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劉波
摘 要: 近年來,隨著初中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進行,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就成了素質教育的代名詞。作為普通的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更應當對于自身的教學策略進行相應的探討,將全文閱讀的教學方法帶到課堂中來,幫助同學們建立相應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心態才能更好地提高相應的效率,因此,本文針對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開展探究。
關鍵詞: 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初中生能否進行卓有成效的語文閱讀活動,將會對他們的個人成績的提高以及學習習慣的養成都發揮相應的作用。語文教師所開展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正是符合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客觀規律,將文章以群組的形式分發給他們進行相關的授課活動,照顧到了大多數學生的客觀需求。在開展群文閱讀的過程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相應的經驗教訓作為日后教學效率提升的力量倍增器。但是,現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仍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需要我們進行關注。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進,因此我們針對現階段群文閱讀的現狀,以及語文閱讀的問題開展具體的論述。
一、 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以及全文閱讀教學在推進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問題
?。ㄒ唬┙處煂τ谌何拈喿x的理解能力不高
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本來應當與時俱進,對于現階段現有的語文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進行高效率的運用。但是,一些語文教師卻不能夠與時俱進,反而一味地因循守舊故步自封,對于群文閱讀的優點和長處熟視無睹,依然采用舊有的閱讀教學方法,難以吸引同學們的關注。教師教學理念的落后和教學方法的不當也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的產生。對于群文閱讀的文章選擇,閱讀方式和閱讀內容的講述,閱讀技巧的教學活動的理解都有不當之處。
?。ǘ熒g缺乏交流互動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之中,師生之間本來應當進行高效率的互動和交流。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難免產生諸多的問題和疑惑,此時就更加需要語文教師進行指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消除這些疑惑。但是,有的語文教師卻把閱讀課當成了消遣課,布置閱讀任務,分發閱讀材料以后就選擇脫離課堂,或者心不在焉地做其他的事情。導致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受到阻礙,沒有構建起交流和溝通的橋梁,對于學生實際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都沒有發揮積極的作用。
?。ㄈ┎糠謱W生對于閱讀活動的理解不當
一些初中生認為像英語、數學這樣的科目比較難學,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而語文科目則不需要如此,尤其是閱讀課堂可以用來做其他的作業。因此,寫數學作業、背英語單詞、做化學物理習題等現象層出不窮。究其原因乃是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產生了相應的誤解。對于閱讀課堂的時間,并不能做到高效率的運用,反而是形成了某種浪費。這和現階段的教育環境是離不開的,語文教師更應當切實擔負起責任,才能避免以上現象的出現。
二、 開展群文閱讀所應當遵循的客觀原則
時效性原則: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之中,應當考慮教學內容的時效性以及有效性。我們所面對的是一群對未來充滿著向往和期待的學生,對于個人的能力有著自信的學生。如果我們教授給他們的語文閱讀知識和技能不具備時效性,那么學生又如何適應突飛猛進的時代要求呢?不僅僅是教學的內容應當具備時效性,教學策略也應該具備時效性,以及教師教學理念也應當具備一定的時效性。在師生共同進步、共同革新的前提之下,才能更好地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
科學性原則:閱讀教學活動是語文整體教學活動的有機成分。語文科目的教學應當符合相關的原則,符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客觀規律,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和現實狀況。因此,教師也更應當對初中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規律進行相應的摸索。在此基礎之上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本著科學冷靜的原則推進相關內容的安排,使得語文文章的作用得到相應的彰顯。幫助同學們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養成正確的閱讀心理。在科學有效的閱讀策略和教學策略的指引之下,師生才能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三、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群文閱讀的具體策略和方法
?。ㄒ唬┖侠淼脑O置閱讀問題以提高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推廣的效率
面對陌生的知識,我們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就需要培養學生面對問題時冷靜細致分析的本領。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之中更是如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更應當以問題為引導,設置合理的群文閱讀問題,為同學們樹立一個個指路明燈,使得他們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之中可以走得更遠,走得更好。例如,一些學校的語文教師在講解《海燕》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著重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引導,設置了一系列的引導問題:你認為作者將題目取為海燕有什么深意呢?你認為高爾基會用怎樣的語言去刻畫海燕的形象呢?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好奇心理被極大地調動起來。會不由自主地跟隨著教師的腳步進行積極的閱讀活動。并且教師也開展了群文閱讀教學,將相似的文章以群主的形式展現出來,也設置了其他的問題,使得同學們對于這些問題可以產生類比和推理的欲望,提高了同學們閱讀的效率。因此,閱讀問題的設置極大地提高了全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推廣效率和推廣深度,使得學生們收獲更多,在問題的引領之下進行了更為積極的閱讀活動。
