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概念圖提高高職院?;瘜W教學效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楊明
摘 要:概念圖直觀形象,簡潔高效,廣泛應用于高職院?;瘜W課堂教學中,對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知識遷移能力、信息處理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提高教師化學教學和學生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概念圖; 化學; 課堂教學; 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2-126-002
1.概念圖在教學中的地位
概念圖作為教學和學習的輔助工具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概念圖能更好地組織和呈現教學內容,教學理論和教學經驗,能更有效地監控自己的教學過程和自身概念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幫助教師更有效的完成教學內容。利用概念圖不僅增強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還可以讓教師在教學中更加科學、合理的以框圖形式將概念及概念之間的關系清晰呈現給學生,最大限度保證和提高了教學效率。
2.構建概念圖的意義
高職院校中的化學課程一般涉及護理、臨床、檢驗、藥學等,所以必須要求在校大學生具有牢固的化學基本理論知識,嫻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進行技巧的創造。實際培養中,要注意知識理論與素質水平的提升,需要在課堂上積極吸取意見。因此概念圖的構建對提高化學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2.1有利于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課堂教學中,案例教學、概念理解、問題研討等,都可以分組討論,相互交流、學習、補充,應用概念圖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網絡化,能夠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問題處理中應用新的方法與技術,從而實現創新能力的培養。
2.2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方法、新理念,改變原來的定勢思維,應用概念圖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大膽想象、設計,逐步形成創新思維能力,產生創新成果。
2.3有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
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應用概念圖讓學生設想不同概念、不同章節、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聯系以框圖的形式表示出來,這樣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在實踐中增加對新事物的了解。
2.4有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激發自主學習興趣
應用概念圖可以將復雜的化學結構和化學變化過程變成形象直觀、簡潔高效的知識結構圖形,讓學生耳目一新,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3.概念圖在化學知識網絡構建中的應用
3.1熟悉概念圖,認識概念圖的優勢;傳統教學中有固定的教學方法,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單一,沒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
因為醫學院的學生,在課堂問題的學習中,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對問題的處理問題較弱,無法在學習中形成科學的知識體系,導致學習成效不高。
在人教版化學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節“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中講到“物質的量”這個重要概念時,由于概念抽象,錯綜復雜,聯系緊密,造成學生理解困難,只有通過概念圖,能夠將這些難以理解的概念貫穿起來,突顯他們之間的內在關系,更好地進行內容設計與教學:
活動一:讓學生寫出物質的量與物質的粒子總數,物質的量與物質的量的濃度,物質的量與氣體體積(標準狀況下),物質的量與物質的質量之間的關系。
活動二:引導學生推導出物質的粒子總數與物質的量的濃度,物質的量濃度與物質的質量,物質的質量與氣體體積(標準狀況下)等之間的關系。
活動三:請同學們思考物質的量在其中具有什么樣的重要作用。在總結以上活動的基礎上,歸納出如下概念圖:
通過以上概念圖直觀、形象的表達,同學們很容易發現物質的量是銜接宏觀物質和微觀物質的一座重要的橋梁。概念圖讓物質的量充分體現出它的重要性,也讓同學們的認識更加深刻。
3.2理解概念圖,學會構建概念圖
化學的學習內容有較強的層次性、連貫性和邏輯性,有些知識點特別易混淆,所以在平時學習和自學中就需要讓學生學會構建概念圖。
例如在人教版化學必修二“化學鍵”是一個重點知識,知識跨越度較大,復習起來難度大,學生不易掌握。因此,可以引導學生以概念圖的形式突破這個難點。
步驟一:讓學生分小組形式合作,第一組寫出CaCl2、NaCl、NaOH、Na2O2這幾個物質的化學鍵,判斷它們屬于什么化合物,什么分子以及結構的對稱性;第二組寫出H2O、O2、Cl2、CH4這幾個物質的化學鍵,判斷它們屬于什么化合物,什么分子以及結構的對稱性;
步驟二:各小組展示書寫結果,比一比、評一評、看一看各小組寫出來的結果有什么不同,每組派一個代表發言;
步驟三:引導學生回顧離子鍵、共價鍵、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以及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的概念;
步驟四:提出問題:這些信息如何有效的整合起來,便于記憶,使大家一目了然?最終確定如下概念圖:
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自我學習中,可以通過概念圖的運用,實現知識體系的構建,并在內容的羅列中,突顯層次性。通過這種概念圖的有效應用,學生針對知識體系擁有更加明確的認識。
概念圖的四個特征概念、交叉連接、命題和層級結構。概念一般是把專有名詞和符號進行標記。層次等級是指同一層面中層次結構。所以概念圖最能把握和描述知識的準確性和準確度。
3.3掌握概念圖,主動構建知識網絡
在教師教學中,概念圖是一種有效的輔助工具,能夠貫穿新舊知識,并在結構上體現其聯系性。概念圖從本質上是這種關系遞進的催化劑,尤其在網絡知識的逐漸應用中,概念圖的使用具有無可取代的作用,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
比如化學復習中,物質的結構和組成是學習的一大難點。由于概念比較抽象,涉及宏觀和微觀知識,知識穿插幾個單元,知識點分散,學生理解很困難,復習中學生感到知識雜亂無章,無從下手。但是概念圖則可以把這些雜亂無章的知識串聯起來,構成知識網絡系統呈現在面前,讓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把握。設計教學活動如下:
活動一:讓學生寫出O2、CaO、H2O、Ne、Cu這幾種物質中,哪些是由分子構成的,哪些有原子構成的,哪些由離子構成的。
活動二:引導學生復習分子、原子、離子的概念,在這些基礎上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活動三:請學生說出NO2、Fe化學式的含義。
總結以上活動,歸納出概念圖:
通過概念圖的聯系,學生很快接受了知識,并發現了各概念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準確理解和運用各概念。
合理應用概念圖,充分發揮其價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久不斷地學習和鍛煉。因此,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情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概念圖的構建,在實際中進行使用。通過長時間的堅持,學生一定會熟練掌握和運用概念圖。
參考文獻:
[1]陳建軍.運用概念圖提高化學教學效率[J]青海教育,2017.7—8
[2]高玲.淺析概念圖策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研》,2015
[3]苗玉萍.概念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7.(2):99—99
[4]代紅富.多媒體概念圖制作及其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5015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