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游戲情境 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游戲以其濃厚的趣味性備受幼兒的喜愛,是幼兒解放束縛、發揮想象的樂園。情境化游戲與課堂教學的有效交融,是實現幼兒有效課堂的創新教學方法。情境化游戲能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放飛想象、激活創新潛能,使得幼兒主動而具個性發展。
關鍵詞 創設;游戲;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3.7,A3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7-0038-02
游戲以活動為載體,融趣味性、知識性、自主性、創造性與教育性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是幼兒最喜愛的娛樂活動。游戲能助幼兒增強體質、學會合作、樹立自信和發展思維。情境游戲與教學的有效融合,適時將教學活動貫穿于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愉悅游戲中健康快樂成長。本文將著重探討在幼兒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游戲情境,以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究意識,發展創新思維。
一、情境游戲要貼近孩子生活,追隨孩子的興趣
知識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教學內容越是貼近幼兒生活,課堂活動氣氛就越活躍,幼兒就越有興趣。因此在設計教學游戲情境時,這就要求教師在熟悉教材知識點、要點的同時,要善于挖掘生活素材與游戲情境的契合點,巧妙構建知識情境切入課題,增強幼兒積極的情感體驗,在真實的情感和認知體驗中主動獲取知識。
玩耍是幼兒天性的釋放,而豐富的游戲能給幼兒帶來無盡的想象、創造和歡暢。把生動活潑的游戲引入抽象的數學課堂,是創新幼兒數學教學的有效方法。幼兒游戲的內容往往是幼兒生活經歷的再現,是幼兒對生活經驗的探知、體驗與加工。教師要善于捕捉幼兒生活中的數學元素滲透于游戲中,豐富數學情感,提高幼兒對數學的感知、理解和應用的能力,發展思維。
如大班孩子學習加減運算教學時,創設“理發店”這一游戲情境,既順應孩子們對美的追求,又可從自己喜愛的發型中展現孩子們的個性,讓課堂充滿活力。在游戲過程中,孩子們模仿生活中的自己或爸爸、媽媽去理發店理發的情景,興趣盎然地設想著自己想剪什么樣的發型。在進行游戲時,幼兒可自由地選擇扮演老板、發型師、顧客、收錢員、服務員等角色。扮演發型師的:歡迎來到我的理發店,請問有什么需要?扮演顧客的:我要剪最流行的發型……。在剪的時候,幼兒還不時的提醒理發師,這邊不行剪剪,那邊不好看再修修。男孩會學爸爸那樣要打上發膠,滿意了才離開;女孩不一樣,則要給自己的發型帶上漂亮的發髻。扮演老板的:讓顧客給發型師及店員的服務進行五星好評。收錢員與顧客進行付錢、找錢的過程是加減法運算的有效呈現,正是本游戲所隱含的數學功能。教師要把握興趣時機,積極引導,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樂中主動獲取知識。
二、科學地巧設情境游戲,激活孩子創造思維
大中小班的幼兒對游戲的主題、形式和角色需求略有差異。這就要求游戲設計時,要把握幼兒年齡差異特點,靈活運用生活素材,科學巧設情境游戲,營造自主創造氛圍,充分發揮幼兒想象,激活幼兒創新潛能。
設置情境游戲時,教師要巧妙地寓教學于游戲之中,把教學內容隱含于游戲過程,讓孩子在玩中學而學中樂。也可讓孩子自己設計游戲,在賦予孩子成就感與滿足感同時,有效增強孩子創新能力,促進孩子個性發展。
在游戲中,教師要轉變觀念,適時變換師生互動角色,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相長。幼兒應該是游戲的主人,教師要善于變換角色扮演者,時而是個合作者、時而是個評判者、時而是個鼓勵者。使幼兒在生生互助、師生情知互動中贏得思維發展。
如科學巧設“我的創意我做主——自由建構區”,為讓孩子在玩中思、思中做、做中學。我首先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的游戲環境,游戲場區是一個足夠寬敞的建構室,建構材料有各種形狀的積木、積塑、廢舊的飲料瓶等,我還允許幼兒可以把自己喜愛的玩具帶入場區。建構主題內容隨幼兒的想象而定,以便更好地滿足幼兒對游戲的渴求和期待,搭建自己喜歡的事物,教師可作為合作者或參與者與幼兒一起游戲。幼兒在沒有太多束縛的氛圍中很快地融入到創意想象游戲中,各種意想不到的搭建物不一會便從幼兒的小手中呈現出來,有機器人、大飛機、夢幻城堡等。從而達到幫助幼兒認識物體的基本形狀和數量關系的同時,釋放孩子創造力及發展空間知覺能力。
