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繪”童話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生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所接觸的東西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成長,其中“兒童文學作品”對人的影響最大。好動、好奇、好問、好玩是學生的天性,而兒童文學中就包含著童趣,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恰巧繪畫可以幫助兒童利用線條和色彩達到滿足求知、好奇、天真、好動等方面的天性需求。
關鍵詞:兒童文學;繪畫創作;情感
【中圖分類號】G 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5-0027-01
隨著時代前進的步伐,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早期教育,一些年輕的父母望子成龍的心越來強烈。為此他們不惜一切代價送子女參加各種學習班,還有的孩子那么小就讓孩子學習繪畫,對此,我們首先要理清學生為什么要學習繪畫?應如何培養學生的繪畫創作能力?在美術教學實踐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把被教育心理學稱為“兒童畫中的黃金時期”的小學生善引巧導,把他們天真的奇想引向生活、自然、社會美的生活欣賞和追求,把他們技巧的粗拙,逐步提高到精巧的水平,從而提高創作素質。在這我們應該首先理解學生學畫的目的和意義,然后以美感教育為先導,注重培養學生的游戲激趣、生活激趣,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觀察力和對色彩的感染力,指導小學生運用臨摹、寫生等方法去反映自己感受的東西,畫記憶畫和創作畫,才能有效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創作素質。
1.創作準備:精選內容,打動心弦
經典兒童文學作品構建繪畫創作文化,在兒童文學作品的選取上需要下大力氣做足功課。兒童 3~13 歲這階段的大腦發育和認知能力很快,要制訂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計劃,以適應不同年齡段兒童的接受能力和認知需求。6~9 歲兒童可以讀大部分的童話、神話故事、民間故事、科幻神魔作品,這個階段孩子們的身體協調能力和智力水平發展的速度空前快,他們的求知欲也特別強,因此神奇的故事情節最能打動他們,喜歡看充滿幻想和刺激的書。10~13 歲兒童可以在讀兒童文學的基礎上涉獵一些經典小說、唐詩、宋詞等文學作品,讓兒童從浪漫的幻想中慢慢走進現實,關心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和我們身邊的人和事。這時孩子們比較能夠安靜地、理性地拿起畫筆對景、人、物寫生了。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就這樣有圖有景,海闊天空,色彩繽紛,有情有義地被建構起來了。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積累豐富的知識,留下真善美的美好印記,他們的語言能力和文學素養得以提高。
2.創作之始:喚醒內心,激發興趣
學生的美術創造是在脫離眼前事物的情況下進行的,創造的基礎是大量的觀察,多次的感知和豐富的經驗。但它們卻不是學生進行創造的動力所在。因為當學生在感知某一件物品或事情時,與之相伴的情緒和情感,會一同儲存到他們的記憶庫里,當這些情緒、情感延續或再度被喚起時,學生將會再現他們對周圍事物的渴望。所以說情緒、情感既是美術創造內容的來源,又是創造活動的動力所在。兒童文學充滿著奇趣幻想的色彩,深深吸引著學生,而一些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更是深深地打動了孩子們的心,讓孩子們有了創作的沖動。
像世界聞名的童話家安徒生,他寫的童話影響了我們幾代人。因此,我們選取他的好幾個作品進行繪畫活動,如《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等。記得在欣賞完故事《海的女兒》之后,不少學生都哭了,為美人魚不幸的遭遇感到難過,當學生們將自己的情緒、情感融入到自己的繪畫創作中時,每一個人都是那么地投入,似乎要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宣泄出來。我尤其記得有這樣一幅畫,它的畫面,色彩繽紛,人魚雜陳。初看起來,很不合常規:怎么這么多美人魚、海螺、礁石、宮殿、珊瑚樹都排列在一起?深深的海底,怎么會無緣無故地泛著一串串水泡?但仔細琢磨一下,就可以看出安徒生童話在學生心里喚起的善良、同情和詩意的美。學生那樣同情那些小美人魚,為她們不能過人的生活那而難過,又是那樣急切地想把自己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都贈送給她,于是海里出現了許多人間的色彩,而那些不合常情的水泡,原來就是學生晶瑩的淚珠。我被這幅不合常情的畫深深打動了。
3.創作之最:相互交融,拓展提升
就如物理學中說的那樣,兩個物體間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因此兒童文學在讓學生繪畫變得豐富多彩的同時,學生繪畫的創作也同樣豐富和拓展了兒童文學的內容。比如在給學生講完《白雪公主》的故事后,我鼓勵學生大膽聯想,創造性的表現故事內容,記得陳銘小朋友就畫下了《奧特曼大戰皇后》的生動畫面,使故事結尾變得更加神奇了。又如我在夏天的時候,為學生們選擇了詩歌《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中的一段:荷葉像一柄大傘,靜靜地在荷塘舉著。小魚來了,在荷葉下嬉戲,雨點來了,在荷葉上唱歌……然后我教學生用水墨畫的形式來表現池塘里的荷葉以及荷花,并讓學生將自己的繪畫作品編成新的詩歌,于是,在得到美麗的繪畫作品的同時,我們也得到不少優美的詩句:“烏龜來了,在荷葉下避雨?!?、“龍蝦來了,在荷葉下玩耍。”、“青蛙來了,在荷葉上唱歌?!?、“蜻蜓來了,在荷花上開會?!?、“蝴蝶來了,在荷花上翩翩起舞?!睂W生們在創作繪畫之后又嘗試著進行詩歌的創編,這樣的活動既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又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真是一舉兩得啊!
4.結語
總之,教師以美術作為媒介,以經典文學為文化基礎,以兒童成長為本,引導兒童個體生命的情趣、態度、心靈世界的豐富。教師還應根據兒童的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讓每個兒童都能得到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實現審美素質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參考文獻
[1]王九成.豐子愷漫畫中的人文關懷[J].中外文化交流,2012(07)
[2]劉平飛.有關兒童美術教育的人文思考[J].青春歲月,2011(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