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文綜的發展趨勢之我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魏 睿

  高中的文科綜合大致上分為政治、歷史和地理。其中地理學科涉及部分理科知識,這就意味著學文科的學生必須有一些理科的基礎。教育部的這種安排對學文科的學生可能會有些吃力,至少一點,它可能增加學文科的負擔,往往歷史和政治學得好的人學不好地理,這在中學文科班早就司空見慣。不然的話,每逢地理教師談到地理學科的重要性的時候總是說,高考,文史平均者,得地理者得“天下”。許多人認為,高中的文科看起來只要死背,就能拿到很高的分數,學起來比理科要簡單得多;其實不然,在我看來,學文科的學生要比學理科的學生要困難,而且這樣的難度是一般理科學生不能理解的。
  政治的理論化就決定了它在考試的內容是枯燥無味的;地理的理科化就決定了它在考試中注重考實際的問題,這就意味著學文科的那些學生常年在抽象思維和想象思維學習的學生在高考中更加的站不穩腳。導致文科分數一年比一年底,但我想說的是,這絕對不是由地理這門學科所引起的,還有其他內在的因素也說不準。比如學生的基本功和興趣愛好,還有諸多別的因素。
  既然高中已基本普及,那么隨之而來的就是大學選拔人才的改變。從當前各高校選拔人才的方式可以清晰看到,高校開始注重選拔實際應用人才。從過去單一的文學,到現在的法律、醫學、管理等方面。這無疑給那些偏科的人才提供了一條“終南捷徑”,給了學生更廣闊的空間發揮,從這些方面來說,中國的高校開始在趕超國外著名大學步伐。特別是近年來,“自主創新”的提出,更加激發了各高校的選拔制度。尤其一提的是上海復旦大學的自主招生,更是史無前例。相信從這一刻起,中國的科技和人才制度完善開始起步。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我們的論辯才能的突出和演講口才的增強,我們中國以后培養的人才,個個都是口若懸河,滿腹經綸的。那時我們就可以在政治外交上,獲得更多的發言權;在教育上,我們在浩瀚的文淵中盡情展示我們潛在的才華;在文學上,我們屹立在整個世界的頂峰,成就著我們中華文化圈的博大精深。由此看來,文科綜合的定位將是一件很值得關注的事情。
  高中文科綜合的最終走勢和定位,只是一家之言,倉促收尾,實在抱歉,本人將繼續博覽群書,多多思考總結。各位如果有更好的方法論,本人愿意洗耳恭聽。
  作者單位:重慶市武隆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268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