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之水,融化堅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李杰香
摘 要:在運用教育原則的教學中,教育行為比任何高明理論的說教更有效,它還要靠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每一個教育環節來變通,在具體實施中做出不同的詮釋。
教育者,要用充滿熾熱之愛的“上善之水”把孩子們身上缺點之“堅冰”融化,把落后的孩子拉上來,永遠也不是用近乎逼迫的“愛”把孩子們推下去。有“親其師信其道”的道理,更需要每一位教育者用心、用愛、用智慧來身體力行。
關鍵詞:教育原則;語文教學;教育行為;變通;詮釋;教育者熾熱之愛
引子
孩子們寫作業時,總有個別學生完成的不好,這天放學,我留下兩位學生:一位背誦課文,一位補寫作文。半個小時過去了,那位背書的同學完成了任務,寫作文的還沒完成,看看天色已晚,擔心家長著急,孩子們路上不安全,我說:“好了,都回去吧,沒完成的晚上回家補,路上注意安全。”孩子們說了聲:“老師再見!”就匆匆離開了。
剛好,一位剛參加工作的同事也在,看學生離開,就問:“留下他們就是為了補作業,現在還沒寫完就讓他們走,不是沒什么意義了嗎?”我笑了笑說:“留的太晚,孩子不安全了!”同事回答說:“你還別說,看見孩子們不學習,或者有懈怠,我就很著急,光想著用什么方法讓他們趕緊努力?!?
反思
過后細想這件事,憶起我們初中讀書時,有的老師性子急,三言兩語就和學生瞪眼,甚至動手,有兩位老師,一位年輕女老師,文文靜靜,從沒呵斥過誰,她上課,地上掉根針都能聽見;那位上年紀的老師,總是笑瞇瞇的,誰犯錯了,只要他看上一眼,就沒人吱聲啦。
“親其師而信其道”,這句話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相信每位老師都出于對學生的愛才會“恨鐵不成鋼”。那么,如何讓學生對老師親近呢?
老子《道德經》“上善若水”篇語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而師愛就如同水,找準方法運用智慧的愛才是無堅不摧的“上善之水”,深思自己作為學生時對老師的感受,做教師后的一些心得,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愛亦有道
江蘇省特級教師、高考語文研究專家喻旭初說:“教學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讓你的學生喜歡你?!苯處熞P心愛護學生,“一切從愛出發,必將獲得愛的回報”。作家魏巍《我的老師》這篇散文,通過描寫老師對學生的愛護、關心和培養,以及學生對老師的依戀,表現了深摯的師生情。文章從一個側面啟發我們教師:要想取得滿意的教育效果,必須從愛出發,而這種愛也一定讓孩子們感受得到。
記得,讀師范時,許鳳山老師,一位相貌普通、平易近人的老人,每當下課,我們都端著飯碗去餐廳打飯時,他總會樂呵呵地問:“吃幾碗飯呢?”就這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一個樂呵呵的笑容所流露出來的愛,在我們舉行生物知識大賽之前,促使我做了充分的準備,競賽中取得了好成績。因有了親近、親昵、親善,可以抵消部分師生間先天的隔閡。他們自然會喜歡上你的課,喜歡上你所執教的學科,甚至喜歡上你。
親、信亦要有度。失去了相應的秩序,堅持不了應有的原則。這樣,因教育無序,自由散漫,也不會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尊重是前提
一個善于愛的教師,他一定懂得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告訴我們,“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來說,就在于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狈粗?,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就會阻礙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甚至毀掉他們的前途。
對待學生應做到寬容而不失原則,熱情而不顯做作,尊重他們,信任他們,全面客觀地看待他們。比如:上課時出現的問題,盡量放到課下解決;公共場所發生的問題,盡可能和學生個別交換意見;在辦公室的時候不批評學生;提問題和回答問題時不批評學生;無意做錯事不批評學生,并允許犯錯誤的同學講條件。例如:準備請家長時,學生請求不告訴家長,就給他一次悔過自新的機會。
我對學生一直一視同仁,從不偏愛和嫌棄學生,對他們倍加的關心和愛護,尤其是“問題學生”。我班的付予智有一次考試只考了8分,作文沒寫,我把他叫到辦公室,他第一句話就說:“老師,這次我沒考好,主要是自己狀態不好,下次我一定會考好的?!蔽夜膭钏f:“好!我等著下次獎勵你。”并給他分析應如何學習,如何應考的方法。在下一次的期末考試中,付予智考了58分,我把一支筆獎勵給他的時候,孩子高興地笑了,對語文的學習熱情愈來愈高。趙思瑤同學在作文中詳細地記述了她在第一位背完一篇很難背誦的課文,我獎勵她時的感受:“這不僅僅是一份獎品,我看到了老師對于我的肯定,我找到了自信心?!?
三、讓每一個孩子成功
每個人都不甘于默默無聞,都期望得到表現的機會。在班級學習中,要選語文課代表幫助老師工作,但畢竟人數有限。為了使更多的學生有被老師關注的機會,每次背書,我都挑背得快的同學當背書組長去檢查別的同學。因為有了表現的機會,孩子們的自信心也更強了,這樣,一次成功便會增加一份自信,有自信心才能獲得成功就成了良好的循環。
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人,以達到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的目的。怎么知道自己的可愛處?只要去看看他們的表情和眼睛,他們欣喜的表情還有欣賞的眼神都會告訴你,你很可愛;只要想起下雪路滑,孩子們來扶著我過走廊的熱情勁,我就知道,孩子們愛我。
教師不僅要愛得真切、愛得自覺、愛得投入、愛得心甘情愿,還要使每一個孩子都抬起頭來學習,積極投入學習的懷抱,從而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后記
有人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是啊,商量的語氣,親切的微笑,贊許的目光,信任的眼神,肯定的手勢往往都能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和自豪感,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萌發,真正達到“信其道”而“鉆之彌堅”的效果。
但我們的教育行為比任何高明理論的說教更有效,它還要靠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每一個教育環節來變通,在具體實施中做出不同的詮釋。
不由想起開頭與同事探討的那件事,如果,放學了,我們還留孩子下來,這也是愛,是恨鐵不成鋼的愛。也許,很晚以后,他們被迫完成了作業,但我們卻失去了讓孩子感受愛的機會。教育者,要用充滿熾熱之愛的“上善之水”把孩子們身上缺點之“堅冰”融化,把落后的孩子拉上來,永遠也不是用我們近乎逼迫的“愛”把孩子們推下去?!坝H其師,信其道”的道理,更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者用心、用愛、用智慧來身體力行。
參考文獻: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2]學記.
?。?]老子.道德經.
?。ㄗ髡邌挝?河南省鄭州市第八十八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25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