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設備種類的豐富使得學生能夠接觸到越來越多的信息,這種情況有利有弊。一方面,信息量豐富使得學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另一方面,大量信息在未經過整合處理,學生容易失去自己對信息閱讀的獨立思考和判斷。在這種情況下,課堂上的新興的群文閱讀教學法能夠有效解決這種情況。
關鍵詞:初中語文 群文閱讀 策略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新課標對于初中語文課堂所要承擔的教學任務與目標也在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化而變化。新時代的教育理念是以素質教育核心,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在這其中,語文素養是一個很重的體現。近年來,初中語文課堂上的群文閱讀教學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增進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本文就群文閱讀的意義和內涵,以及在初中語文課堂上開展群文閱讀的有效策略作出了相關的探討。
一、群文閱讀的內涵
1.群文閱讀的基本概念
所謂的群文閱讀就是教師首先提出一個基本的議題或者主題,學生以這個議題或者主體為中心,展開延伸閱讀,通過集體的討論與研究從而達到一個共識。在這里要強調群文閱讀的幾個基本的概念特征,其一,議題由教師選取,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議題作為學會討論學習的中心,作為學生學習的中心和線索,議題的選取要具有豐富的層次結構及可討論性;其二,文本要以議題為中心選取,文本要體現出不同的結構特征,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得到關于議題不同的見解和思考;其三,集體的構建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作為傾聽者和引導者,在整個討論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和仔細傾聽學生不同的見解和想法;其四,也是最后的一點,經過集體的構建之后,要對議題達到一個共識,共識的意思不是說要有唯一一個意見,而是要對議題的解讀與思考要有多維的標準,在達到共識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訓練學生思考與討論的能力,在思考與討論中共同成長[1]。
2.群文閱讀的特征
作為加深語文學科學習的新式教學方法,群文閱讀有著以下幾個特點:首先,群文閱讀是一種開放性的教學方式,群文閱讀不同于以往傳統的語文教學有著固定的教學材料和教學模式,只要與中心議題相關并具有啟發性都可以作為群文閱讀的材料。并且在群文閱讀過程中,教師不會給出唯一答案,而是鼓勵學生去思考并找出更多的答案,教師尊重每個學生的特性,鼓勵尊重學生自己的答案;再是,群文閱讀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只是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個性與才能,在思考得出答案后進行小組討論,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最后是,學習的交互性,在群文閱讀之中,教師、學生、文本三者構成了一個自主性的交流與互動的平臺,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可以靈活的轉變,在培養學生閱讀思考能力的同時,教師也能得到啟發,從而加強教師的職業素養,豐富教師的教學經驗。
二、現階段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教師過于強調思想品德培養而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許多教師在群文閱讀的過程過于重視對于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培養,經常性地忽視在群文閱讀過程也要加強對于學生的語文能力的培養。例如,某教師以“誠信”為主題,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并為學生的閱讀選取了以下幾個素材:《曾子殺豬》、《狼來了》、《誠實的報償》,從主題上看這幾個素材的選取沒有問題,接下來教師讓學生們開始閱讀素材,在學生閱讀完畢后,教師問的問題多數是故事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在生活中應該怎們做。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凸顯思想品德的教育,忽視了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語文能力體現聽說讀寫這幾個方面,從上述事例可以就看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并沒有得到關于語文專業素養的訓練。
2.囿于傳統教學模式限制,學生的主體性不明顯
在進行群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是認真做了關于群文閱讀的教學準備,對于群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也很熟悉,但是由于傳統教學的影響在很多方面還是忽略群文教學的精神,例如,在議題給出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自學,教師在學生閱讀完畢之后還不等學生進一步思考就順勢板書出整個結構框架,以傳統教學的眼光來看無可挑剔,但是卻背離了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主旨,使得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再次被忽視。
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遷移運用
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教材文本不過是提供一個可模仿的范例,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單篇閱讀只需要兩三個可是便可完成,之后便是讓學生進行一些遷移運用[2]。但是在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的落實過程中,教師由于時間的緊迫性,往往忽視了讓學生進行對于語文素養的訓練與應用。
三、針對初中語文課堂如何展開群文閱讀的策略探究
1.明確師生教學地位
在群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確的就是課堂上師生的地位,在群文閱讀模式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完全平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思考的過程,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思考,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做好引導者的工作,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
2.合理設計文本
對于文本的選擇設計,教師要遵循合理科學的原則,文本本身要具有與主題明確的相關性,并且對于文本的閱讀進度上要把握好速度,為學生設置階梯性的閱讀過程,從簡單到復雜[3]。當學生完成閱讀之后,要鼓勵學會進行獨立的思考,之后再小組內進行討論驗證。
3.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
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會閱讀大量的文本,難免造成學生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適當結合多媒體教學的手段,設計生動的教學課件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群文閱讀教學之后,教師需要留出足夠的時間給學生進行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加強語文能力。
結語
群文閱讀是當下新興的一種語文教學策略,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有著良好的促進學生學習的功效。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極大的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師生地位,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有利于學生語文能力和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柳夢迪.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17.
[2]王然.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3]金冬萌.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環節與實施步驟研究[D].合肥師范學院,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792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