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童話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童話教學是溝通學生與文本、拉近師生對話與交流的有效途徑,教師要遵循童話教學規律,有計劃地開展童話活動,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表演、體驗空間,讓童話課堂煥發生命活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策略
   童話:兒童文學的一種,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生活,增進兒童思想性格的成長。一般故事情節神奇曲折,內容和表現形式淺顯生動,對自然物的描寫常常用擬人化的手法,能適應兒童的接受能力。童話文本是小學語文教材重要內容,夸張而富有想象的編寫手法,曲折而離奇的故事情節,生動而形象的語言魅力,更順應小學生語言認知實際特點。語文課堂中采取諸如角色扮演、情景對話、課本劇排演、戲劇表演等形式的童話教學,為學生親歷、體驗、反思、感悟語文創造了條件。童話教學在課堂呈現與組織上,要貼近學生的認知、發展實際,教師要注重教法的創新,要激活學生的參與主動性,特別是在情景營造上,順應學生好表演的天性,引入童話角色表演與小組合作討論模式,來打造愉悅的童話學習氛圍,提高童話教學效率。
   一、培養學習能力,深掘童話文本價值
   在小學中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高,貪玩也是一大特色。童話文本作為語文教材的重要部分,順應小學生身心成長實際,也受到小學生的喜愛。通過童話文本教學,教師要讓學生能夠從中了解故事、情節,能夠從童話故事中揭示語文知識,明白道理,潛移默化地影響和發展學生的智力。童話文本教學,還要關注學生閱讀意識的培養,借助于學生的好奇心理,增進學生童話閱讀量,提高語文整體素養。不過,童話課程教學對教師也提出更高要求,特別是童話篇幅相對較長,生字生詞多,學生閱讀障礙可能帶來消極心理,降低童話學習效率。所以,教師要打破單純、枯燥的課堂講授,從童話文本知識點挖掘中,來引領學生探究童話的語言內涵,特別是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上,要善用童話表演、語言表達、留白想象、審美啟發等手段,全方位拓展學生對童話文本的言語實踐途徑,從童話人物性格、角色體驗等方面,感受語文教育的美育功能,啟迪學生的心靈,增強是非、善惡、美丑的辨析力,感受到童話的人文魅力。
   二、強調師生互動,打造開放童話課堂
   在中低段學生童話課堂上,學生自制力教差,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教師在構設童話課堂時,要強調師生間的有效互動,滲透互動學習?!度ツ甑臉洹肥且黄P于友情的童話。講述的是小鳥與樹的承諾,約定第二年為樹唱歌。但是,等小鳥回來時,發現大樹不在了,小鳥為了信守承諾,四處尋找大樹,來踐行為大樹歌唱的諾言。這篇童話故事,向我們展現了信守承諾的美德,即便是朋友不在了,也要信守承諾,也要將友誼長存。在這一節筆者曾聆聽過公開課中,教者引入了互動式教學。先讓學生通讀文本,從中感悟和提煉主要內容。接著,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引導,來梳理本文的教學主旨,讓學生體會到信守承諾的重要價值。具體而言,設置閱讀問題,該文主人公是誰?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引領學生相互討論,歸納故事的主旨,教師也要參與學生討論,融合師生關系。通過師生互動式學習,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進行廣泛的交流,教師也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拉近了師生距離,也讓童話課堂更加開放、更加活躍。
   三、依托小組合作,激活童話學習趣味
   在童話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揮“群體性”學習優勢,借助于小組合作學習,以共同討論、合作交流來激活學生的語言思維,增進學生間相互學習。童話本身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藝術性,童話故事情節生動,故事吸引力強。利用合作分組教學,便于學生從不同角色來朗讀、體會童話故事,特別是群體性合作學習,能夠升華童話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討論,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如在《誰的本領大》一文教學中,文本中主要講了太陽與風比本領的故事。最初,比賽誰能讓把衣服脫掉,結果太陽利用自己的光芒,贏得了比賽;接著,比賽誰能讓船夫快速搖船,風憑借自己的優勢,贏得了比賽。這時,我們結合故事發展,可以設置小組討論:究竟是太陽的本領大?還是風的本領大?為什么?事實上,在進行討論時,如果單憑成績而言,兩者本領是一樣大;但從故事所講的道理來看,太陽有熱的本領,風有風的本領,不能進行直接比較。經過學生分組討論,得出最后結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長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本領。由此,利用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童話故事的內涵,加深學習印象。
   四、搭建學習情景,關注學生表演體驗
   學習童話文本,教師要善于搭建趣味情景,要順應學生愛玩、愛動、愛表演的天性,讓學生從童話中感受到樂趣。情景化教學可以有多種方式,角色參與表演,讓學生以童話主人公的身份,去體驗故事內涵,挖掘童話學習意義。同時,由學生自己進行童話表演,打破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以更加輕松、自主、趣味、熱烈、活潑等方式,讓學生自主參與童話學習,成為學習的主角。在《小松鼠找花生》教學中,我們利用分組方式,由學生小組進行情景表演與再現故事。在小組表演中,有的學生扮演松鼠,有的學生扮演蚯蚓,有的學生負責旁白解說。如此一來,每個學生都以角色為體驗,從語言對話與情景重現中感受童話故事。如小松鼠認識了什么是花生,可以在花生成熟后收集過冬糧食,表現出松鼠興奮的樣子;小蚯蚓這時卻露出“偷笑”的神態,因為它知道,花生的果子在泥土里,誰也摘不了。教師在引領學生角色扮演時,可以結合文本內容,滲透常識性知識。如花生是如何生長的,花生的果實長在哪里?利用學生角色扮演方式,讓童話課堂活潑生動更有趣味,也為學生自主閱讀、參與情境表演,體會童話內涵奠定了基礎。
   五、突出活動組織,升華童話教學魅力
   童話文本教學,教師還要關注童話活動的組織,結合所學童話內容,順應小學生認知成長需要,帶領學生從豐富多彩的童話活動中,去認識童話、學習童話、體會童話。中低年級學生,對課堂活動情有獨鐘,各類課堂活動的實施,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激活學生參與學習熱情。童話活動的引入,一方面調動學生學習童話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從童話活動中拓展知識視野,增長才識能力,發展學生的學習力。如我們每年定期舉辦“清英童話節”活動,以講童話、編童話、演童話等為主,邀請家長走進校園,一起觀看童話成果,讓學生從中學習童話,講述童話,鍛煉語言表達與思維力。“清英童話節”活動,在內容上也具有多樣性,可以是關于優秀品格的主題活動,也可以是關于語言知識能力的主題活動,還可以是說講童話故事為主的活動。如在學習“匹諾曹”“狼來了”童話后,關于不誠實問題,我們可以開展相應的童話活動,讓學生認識到不誠實是不好的行為,而誠實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原則。事實上,通過童話教學,教師要善于從童話中挖掘和揭示豐富的內涵與哲理,讓學生能夠從童話中獲得有益的智慧。如學習“誠實的小豬”,讓學生感受到誠實的好處,做一位誠實的孩子,贏得大家的夸贊。
   總之,小學生感性思維強烈,十分適合閱讀童話。在童話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習能力,深掘童話文本價值;強調師生互動,打造開放童話課堂;依托小組合作,激活童話學習趣味;搭建學習情景,關注學生表演體驗;突出活動組織,升華童話教學魅力,以此,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曉艷.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9(06):32-33
   [2]應華慧.回歸童話的本身——小學語文童話文本教學的現象叩問、文體審問與策略追問[J].教育觀察,2018,7(24):34-35
   [3]燕鳳華.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3):6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505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