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閱讀視域下的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選文策略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前的教育推崇全科閱讀,所謂全科閱讀即各科教師皆參與到學生課外導讀中來,通過培養學生各科的閱讀能力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這中間,對于閱讀要求最高的依然是語文這門課。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其教學內容涉及的文學內容比較廣泛,在人教版語文課本中課后的名著導讀所選取的內容中涵蓋了科普、科幻類、國外文學、中國經典文學等書籍,然而針對初中學生特性,對于名著的閱讀應當由淺及深地進行,應當避免學生囫圇吞棗般將讀書看成一項教學任務,因而針對全科閱讀視域下的教學環境,應當對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選文策略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關鍵詞:全科閱讀;初中語文;選文策略
一、 引言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人類生活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從而讀書這種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及精力的事情便漸漸淡出了人類的社會,人們更加傾向于通過手機搜集對自己有用的信息。然而對于當代的學生來說,最重要的還是靜下心來學習,因而便有了全科閱讀的教學理論。尤其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其處于心性養成的黃金時代,更應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然而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學生應該在初中時代讀一些什么書。本文將從初中語文人教版中課后導讀內容出發,進一步探討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學問策略。
二、 語文群文閱讀的選文策略的重要性
閱讀是語文教學任務中較為注重的一個模塊,閱讀能力影響著學生的理解能力。因而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時,會給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字與句的分析與解讀。在初中教學中,課內所教學的內容不僅包括現代文,還有古文,因而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更高。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會推薦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但如果一味盲從于課后的名著導讀,則很容易讓學生陷入思維的死局從而喪失閱讀的興趣,失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沒有閱讀便失去群文閱讀的根基。并且,現在初中學生的學習任務也逐漸繁重起來,應該合理安排課外時間,在課外對自己弱勢科目進行補習的同時,還要均衡優勢科目的學習,在此基礎之上,對課外書的選擇便顯得愈發重要。并且針對當前的教學現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承擔學生認知教育的責任之外,還負責著學生的情感教育,而課外閱讀的導讀不僅牽涉到學生的認知能力,也影響著學生的情感發展。綜上所述,對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選文策略的研究是勢在必行。
三、 語文群文閱讀教育現狀
目前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教師為了新型的教學模式,也積極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在各種教育理論滲透進初中的語文教學的同時,全科教學的發展理念也融入至了初中教學方法當中。在此環境背景之下,語文的群文閱讀在課內名著導讀的基礎之上亟需完善的選文策略來引導。目前語文中群文閱讀的選文對課內名著導讀內容依賴性較大,但群文閱讀的特性在于針對一個議點展開討論,而課內名著導讀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豐富,在實際情況中缺少一個科學有序的管理體系,或者說在文章的選讀上缺少實際性的支撐,無法發揮群文閱讀于教學的重要意義。因為群文閱讀是近幾年新興的教育理念,缺乏社會根基,因而在實際運用中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研究,而全科閱讀在促進教育發展的同時,也讓學生在閱讀面前顯得心力不足。針對此現狀,教師應當積極加入選文策略的優化當中來,精簡學生的讀書書目,更好地進行群文閱讀。
四、 初中語文閱讀的選文策略
?。ㄒ唬?教師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
教師的能力對選文策略的優化起著引導性作用。從初中七年級上冊課外名著導讀內容來說,其導讀的內容主要是國內文學,如魯迅的《朝花夕拾》,屬于比較偏文學類的著作?!冻ㄏκ啊菲渲饕獌热轂轸斞赶壬膫€人回憶,但由于時代環境的變化,個人對作品的解讀也不相同,因而教師的深入分析便至關重要。此外,如果有條件允許,教師應當對名著導讀中提及的相關著作進行閱讀,從而更好地篩選出適合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的書本。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也應當聯系后續將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同時為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比如魯迅先生的《孔乙己》便被納入初三時語文教學內容之中。綜上所述,教師自身的能力和優化選文策略息息相關,只有在教師充分了解課外名著導讀中的內容以及聯系后續階段的學習內容之后才能篩選出適當階段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從而更好地對閱讀內容進行集中討論,促進群文閱讀的發展。
(二) 教師充分了解學生閱讀偏好
