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醫學專業教育中醫學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旨在指出,醫學生職業教育中英語語言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醫學英語教學目的是為醫學生一畢業就能積極地使用英語做準備。同時,醫學生和教師作為相互促進的學習共同體,應該認識到醫學英語教育是一個靈活雙向的過程。
關鍵詞:醫學英語教學;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3-0229-02
一、職業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
目前,職業專業英語已經成為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之一。職業專業英語這一術語的概念和專業用途的語言教學密切相連,就是說學生要知道如何在他們未來的專業背景中使用所學的語言。因而在這一背景下,職業專業英語教學要強調的是在特定領域中使用的具體的語言特征和教學特點。
職業專業語言教學的基本原則是為了滿足學習者具體的學術和職業方面的需求。因此,每一個教學法的情景和每一組學習者都各不相同。專業語言課程是基于特定的詞匯組合和特有的語言技能之上的,而這二者是和專門領域的學習者密不可分的。沒有一個方法可以適合所有的教學法情景,也沒有一個課程和一組活動可以被應用于所有的情景中。因此,在專業英語的教學中,判定教與學的獨有特點是十分重要的[1]。
職業專業英語教學目的是為了使學習者能夠達成成功的職業和教育目標,這種形式的教學基于對學生需求的論證分析和獨特設計的。它涵蓋了對技能、話題、內容和功能的精選,目的是為了學習專業知識,為以后的工作學習服務。出于這個原因,一開始就通過對學習對象的實際需求進行認真切實的分析,而后設計出準備充分的課程計劃。通過分析得到兩項重要的信息:第一,與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目的及以前的學習方法有關;第二,與學生的學習熱情有關。因此,這些信息對教師能充分地扮演好他的角色有很大的幫助。
二、醫學英語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們知道醫學是專業性非常強的學科,其專業背景決定了醫學教育有其特殊性。在當今社會,英語是全球醫學領域交流的通用語言,它在國際間學術交流、會議和撰寫科學論文的過程中被用作交流的主要方式,這也促使醫學學科和醫學英語的全球普及。醫學專業英語有自己特有的語言特征并且需要專門的學習,而這一目標只能通過使用特別設計的課程才能得以實現。
醫學專業英語學習要求要從真實情景角度進行教學。在其教學過程中,比較重視語境中特定的專業詞匯的應用,當然也重視基本英語語法結構的規范性。這樣的課程的目標是為醫學生的國際進修或專業領域的繼續教育、學術研究做準備,使未來的醫學專業人士能夠自如地用英語交流。這一目的可以通過塑造反映真實專業場景的特定情景來達成。這種教學方法將專業醫學教程和英語語言課程結合起來,使得醫學生能夠真正地學到實處,在以后也能夠應用到實處。醫學生的教育專業性很強,醫學英語的專業性也很強,促使醫學生認識到這一點、理解這一點,將會提高醫學生學習醫學英語的熱情和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
此外,意大利一項研究旨在評估醫學院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的研究,研究者得出結論,醫學用途英語教學的目標和特定英語語言技能的水平需要得到教學主管部門的重視。同時他們也指出各大學之間應該有更多的合作,這樣可以促進更高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而且他們還建議在畢業前學校要進行強制的醫學英語語言考試[2]。根據美國學者布朗教授的研究,醫學專業英語的課程應該注重如何使醫學生在醫學教育上,以及以后的醫學生涯中獲得成功。他同時指出,傳統的外語語言學習方法脫離語境并且缺乏在日常真實世界背景需要的語言能力。因而布朗教授最后提出,所有相關學術核心課程應該融入到外語語言課程中,這樣才能奠定專業的國際學術交流能力的堅實基礎[3]。
醫學英語教育不僅集中于語言詞匯習得和文本分析之上,而且應該重視培養醫學生在真實環境里語言交流的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職業專業英語教師應該在學生中實施和培養所謂的高階思考技能,從而使學生們能夠滿足該專業和社會的要求。
三、醫學英語教學的客觀策略
我們目前普遍認為專業英語教學應該導向于語言學習個體的實際需求。關于醫學用途英語教學,醫學院學生的基本需求包括理解有關醫學領域最新發展動態的相關文章和通過角色扮演、結對或團隊活動和計劃設計來練習并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重點在于習得醫學詞匯、掌握溝通能力。此外,通過提交病案報告、病案分析和完成醫學文章來鍛煉寫作技能也是很有益處的。另外,醫學院學生應該能學習了解一些文學知識,撰寫一些研究論文并能參加學生交流和國際學生會議。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們可以和國外的同行們分享他們的知識與經驗,并可以在國際知名的刊物上發表科學論文,從而為他們今后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在醫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重視每一位個體學生的小型分組作業,它是醫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小型化小組作業的好處包括強化學生的需求識別及與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教師需要展現積極的態度、自信和對學生的尊重,同樣也要表達對每個學生不同學習方法的理解。教師不能教授學生思維過程,但是通過所謂的次級技能的練習,使學生們可以增加對自己內在潛力的認識。這些次級能力包括分析性思維、解決問題、推理和想象力的使用。為了提高這些能力,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的各種活動中采用,參考學生們的原創看法和方法。
醫學英語教學的任務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提供前述技能的合理反復的練習,這是一項要求非常高的任務。因為一方面是大量的必要的研究工作,同時講座和課時又非常有限。應該強調的是設計一門醫學學術課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主要是因為醫學科學和英語教學方法都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中。因為學生經常將專業課程的知識遷入到英語課堂里,所以他們可以參與課程內容的設計,從而可以引入英語語言課程里醫學生們自身的自主選擇權。這些教學策略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客觀的對話、與專業課程教師的合作、以及為了創建專門為醫療職業設計的專業課程而配套的連續的評估等。這種教師與學生的特殊關系對教學會有巨大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此外,長期持續的學習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學生和教師作為平等的合作伙伴,應該認識到教育是一個雙向的過程。
四、結語
醫學英語教學意味著對醫學高校教師的不斷挑戰,因為他們要不斷靈活地接受新的教學方法,適應專業教育背景下專業需求的不斷變化。在這一目的下,醫學英語教師要同時扮演組織者和參與者的角色。他們的工作是創造醫學專業英語學習的條件和機會,使得醫學生在他們的學校學習階段里,鍛煉并掌握他們日后職業和學術生涯中所必需的專業英語知識和能力,為他們職業生涯的騰飛插好翅膀。
參考文獻:
[1]Joyce Mathangwane.ESP and ELT:an overview of the common ground.Marang: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Volume 8,Issue 1,Jan 1990,p:106 -124.
[2]Albano MG,Cancade-Pragnell MV,MacGarry SM.English teaching in the Italian medical faculties:results of a survey.Annali Italiani de Chirurgia.1998,69(3):413-6.
[3]Brown CL.Content Based ESL Curriculum and 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The Internet TESOL Journal.2004,10(2):6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402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