培養后進生的心理健康[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5):44.
[2]劉婕.后進生教學個案研究[J].群文天地,2012(7):173,175.
[3]劉繼翠,韓忠永.“后進生”轉化思考與相應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7):48.
編輯 高 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