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高中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學科,而且教育部規定課時為每周一節。因為時間和一些客觀原因,對于有些理論內容,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特別是對一些專業術語和概念的理解,從而造成課堂沉悶,學生學起來也毫無興趣。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我們應該怎樣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難以理解的內容呢?提高他們的興趣呢?經過兩年的摸索,筆者覺得,在講解信息技術知識的同時,能不能從學生感興趣的角度來講呢,或是運用其他學科知識的角度來講解難以理解的信息技術理論,特別是高考科目。如果可以引用高考科目的知識,以高考科目知識的角度來講解信息技術理論,在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各學科知識的互用,不為一個很好的辦法。
  比如說,在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的《信息技術》第一冊第一章的第一節中,有講解進制轉換的問題。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接觸的常常是十進制,而這里涉及不常用的二進制、八進制等內容,較難理解。在講解時,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數學知識的角度來解決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學生轉變常有的思維模式來看待問題。這樣既能學到信息技術的知識,也能加深數學相關知識的應用。
  那怎樣具體在信息技術中運用其他學科知識呢?
  多媒體有3個顯著的特點,第一個為多種媒體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利用數字化技術,將文本、聲音、圖像、圖形、動畫等媒體信息轉變為一維的數字化信號。媒體的整合同組合是不同的。在傳統的教學中,我們往往利用電視、投影等進行課堂教學,實現多種媒體的組合。講解這一特性的時候,可以將整合看成化學中的化合反應,將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各種媒體信息比做反應前的各種物質,將數字化技術看成是化合反應的催化劑,把最終轉變的一維數字化信號看成化合的結果。這樣就很好的用大家熟悉的化合反應來講解整合這一概念,從而對整合這一特性有了質的理解。同時,與整合區別時,可以認為組合僅僅將多種的媒體信息組合在一起,并沒有產生新的媒體。好比物理反應,幾種物質放在一起,沒有產生新的物質一樣,而是簡單的混合在一起,并沒有質的變化。
  通過化合反應、物理反應,很形象地將整合與組合的實質體現出來。既讓學生理解多媒體的3個顯著特點之一的整合,同時也將化合的概念復習一遍。最重要的是,可以讓同學們進一步理解這些概念的實質,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
  多媒體的另兩大特點為數字化和交互性。數字化作為多媒體的基本特點,它既是計算機應用的前提,也是計算機應用的結果。不同形式的媒體信息最初是以不同的方式獨立存在的。將各種形式的媒體信息數字化轉變為數字信號的形式,為計算機的統一處理和傳輸打下了基礎。因為多媒體信息是以數字信號的形式存儲和傳輸的,所以必須將各種形式的媒體信息數字化。這讓我們不禁聯想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創始了中央集權制度。中央集權制度,在我國沿用了兩千多年,對中國的影響是無窮無盡的。數字化也是將不同形式的媒體信息轉變成唯一的數字信號的形式,這樣統一之后,對計算機的統一處理提供了基礎。就如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影響,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生產活動,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統一的社會環境下,既有利于民族大融合,又有利于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發展和提高,使我國古代人民創造了領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將國家比做計算機,將不同形式的媒體比成人力、物力和財力,民族等要素,只有在統一的環境下,才能更有保障,更有效率的運行。
  通過歷史中秦始皇統一中國的知識,很好的與多媒體的數字化結合起來,通過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影響分析,可以讓同學們更深的理解為什么要數字化,將不同形式的媒體信息數字化的必要,計算機內部信息是以什么方式運行等較難理解的內容。
  信息技術作為一新興學科,本身就包含了許多其他學科的知識,如果我們認真體會就會感受得到。對于有些難以理解的信息技術理論知識,為了讓同學們學習起來更有興趣、更輕松,將其他學科的知識融入進去,為一個很好的辦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3418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