三、游戲中強化自主意識,增強孩子的創新能力
游戲是出于孩子自發、自愿的自主活動,如果在游戲中孩子只是被動地依照老師預設的意圖參與游戲,機械地聽從調動,游戲自主性的特征就會流于形式。孩子們便會失去游戲的積極性,從而使孩子的想象被阻滯,創新意識被休眠。
幼兒游戲中,教師要善于判斷幼兒需求適時介入參與游戲,要避免盲目性與導演性,要尊重、賞識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讓孩子自發、自主地豐富游戲內容,讓孩子們在奇思妙想中創新,使幼兒獲得滿足和發展。
比如,對于“石頭、剪刀、布”、“木頭人”、“丟沙包”等這些傳統游戲,教師可通過前期引導,讓孩子結合自己的興趣及需要,自主創設出更為富有童趣的游戲。游戲內容、規則、過程乃至開展形式等的創設,都是對幼兒想象、思維與創新能力的一種考驗。教師要賞識、鼓勵和點撥孩子自主創新,讓孩子在游戲互動中體驗成功,強化在自主意識中創新。
如“套圈游戲”,套禮品、套玩具是常見的玩法,依據幼兒興趣改變目標設定是該游戲的有趣點。幼兒會想到套水果、套小伙伴帶來的玩具交換玩,甚至把套物品變更為套“好朋友”。又如“跳格子”游戲,可單腳跳、雙腳跳、接力跳,孩子們會把格子設計成不同形狀,這時教師可把數學教學靈活而巧妙地融入游戲中,把數字填在格子里,要求孩子在跳的過程中讀出格子里的數才可進入下一格。
這些游戲創新,給傳統游戲不斷賦予新的活力,表現出濃厚的新穎性、趣味性和益智性。其內容豐富、形式靈活、規則易玩,契合幼兒好動、好玩、好奇的年齡特征。這不僅極大地寬泛了游戲的內涵,而且能讓幼兒體驗游戲樂趣的同時,獲得自主想象創新的成功體驗,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四、采取發展性評價,為孩子的不斷創新助力
提倡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內容智能化,有效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功能,有助于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增強其自信心,激活潛能,為孩子的成長注入不竭的動力。
教者的評價與期待對學生有著極其重要的導向作用。積極的評價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調動學生的參與,發展學生個性。在游戲中,幼兒行為與思想得到充分放松和發揮,此時教師要適時把握契機,多給幼兒創設自我表現的機會,讓幼兒主動與同伴合作交流,相互評價。教師要善于用激勵、賞識的態度去看待每位孩子,靈活應用智能多元化評價機制,激勵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助力孩子不斷創新。
比如讓孩子們設計自己的“環保服裝——我的服裝我來定”,孩子們在自己主導的活動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選材、顏色、圖案、風格等方面各顯神通,蔬菜、樹葉、彩紙、塑料袋等等在一雙雙小手中巧妙地變成一件件靚麗的時裝。在走臺表演時,讓孩子們穿著自己設計的服裝邀約爸爸媽媽一起展示,孩子們會把白雪公主、奧特曼、超人等童話與動漫人物角色通過服裝秀呈現出來,給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視覺盛宴。孩子們在老師、家長、同學的贊許中不斷體驗成功,有效激活創新驅動,為個性發展不斷助力。
游戲以其獨特的趣味性、自由性與開放性深受幼兒的喜愛。在幼兒課堂中融入情境游戲,大大地豐富幼兒教育內容與形式??茖W創設情境游戲,寓教于樂,能夠有效地實現幼兒的自主學習活動,發展思維,激活創新潛能,促進幼兒主動而有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寶紅.游戲法在幼兒教育活動中的運用探討[J].時代教育,2014(24):244.
[2]葉少云.游戲教學法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情感讀本,2014(29):53-5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516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