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速成漢語教材發展概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漢語教材建設是國際漢語教育的基石。速成漢語教材的編寫近二十年來有了迅猛發展。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短期速成初級漢語教材呈現不同時期編寫方面的特點,人們努力運用語言教學理論和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為指導,已逐漸形成了與其它類型的教材所不同的獨特編寫理念,探索出一條以功能為綱,“功能―情景―結構”三者有機結合的編寫思路。
關鍵詞:國際漢語教育;速成漢語教材;編寫特色
中圖分類號:H1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9166(2011)011(C)-0248-01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日趨提高,世界各國學習中文、了解中國、增進與中國交往的需求日益加強,全球漢語熱持續升溫。據統計,目前全球學習漢語的外國人達3000萬,100多個國家超過2500所大學開設漢語課程。近年來,短期速成漢語教學有了大幅的發展。教材的數量呈激增趨勢,類型更為多樣,更加符合科學性和實用性。本文擬對近二十年來出版的部分速成初級漢語教材作概覽性評述,通過考察,我們可以從中看出這類教材編寫的大致概況。
一、20世紀80年代教材編寫概況
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一些短期速成初級漢語教材相繼問世,1984年由華語教學出版社出版的《漢語三百句》,是專為短期漢語培訓班的外國學生而編寫的漢語教材,也是較早的一本短期漢語口語教材。該教材取材側重于日常生活用語,全書共30課,每一課圍繞一個話題,以對話形式展開?!稘h語口語900句》于1984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最大的特點就是既方便學生自學又適用于短期漢語教學。該教材容量較大,內容涉及到基本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面,尤其是設計了有關辦理簽證和入境手續等方面的常用漢語表達方式,具有明顯的針對性和實用性。1987年出版的《漢語速成》受到功能主義語言學的影響,以功能為綱,全書選編了初到中國的外國人在日常生活中最急需的功能項目,教材中還增加了一些公用標志、常言或俗語等。書后附有語法現象一覽表,使學生在掌握功能的同時,對漢語最基本的語言知識能有一個初步了解。20世紀80年代的短期速成漢語教材編寫工作還處于嘗試和摸索階段,編寫者們努力借鑒外語教材的編寫經驗和模式,教材設計也逐步由以結構為主而向以功能為主的方向轉變。
二、20世紀90年代教材編寫概況
進入20世紀90年代,對外漢語教育蓬勃發展,教材的編制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涌現出一批富于創新和特色的教材。其中有《外國人學中國語》(王福祥、楊天戈編)、《速成漢語》(何慕編)、《最新實用漢語口語》(張軍編)、《30天漢語通》(陳如等編),等等?!稘h語會話301句》是一本普遍受到好評的短期速成教材。該教材將現代漢語中最基本的語句通過生活中常見的語境展現出來,使學習者能較快地掌握基本會話301句,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替換與擴展練習,達到與中國人進行簡單交際的目的。1997年出版的《速成漢語》也是一本將話題與語法結合得比較成功的教材。編者力圖達到既注意語言材料的實用性,也注意語言知識的系統性的編寫原則。這本書在以話題為綱編排教材內容的同時,以HSK的甲級語法點為安排語言知識的依據,同時也注意了與乙級語法點的銜接和過渡。1993年出版的《外國人學中國語》根據同一底本分別編出了包括英文、俄文、日文等8種不同文本的教材,可供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初學漢語使用。這套教材除了分別用不同語對課文進行翻譯、注解外,還著重從語音系統、語法體系和國情文化背景四個方面對漢語和學習者的母語進行比較,以減少目的語和母語之間的負遷移。
三、21世紀初教材編寫概況
2000年以來,對外漢語教學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態勢。各種類型的漢語培訓班和速成班不斷涌現,教材的需求量激增。教材編寫者的視野和思路更加開拓,設計理念也更具有創新性。隨著國內外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研究的深入,“人們認識到對‘學’的研究是對‘教’的研究的基礎”。在這種理論的影響下,很多教材編寫者的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漢語入門》完全以拼音代替漢字,全書除了生詞表里的詞語在注拼音的同時也出現漢字以外,所有的句型、會話甚至閱讀材料以及練習等都不使用漢字。全書分上下篇,強調聽說能力的培養。學完上篇,學員即可進行簡單的日常會話,下篇的語言和內容和語言則更為生動,還包括了少量成語。
隨著多媒體和網絡通訊事業的迅猛發展,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在語言教學和教材編寫中逐漸得以廣泛運用。2006年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推出的《漢語900句》,融DVD、MP3、視頻動畫、網絡等為一體,同時以“點讀筆”代替傳統的錄音帶,實現了漢語教材編寫與科技手段的結合。
四、總結概述
綜上所述,在近20多年來的速成初級漢語教材建設過程中,人們在努力運用語言教學理論和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來指導教材的編寫,并逐漸形成了與其它類型的教材所不同的獨特編寫理念,教材內容有所拓展,時代特色更強,適用面更廣。對外漢語教材的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對外漢語教學已經有了幾十年的歷史了,初級階段教學,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中都已經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對外漢語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沒有發展成熟,無論是教材還是教學法等方方面面都需要我們繼續深入研究和探索。
作者單位:四川外語學院研究生部
作者簡介:湛欣(1987.05― ),女,漢族,湖南岳陽人,四川外語學院研究生部2009級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研究生。
參考文獻:
[1]趙金銘.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2]劉洵.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
[3]齊沛.對外漢語教材再評述[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38656.htm