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童話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童話是兒童比較喜愛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它通過虛構的方式來展示出一種極具色彩的畫面,深受兒童的喜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將童話融入課堂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中的知識,促進學生對于語文的熱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童話
  童話這種具有濃厚兒童色彩的文學藝術是非常吸引小學生的。童話通過一種虛構故事的方式來融入豐富的想象,將夸張、擬人等手法引入,并塑造出鮮明的形象,用一種曲折的動人故事情節和通俗易懂的文字來描述一些問題,幫助小學生記憶和理解。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童話教學,并通過童話教學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是十分值得探討和研究的。
  一、童話的基本分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童話,首先要讓學生能夠弄清楚課文屬于哪種類型的童話。一般而言,童話可以分為人物童話、科學童話、擬人化童話和超人化童話四種。這四種類別有其各自的特點。人物童話指的是以普通人物作為童話人物的主人公的一種童話;科學童話指的是通過利用神奇的科學世界來將童話展現出來。小學生由于對于科學具有相當的興趣,所以這類童話極易讓小學生有濃厚的興趣。而所謂擬人化童話,指的是將童話故事所要詮釋的動物、植物等沒有生命力的東西賦予生命的色彩,通過將這些東西融入一些人的語言、思維和動作,來成為童話中的“人物”。而超人化童話指的是將童話故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賦予超自然的特色,使這些人物更加具有一種神秘性、具有一種魔力。通過弄清楚童話的基本類型后,學生可以有一個很清晰的概念去認識童話,進而對童話進行深入的學習、思考、啟迪。
  二、我國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現狀
  就目前我國小學語文童話教學而言,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內容上相對空泛,重點不是特別突出。盡管現階段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使小學語文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仍然有許多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可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童話教學時,往往是讓學生選擇課文中的角色進行表演,這種教學方式無法真正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整個課堂教學也會呈現出重點不突出、課堂不緊湊等問題。
  第二,教師課堂教學主觀能動性過強,學生的參與度不夠。盡管童話題材的作品很受學生的歡迎,往往會使學生更愿意去學習。但是由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動性過強,即教師是整個課堂教學中的主人,學生往往是配角,參與度不夠,整個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在現在的童話教學中,教師無法真正從主導者的身份轉變過來,一堂課下來,學生還是跟著老師的思維走,并沒有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
  第三,課堂教學相對松散,紀律性不強。童話教學呈現出一個特點,就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要活躍。而課堂過于活躍往往會使整個課堂教學相對松散。由于教師在進行童話教學時還是按照其他課文題材進行教學,無論是教學步驟,還是教學設計,都沒有特殊的設定。過于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得課堂顯得更加松散,紀律性不強。
  三、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童話教學
  童話總是通過一種曲折的故事情節來透視現實社會和生活,并揭示出其中的道理,能夠給小學生多方面的教育。特別是教師可以利用童話中的具體人物形象來詮釋人生的道理,使小學生能夠更好地通過童話教學得到啟迪。因此,如何有效開展童話教學極其重要。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童話教學步驟,突出童話中的特點,充分通過童話的想象和幻想進行教學。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是小學語文教師提高學生素質,拓展學生思維的一種重要的手段和方式。如教師在進行《皇帝的新裝》的講解時,讓學生去想象皇帝真正的新裝是什么,帶著這個問題去思考,學生才能真正地融入課本當中,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和領悟整個課文的意義,才能使學生充分拓展自我的思維,提高自我的學習感知能力。
  其次,教師要能夠不斷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等形式創設童話場景。比如教師在進行《小馬過河》的講解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將這種場景展示出來,小河、小馬、小松鼠,活靈活現地出現,這樣能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好奇心,課堂教學氣氛也變得活躍,學生也更愿意去進行探索學習。總之,創設出童話場景進行童話教學對于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技能有著很大的作用。
  再次,教師要能夠善于與學生溝通交流。童話教學的過程也是學生與教師溝通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對于童話故事的認知,使其更好地引導學生,營造氣氛。學生和教師的交流也能夠促進學生及時解決學習中的困惑,更好地去展開想象。
  最后,教師要注重童話故事中的細節,特別是反復出現的詞語,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故事的意蘊。比如在文章《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里,看似很長的課文卻有幾處相似的情節,許多詞語細微的變化把老太婆那種丑惡的形象真實地展示出來。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抓住這種情節線索,讓學生去分析和思考,從而使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課文中的內容,進而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去總結和分析,運用各種教學模式去開展教學,讓童話故事真正地被學生接受。童話故事中情景的布置,教師的溝通和交流,對于細節的點撥等方式,讓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方向的同時也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菲.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14(10).
  [2]謝芊.關于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現實意義的探索[J].亞太教育,2016(13).
  編輯 王彥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72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