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書房的選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楊 怡
窗外小雨,聲聲淅瀝,余正憶及《上書房》之種種片段,忽有所思,遂撰此文……
(一)
“四阿哥覺得自己是儲君的不二人選嗎?”師問。
“如果皇上欽定選線,我是當仁不讓。”生答。
“君子坦蕩蕩,沒有什么可憂慮的?!?
當我聽到這兩句答語不緊不慢。落落大方地從一個阿哥的嘴里說出來時,我的第一反應自然就是暈厥,第二反應便是佩服、激動。編劇很有想象力嘛!如果當年的乾隆說過這些話,最后的下場恐怕是中國的歷史要改寫了。第三反應:遺憾、自怨自艾。我恐怕是一輩子都達不到那樣的高度了!
我好不容易克服了“數學考試恐懼癥”,卻又陷入了“小題不對,大題不會”的境界。轉攻文學吧,原本應該聲情并茂的朗誦我卻屢造笑場,被老趙“贊曰”:“支離破碎的情感!”關于音樂,連我的死黨都不得不承認:“聽LL唱歌是一種享受,聽怡唱歌是一種折磨!”所以即使我每天哼唱十遍“生,是為了證明。愛,存在的痕跡……”恐怕也會被當成最容易扼殺腦細胞的“夜半歌聲”!
而每當Mr.蘇以嚴肅的姿勢拍拍黑板,示意我們注意這是一道中考題時,我便會馬上擺出一副恭恭敬敬的姿態,然后筆在紙上游走,當一回“中考的奴隸”。
(二)
“古來帝王無非有兩種,一種是無情的,無情地留在了史冊中,一種是有情的,有情地活在了詩詞中。你是要做有情的還是無情的?”
“我既要做留在史冊上的人,也要做一個有情的人。”
小向說,我都不要做。
老四說,我都要做。
我說,我從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課堂內外》有個作者說過: “中國的孩子一生下來就學會了虛偽,學會了圓滑處世……”所以像老四那樣太過直白、太過執拗的孩子注定不受歡迎。
而我們充其量不過是跟在“80后”后面轉悠的不懂事的小孩。
我們會看一些無聊的韓流小說。會為《仙劍》的劇情說三道四,我們更會在教室里傳播“無風的浪”里浮起來的八卦。
然后便是做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課程和一些有關“中考保送”的話題。
語文老師說這叫“充實”。
可我們不懂,很多人也不懂。
不過“減負”是沒轍的,我們只好期盼暫時熬過這三年歲月,飛到另一個城市另一片廣闊的天地。因為我們相信,北國的雪,江南的雪都為我們而準備著。
準備著。時刻準備著。
嗯……我們準備好了嗎?只能說“在努力”。
收起“湘妃淚”,我們不是湘妃,抬頭向前――尋找仁者的天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834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