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心隨樂動,樂從心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音樂欣賞課是小學音樂課堂中的一項重要的學習內容,藝術教育的目的在于審美。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有助于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多的音樂美感知,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優秀品德,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價值觀。結合多年一線小學教師實踐經驗與理論學習,從音樂欣賞課程的重要性、相關策略兩方面來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欣賞課;課堂教學;審美情趣
   音樂欣賞課能讓課堂內容變得豐富,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素質。小學音樂欣賞課是以音樂教材為內容,在課堂中通過聆聽等手段來感受音樂的魅力。欣賞課是音樂審美非常重要的環節,小學生提升音樂審美能力,對于提高藝術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音樂欣賞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促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欣賞是音樂課堂學習中的一個重要領域,是所有音樂學習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的一個重要途徑。欣賞課是音樂課堂中最直接的審美教育活動,通過特定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來欣賞感受,通過聆聽實現對音樂美的感受與鑒賞。
   (二)引導學生學習音樂基礎知識
   音色、音樂中的節奏節拍、旋律的高低快慢、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音樂作品的情感、簡單的曲式結構都是小學生應該了解的音樂表現要素。老師可結合知識帶領學生欣賞音樂。
   (三)引發學生無窮的想象力
   音樂欣賞是包含著獨特創造理解的一種精神過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生的想象力是驚人的,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兒童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與性格來將所聽到的音樂進行延伸與拓展。
   二、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的相關策略
   (一)教學設計體現音樂欣賞的可操作性
   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設計要針對小學生特定年齡段的特征,符合學生的生理特點來進行教學設計,首先針對兒童多動好奇心強的特點,課堂的引導、關鍵設問都應當生動,可適當地創設相關情境。課堂設計一定要體現出較強的可操作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挖掘教材內容時,要根據小朋友的年齡段特征進行認真的篩選,并且深度挖掘教材內容,發現學生可以掌握理解且感興趣的關鍵要素。在課堂教學設計時,教師還可以緊密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能夠對音樂產生共鳴,有感觸。在學習《音樂中的動物》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來設計可操作的課堂,比如讓學生表演動物的姿態,通過各類游戲來學習音樂,感受樂器的音色與動物之間的聯系,從而認識到為什么作曲家要用低音提琴來表示大象沉重笨拙的步伐。在欣賞課中,小朋友能靜下來安靜地聆聽音樂,需要教師在設計課程時就做好課堂預設,這需要教師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充分分析學生情況,為學生的音樂欣賞創造更多可能。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課堂表達自我
   音樂欣賞雖然主要是安靜地聆聽音樂,但是音樂欣賞課堂絕不是僅僅只有安靜的聆聽環節。靜靜地聆聽非常重要,但是聽到了什么、怎么聽、聽完是什么感受這些都需要教師的引導,需要師生以及生生的互動。音樂欣賞課堂可以根據小學生的特定年齡特點來調節課堂氣氛,多方面來實現師生互動,多角度地引導學生參與音樂課堂,甚至可以設計音樂小環節讓學生親身體驗、通過實踐來參與音樂。小學生特別是低年齡段的小學生好動,注意力的集中時間有限,教師可以根據這樣的身心特點設計多種音樂課堂活動,多種形式組織學生參與進來,形成不同維度的互動。比如在欣賞《三個和尚》之前可以讓了解的學生來介紹故事,然后邀請同學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與情節,通過扮演了解故事情節以及三個和尚的特征。接下來通過對主奏音樂的了解、探索,來判斷每個樂器分別代表的和尚形象。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隨著音樂的變化來演繹三個和尚的故事,學生一邊聽音樂一邊表演,熱情非常高。
   (三)在欣賞課中突出情感教學,鼓勵學生實現認知升級
   小學生處在人生的起步階段,由于年紀尚小,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有限,學生在音樂欣賞時有可能總是離教師的教學目標差一點,這時就需要老師的關鍵設問與引導。小學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多注重音樂情感的傳達與引導,讓學生從情感層面來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讓學生感受到,如果沒有音樂情感的加入,音樂藝術將變成音符的排列組合,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學生從不同的音樂中能感受到不同的情緒,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情緒來發掘音樂中的要素,引導學生關注音樂的理論知識。比如我們在欣賞進行曲風格的音樂作品時,學生能感覺到前進的步伐與鏗鏘的節奏,這就是2/4節拍的強弱規律以及大調的明亮等決定的。在欣賞小調作品時,可以引導學生感受小調作品的黯淡與憂傷,在通過結束音來判斷大調以及小調等知識上,可以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從而實現從情感到認知的升級。
   三、結語
   音樂欣賞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課堂教學時,對音樂作品精心進行選擇、對課堂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對學生的參與進行積極調動、關注音樂的內在情緒,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表現音樂,這都能體現教師的教學指揮。小學音樂欣賞課堂不僅需要學生能安靜地聆聽,也需要學生積極參與,更需要學生創造演繹,這是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課改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盧興蘭.音樂欣賞與培養學生個性人格的關系[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6(5).
   [2]李晶.音樂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9(4).
   [3]曹理.普通音樂教育學概論[J].中國音樂教育,1990(2).
  編輯 謝尾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9612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