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薄弱學校開展“高品悅讀”實踐活動之我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薄弱學校開展“高品悅讀”的實施途徑及策略,形成切合薄弱學校學生實際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課程體系。把學生培養成“好讀書、讀好書”、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有較強的自主閱讀能力的“知書達理”的文明人,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薄弱學校 ;閱讀現狀;高品悅讀:實施方法
  本文研究的對象是區內一所薄弱學校的小學生,在1-6年級的學生中,進行抽樣調查,調查項目包括家庭的基本情況、閱讀興趣、閱讀種類、閱讀方式、閱讀習慣、閱讀量等,參加調查人數為180人,低中高年級各抽取一個班級做調查。
  一、薄弱學校當前閱讀現狀分析
  1.家庭情況
  問卷中的第1-5小題是針對家庭的基本情況與閱讀重視程度關系設計的。從回答的情況看出75%的學生都是外來工子女,家長的文化水平初中左右。平常照看學生的家人只有15%的家長有閱讀習慣。從調查的結果看,本薄弱學校的家長對閱讀的興趣和關注都不是足夠,家長由于是工薪階層多,工作比較忙,對孩子的學習也不太關心,家長本人自己的閱讀興趣也不濃厚,對孩子的閱讀教育不到位。
  2.閱讀興趣
  調查問卷中的第6—13題是對學生是否愛好閱讀情況而設計的。從調查的結果顯示有52%的學生是喜歡閱讀的,而40%的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不高,8%的學生覺得閱不閱讀都無所謂。
  3.閱讀種類
  調查發現78%的學生喜歡故事類的書。20%的學生喜歡學習輔導類的書,2%的學生喜歡動畫卡通類的書,低年級的學生喜歡圖畫為主的書,中、高年級的學生喜歡文字為主,配有一些圖畫的書。
  4.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
  問卷第17-42題是針對學生的閱讀方式和習慣設計的。閱讀時有90%的學生選擇不出聲的閱讀。中、低年級的學生80%是一個字一個字地閱讀。高年級只有49%的學生可以捉住關鍵性的句子來理解文章內容;28%的學生能夠利用詞典等工具書幫助閱讀;48%的學生在閱讀時,出現不明白的地方會提出疑問;38%的學生喜歡收藏書籍,并能夠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每天都有相對固定的時間讀書、讀報、讀雜志的只有35%的同學;12%的學生會邊讀邊想或者邊做筆記。82%的學生喜歡只讀,不動筆。
  5.閱讀量調查
  53%學生的課外書閱讀量每天有200字左右;22%的學生課外書閱讀量每天有500字左右。25%的學生的閱讀量為0。22%的學生有半小時到1小時;70%的學生只有半小時的課外閱讀時間。8%的學生有1小時左右。
  通過對學生的調查,我們初步了解到本薄弱學校學生閱讀的現狀,情況如下:①本薄弱學校的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整體不容樂觀,缺乏濃厚的閱讀興趣,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差,自主閱讀的習慣也沒有養成;②學生的閱讀時間太少,每天只有20分鐘左右,手頭可讀的書也是很少,且家長也沒有起到引導和榜樣的作用。
  二、開展“高品悅讀”實踐活動的必要性
  為打造區域高品教育,提升本地區的教育品質,本地區的教育部門提出希望匯聚全區之力,創建區域讀書品牌的愿望。樹立“高品悅讀,為師生幸福人生奠基”的高層次閱讀理念。本薄弱學校作為區教育的一份子,響應區內的教育方針,在校園內開展了以學生為主體的“高品悅讀”活動。提高本校師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文化素養的提高。
  三、開展“高品悅讀”實踐活動的實施方法
  1.營造了一個適合閱讀的環境
  學校定期開放圖書館、閱覽室。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書香滿園”活動,并且進一步營造了一個書香班級環境。各班根據本班實際制訂了具體實施細則,推動家庭讀書環境的改善。進一步通過親子讀書活動和家長讀書會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家庭關注和營造家庭讀書環境,有條件的家庭要配備書柜、書架;提倡有條件的家長為孩子收藏中外名著,帶動社區文化中心關注讀書環境建設。學校與社區聯合建立社區小型圖書室,雙方圖書共享;學校與老年大學和老年活動中心協作,設立老年讀書室。
  2.嘗試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讀書活動
  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本薄弱學校根據自身的實際出發制定了以下的常規性讀書活動評比項目:評選“個人最佳書簽獎”;評選個人優秀讀書手抄報獎;“書法比賽”“一至三年級開展規范字書寫比賽”評優活動(硬筆書法),可結合“十大文明準則我遵守”內容;四、五年級開展詩文知識競賽;六年級開展“速讀速寫”競賽;評選“好書伴我成長”最佳征文獎;優秀“閱讀之星”評比活動;舉辦讀書節“好書推介會”“讀書交流會”及“讀書欣賞會”展示活動(注,幾項讀書會可結合撰寫讀書筆記、讀書計劃設計、“讀書沙龍”及“知識回放”名著知識競賽等活動作為載體舉行);評選書香班級;評選書香家庭;評選“教師書香家庭”;評選讀書先進團體(注:團體為級、科組及各部門);教師硬筆書法比賽(鋼筆及鉛筆);利用教師會議舉辦教師“好書推介”及“閱讀經驗”分享發言活動。
  四、建立課外閱讀課程
  1.在常規語文課中增加課外閱讀的內容
  課堂中本校教師注重將所學內容與課外閱讀科學、有機地結合,
  在講解完課內的知識后,增加課外閱讀的文章,多給予更多的空間和時間給學生閱讀不同的文體內容。
  2.注重開設閱讀課,并形成課程體系
  每周開設一節閱讀課。閱讀課包括閱讀指導、閱讀欣賞、閱讀分析、閱讀成果匯報等內容。包括怎樣選擇書籍,怎樣閱讀一本書,如何做內容摘要,從而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讓學生把自己閱讀中出現最喜歡、最感興趣的部分通過配樂朗誦,背誦、及繪本表演等方式重現出來,使其他同學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閱讀課上,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講評方式。例如,可以談感想、談體會、議寫法等進行學習。通過上閱讀課,讓閱讀真正落實到實處,是本薄弱學校開展“高品悅讀”的重要途徑。
  五、結語
  本薄弱學校希望通過以上的實踐活動,真正把“高品悅讀”落實到學生的身上。結合自身的情況做到以下的效果:引導學生通過“讀”和“寫”與經典及好書交朋友,使師生養成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的習慣,為終生學習發展奠基。通過讀書活動,提高教師素質,提升課堂效率,充分利用學生的主體地位,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把創建書香校園工作與課題研究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結合起來,通過創設良好讀書環境,將學?!彝ァ鐣灰惑w聯動起來,為營造書香校園奠定基礎。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模式初步形成,我們將在大閱讀教育中,注重整合各種教育功能,做到真正地讓閱讀伴隨孩子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慧.小學語文拓展閱讀與探索[J].吉林教育,2006(9).
  [2]張弘.小學語文拓展閱讀實踐與探索[J].時代教育,2008(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04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