由于學生各有各的天性,說的學術點,就是每個學生都是不同智能的組合體,在喜好上有自己的偏向,因而教師在選文時,應當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閱讀偏好,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篩選課外閱讀內容。比如初中八年級名著導讀中涉及的《昆蟲記》,其偏向于科普類,很多學生都會覺得其過于晦澀難懂,在閱讀時提不起興趣,如果強制性地要求每個學生去讀,便會為全科閱讀樹立一種呆板的形象。因而,教師在進行名著導讀時,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閱讀偏好,或者說閱讀特性,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接受昆蟲記的表達方式,尤其是《昆蟲記》是外國文學,其翻譯成中文便會顯得有些啰唆,學生在閱讀國外文學時一般需要將開頭重復閱讀兩到三次才能沉下心來閱讀,但初中時,部分學生缺少耐心,一般在第一遍時讀不下去便會選擇放棄,這時候教師就要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先為這類學生推薦一些類似的書籍引起學生興趣之后再引入《昆蟲記》,如此才符合全科閱讀的發展特性,在此前提之下,在進行群文閱讀時,學生才能更深層次地進行關于昆蟲記的討論。這是在選文之前,教師所需要做的前期準備。
?。ㄈ?結合學生意見優化選文結構
教師是全科閱讀的引導者,而學生才是全科閱讀實行的主體,因而在選文的時候,應當從學生本身出發。如果一味遵從名著導讀從而剝奪了學生的選擇能力,這樣的做法便會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因而在對名著導讀的內容進行篩選及拓展時,教師應當將學生的意見納入考慮范圍之類,當然教師無法阻止學生去閱讀,但可以引導學生去閱讀。就好比大禹治水,一味地堵塞是行不通的,及時疏通水道方為長久之計。教師與學生的交流的過程就是疏通水道的過程,教師在進行名著導讀時,可通過班會對課外導讀內容進行探討,并在仔細閱讀學生所推薦的書目之后對書目進行取舍,從而確定語文群文閱讀的選文書目。正所謂有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也是群文閱讀的出發點之一。在全科閱讀的環境之下,群文閱讀時為了更好地對名著進行集中分析,通過不同意見的交流從而提升初中學生的閱讀理解乃至于社會交際能力。因而在進行群文閱讀的文章篩選時,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意見,從不同學生的特性出發,以教師對集合書目的深入閱讀為基礎,繼而確定群文閱讀的書目。 ?。ㄋ模?采集各科教師意見
全科閱讀的特點在于所有科目的學習都以閱讀為基礎,因而,在語文群文閱讀的學習中,可積極采集各科教師意見,一方面可減少語文教師的閱讀壓力,另一方面可以從更多角度了解不同的書籍。語文的閱讀不僅和理解能力相關,邏輯思維能力也比較重要。比方說,在初中八年級時課外導讀中包含了《蘇菲的世界》,這是一本可讀性非常強的書,其以小孩的視角出發,講述了一個小孩的心理成長,故事的主角就叫蘇菲,她在某一天收到一封奇怪的信,然后遇見了奇怪的人,信接踵而至,而蘇菲的心理也在逐漸成長?!短K菲的世界》可以被稱為小孩子的哲學書,其通過不同的問題激發小孩思考,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一本不錯的外國文學的入門之書。從《蘇菲的世界》出發可以向學生推薦劉慈欣的相關作品,如《三體》,其作品屬于科幻類,其意義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因為在閱讀完《蘇菲的世界》后,部分學生會對現實生活產生懷疑,很容易陷入思維死角,這時候通過閱讀一些科幻作品來拓展學生看待事物的視野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學生在理解一些事的同時需要借助一些相關的實例來打開思路,就像物理的學習需要借助數學的力量一樣。而語文教師閱讀書目有限,以個人之力很難了解各類作品,其閱讀的內容大都偏向文學,無法全方位地了解一本書,因而在確定語文群文閱讀的書目時語文教師需要借助各科教師的力量。
?。ㄎ澹?開展讀書交流會
開展讀書交流會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為后續的閱讀奠定方向。教師應該不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一般長篇小說或者科普類的書籍,學生如果僅在課外閱讀的話,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是中篇小說,一周到兩周的時間應該可以完成閱讀,因而交流會的開展時間可隨機應變。讀書交流會的內容除了通過面對面的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之外,還應該包括老師的讀書體會。因為在一定程度上,老師的人生閱歷要比學生豐富,因而對于作品會有更深的理解,或者說,有不同角度的看法。在交流會上,通過師生互動,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及對書本的不同凡響,在分析對比后,在后續確定推薦書目時便有了更多的素材。在全科閱讀的環境之下,語文的群文閱讀需要的不僅是對書的內容有個完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看見文字之下隱藏的社會現實,而在群文閱讀時讀的書就好比進入社會的一扇隱藏的門,需要慎重選擇。通過讀書交流會的開展,教師能更好地了解學生對于一本書的看法,以自身閱歷為學生提供參考性意見,這也是研究選文策略的初衷所在。
五、 結語
從某個層面來說,讀書就好比沙里淘金,能稱為好作品的不多但也不少。我們不能概括地說魯迅先生的文章皆是膾炙人口的作品,也不能在學生階段一味批判青春文學。對于書本,教師應當保持一個客觀的態度,將每一類書都置于平等的位置,不能單憑主觀臆斷。初中是學生思維較為活躍的階段,如不能進行科學的引導,便很難發揮出全科閱讀于語文教育的作用??偠灾?,在全科閱讀視域下,只有從學生的需求出發,才能更好地完善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選文策略。
參考文獻:
[1]張強.全科閱讀的五大觸角[J].江西教育,2019(5):61-62.
[2]馬慶堯.群文閱讀教學方法在初中古詩文教學中的運用[D].揚州:揚州大學,2018.
[3]沈悅.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課課型與策略探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8.
[4]黃一凡.群文閱讀視域下的初中語文詩歌教學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8.
[5]李鑫鵬.淺析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現狀和對策[J].文學教育(上),2018(4):98-100.
[6]陳學松,王瑛,吳亮,黃瓊,梁耀敢.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選文策略的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4.
作者簡介:
張敏,江蘇省宿遷市,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971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