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作文生本教學模式概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階段當中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也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只有充分掌握語文知識才能對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效果做出保證。小學語文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不僅可以促使小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也可以引導小學生逐漸養成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詳細分析現階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怎樣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生本教學模式,希望可以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率及效果做出保證。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生本教學
一、生本教育的產生背景
生本教育是著名教育家郭思樂先生提出的一種教學模式及教學理念,在提出生本教育這一個概念之后,我國中小學教育模式應當逐步從傳統型“師本”模式向著“生本”的方向轉變。生本教學模式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強調課堂教學環節當中的全部教學活動都以學生為本,教師不可以將自身放置在主體地位上,對每一位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培養,逐漸轉變自身的教學模式,切實將學生的潛能及創造能力開發出來。雖然生本教育理念在我國的應用時間已經超過十年,也在此過程中取得一定成果,但是這種理念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領域中的應用效果不是很好,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領域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難以對課堂教學效率及效果做出保證。
二、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際情況
1.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生活引導
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領域當中使用的是“模板型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在寫作之前將寫作技巧及寫作范本傳授給學生,或者是讓學生在寫作過程當中生搬硬套優秀作文模板,在模板的框架當中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完成寫作,在此基礎上寫出來的文章并不帶有學生對生活的感悟,也沒有將學生的真實感情融入,因此產生的同質化問題比較嚴重。假如教師在作文教學環節當中,沒有讓學生深入理解生活為寫作積累素材,生活是寫作靈感的重要來源,長期應用模板型教學模式,就會逐漸對學生的寫作熱情造成一定負面影響,長期以來,學生就會對寫作產生一定抵觸情緒,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2.學生沒有產生寫作興趣
小學作文是語文教學環節中的重難點內容,不單單要求學生掌握一定基礎語言知識,也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科學文化及邏輯思維能力,上文中所說的這個要求,對于思想不成熟以及欠缺人生經歷的小學生來說,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假如教師在作文教學環節當中,沒有引導學生對寫作的本質形成較為深入的認識,學生自然也沒有辦法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寫作興趣。
三、小學語文作文生本教學模式
1.作文和生活相互融合
在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環節當中,大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引導都不是十分到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寫作格式而已,也要求學生不斷地記憶優秀的作文模板,并在實際寫作的過程中套用模板。因此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會帶有自己的真實情感,也不會將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反映出來。學生上交的作品也是千篇一律,這樣的作文其實就像沒有生機的水潭。雖然說背誦一定數量優秀文章,可以讓學生逐漸掌握一定語言表達技巧,但是讓學生大量地背誦范文,其實是忘記了寫作的主體是學生,學生也是有自己思想和感情的人。作文教學是為了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培養,并讓學生的眼界變得更為寬闊,發表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將學生心靈世界上的限制打開。教師應當對生本教學模式形成深入的認識,在課堂教學環節中科學合理地應用生本教育理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在作文中展現出來,促使學生形成一定邏輯思維能力。
2.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充滿興趣,才會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小學作文教學自然也是這樣的,只有在課堂教學環節當中引導學生產生一定寫作興趣,才可以將學生的寫作熱情充分激發出來,從被動寫作逐漸轉化成主動寫作狀態,學生心理發生轉變之后,會在日后學習生活中更為積極地開展寫作練習,促使自己的寫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領域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只有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環節中科學合理地應用生本教學模式,才可以促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從而也就可以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率及效果做出一定保證,推動學生逐漸走上一條全面發展的道路,最終在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朱立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J].學周刊,2018(27):49-50.
[2]游曼,廖苑君,蒲昌玖.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對網絡語言不良影響的策略研究[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8(4).
編輯 王彥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7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