?。ǘ┘訌姕贤ń涣饕蕴岣呷何拈喿x教學的整體效率
師生之間由于年齡的差距和生活經驗的差異,因此可能會產生一系列交流障礙的問題。教師的教學策略的制定,如果得不到同學們積極的反饋,那么改進的空間將會十分有限。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之中,也難以進行積極的作品。此時,就更加需要加強語文教師和學生們之間的交流互動,并且加強互動的頻率,提高互動的層次。教師在推進群文閱讀的過程之中需要對于學生的疑惑和不解進行相應的收集,對于同學們的課堂表現進行相應的觀察,對于學生的具體活動進行相應的總結。在此過程之中,用平易近人的語言對于群文閱讀的重要性進行相應的推廣,對于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進行相應的講述,要耐心地對同學們施加良性的影響。教師要和學生之間嘗試著溝通交流,放下教師的身段和學生打成一片,相信學生會和教師也進行良性的互動,使得全文閱讀為全文閱讀的有效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烘托良好的氛圍。 (三)選擇合適的群文閱讀材料以提高群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欲善其人之事,必先利其之器。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想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同學們也想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那么此時選擇合適的群文閱讀材料會對此大有裨益。不論是主題式的閱讀,還是課題式的探索,教師都需要引用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對自己的教學內容影響的更新。在提高實效性的同時,保障內容的質量。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更加多地投入精力,精心挑選群文閱讀的內容。例如,一位語文教師在進行“熱愛生命”的主題式閱讀過程之中,就選擇了運用互聯網資源尋找和熱愛生命有關的真人事跡以及優美的文章和圖書,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樣的優秀作品帶到了課堂上,將保爾·柯察金同志的頑強奮斗和病魔做英勇斗爭的光輝事跡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將汶川地震中那些奮斗在救災一線的解放軍戰士為了搶救生命,不辭辛勞的事跡進行了相應的展示,突出了他們對于生命的敬畏和對于信念的遵守。在此時所開展的群文閱讀也會更加地波動同學們的心弦,吸引同學們的注意,使得學生跟隨著教師進行積極的閱讀活動,從而為全民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提高群文閱讀教學水平的運用層次
我們初中語文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放在首要的考量位置,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水平,正是其核心素養的有機體現。在開展群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之中更是如此,所選擇的文章不僅要貼近生活,更需要對實際生活有所反應,有所超越。例如,一些語文教師在安排全文閱讀的材料內容之時,選擇了梯次配置,層層提高難度,使得學生循序漸進,并且有所反思。對于閱讀的主題和閱讀的內容可以進行深入的探討,教師給予及時的引領和幫助,學生的思維和品質得到了相應的鍛煉以及反應,既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又為群文閱讀的有序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ㄎ澹┻M行及時評價和及時總結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
在開展群文閱讀的過程之中,學生應當是絕對的主角,教師應當施加的作用是引領性的。教師為學生排憂解難,而并不是為學生去做所有的工作,而是和學生一起成長,創建高效率的語文閱讀課堂。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過程之中,很多人發現積極的鼓勵可以幫助學生重獲信心,積極百倍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在我們進行全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之中,語文教師更應當對于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和閱讀情況進行積極的評價和鼓勵,使得他們得以認識到閱讀的快感和成就感,和教師一同進行閱讀知識的仔細探索和認真研究。例如,某位語文教師構建了小組評價體制,首先將學生劃分成相應的群文閱讀小組。在進行完正式的教學內容以后鼓勵同學們在小組的體制之內進行同學間的互相評價,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相應的學習討論和閱讀反思,使得本節課的閱讀成果和群文閱讀的效果得以鞏固下來,教師再進行及時的總結和升華。對于學生的課堂表現給予積極的肯定和表揚,從而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和閱讀能力的提高發揮作用。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的辛勤勞動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提高了學生閱讀課堂的參與度,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藝術,使得更多的初中生得以在課堂閱讀的過程之中提高能力,和教師進行更多的積極互動和良性配合,使得教師的群文閱讀策略的有效性得到了更大的彰顯。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選擇群文閱讀,選擇改進自身的閱讀教學的內容和策略。
參考文獻:
[1]沈云.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讀天下,2018(3):134.
[2]朱江洪,楊俊,陳燦,馮秀娟,丁媚艷.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探究[C].第七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十三五”規劃課題會議.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2017.
[3]余巧麗.淺談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C].2016年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2016.
作者簡介:
劉波,山東省淄博市,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東方實驗學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5202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